[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 全景河北

我要去西藏

长城网 作者:吴晓东 2016-07-18 13:08:2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周以后,曹森皓就要奔赴拉萨了。对22岁的他来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将从那里开始。作为拉萨市人才引进项目的第一批大学生,他将和90多名同学一起从北京出发去拉萨乡镇基层当公务员。

  3个月前的一份拉萨市人才引进项目协议,改变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曹森皓的人生轨迹。尽管做学问和做公务员是他的两大人生志向,但这一决定还是来得太突然。今年4月之前,曹森皓和女友一直忙着准备出国深造,目标是到英国继续读历史。没想到短短半个月,曹森皓作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

“相信自己能很快融入那里的生活”

  什么能支撑一个人在那么艰苦的地方待5年?青春的激情,还是理想的光芒?“短短几天旅游得出的‘山好水好人好空气好’,不足以支撑你在那里待5年。该怎么融入当地的生活?第一个面对的困难就是孤独,该怎么去克服这种孤独,又该拿什么来填充自己的内心?”

  对于即将去西藏工作5年,曹森皓一直在做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我想得比较多,这不代表我是一个悲观的人。”几个月来,从没去过西藏的他无数次告诉自己,去西藏工作,不是背个包去青春畅想,不是去蓝天白云下做校园梦,那里毕竟是边疆,对好吃好喝玩着游戏长大的一代人来说,到了那儿落差一下子就出来了。

  “和在大学校园不一样,有室友陪伴,到时候分下去,一个人住一个房间,环境陌生,语言不通,如果不能真正融入当地生活,时间长了就会崩溃。”曹森皓心里很清楚,必须提前做好各种准备,这是一次挑战。“‘没有很大的勇气你不敢去,没有大智慧你不能去。’老师对我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永远不要害怕,人一定要有希望,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

  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4年,对曹森皓决定去西藏影响很大,“在我们学校学生中,56个民族都有,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几乎每天都过节。在这里生活学习4年,你对‘民族’两个字会有更深的理解,会对‘56个民族是一家’的说法有更多的思考,这肯定会影响到我今后的工作方式。”曹森皓有个室友就是藏族同学,曹森皓通过他了解了不少西藏的习俗,“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于信仰的执着”。

  “网络信息时代了,物质上没什么可准备的,准备主要是精神上的。”为了准备西藏之行,曹森皓专门看了五六本和西藏有关的中外名家著作,恶补了一下西藏的历史、文化、宗教。“要去首先就要了解那块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人,我要融入那里”。

  “大学里我学过藏族史,我愿意了解那里的人,愿意也相信自己能很快融入那里的生活。”曹森皓说。

  “我是学历史学的,但这次去西藏,我会从人类学、民族学方面做一些社会调查,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往外延。现在学科交叉很厉害,从这一点上看,这次下基层可以帮助自己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曹森皓说。

“年轻人就是要多吃点苦”

  2011年夏天,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收到海南省一位名叫曹森皓的高二学生写的感谢信,信中说协会帮助自己的贫困同学解决了家庭困难,他代表同学对胡富国及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表示由衷的感谢。

  “父亲重病住院期间爷爷去世,奶奶又不慎摔断胯骨和腿骨,这个有3个孩子的农村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位同学自己又得了心脏病要做手术。学校及同学对她进行了捐赠,但只是杯水车薪。”当时,身为班长的曹森皓想到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于是写了一封求援信,恳请协会伸出援手,救助这个特困家庭。实地调查之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委托学校将10万元资助款转交这位同学的家人。这10万元救了同学一家,奶奶的身体得到了恢复,父亲的病得到了治疗,她也有条件完成手术继续学业。

  这是曹森皓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社会力量给困境中的人送去希望。

  和大多数90后一样,第一次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曹森皓知道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实战经验。身为“学霸”,曹森皓自称“在学校学问做得还可以”,临近毕业,导师建议他出国读研,出去看一看。在导师的期待中,曹森皓应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曹森皓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学生干部,高中时就是预备党员,现在是学校本科生的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做了3年。学校觉得他去西藏基层锻炼是个难得的机会,而导师觉得以他的学业现状,今后做学问是块好料。几番思想斗争之后,曹森皓最终选择了去西藏。

  曹森皓的老家在山西大同,对于他的选择,父母都显得很开明。听说儿子有去西藏工作的打算,身为公务员的父亲建议他去请教爷爷,没想到爷爷成了曹森皓去西藏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老人激动得一晚上没睡觉,送给孙子几个字:吃大苦、立大志、干大事、成大器。爷爷的理由是,学业深造今后还有机会,“我觉得你现在最缺乏的是实践”。

  “爷爷是一名老党员,对我一直很严厉,总是告诫我要有大胸怀,年轻人就是要多吃点苦。”曹森皓的成长深受爷爷的影响。对于即将开始的公务员工作,爷爷告诉他到基层工作要先交朋友,要先有感情,“信任两个字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没有感情,人家遇到困难不会来找你,你有政策也想不到人家,政策落实不下去不就白制定了吗?”

  第一次去西藏,高原环境是很多人躲不开的一个难题。

  “我虽然没有去过西藏,但我去过玉龙雪山,最高处到过海拔4700米,没有任何高原反应。”曹森皓显得很乐观。

  “除了高原环境还能艰苦到哪里去,不缺吃不缺穿的。”为了安慰妈妈,曹森皓一周最少给家里打两个电话,还把拉萨当地安排好的住房照片给妈妈看,想让她放心,没想到妈妈看后更着急了:“怎么没看见暖气啊?”

  独生儿子要远行,妈妈没有当着儿子的面落过泪,只是一次次问他是否确定要走,做好准备了吗,可是在和丈夫的电话里却几次哽咽。

“既然选择了去西藏,就要珍惜和西藏的缘分”

  去西藏,原定的坐火车改成了乘飞机,随身的行李也必须“减肥”,除了高原生活离不开的羽绒服、防晒霜,对曹森皓来说,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就是书了。

  无论多忙,曹森皓每天都给自己留出两三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大学4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一开始是有意识地规定自己这么去做,后来慢慢就成了习惯,现在3天不看书就会有罪恶感”。

  和一些电子产品武装到牙齿的90后不同,曹森皓更喜欢纸质书,因为历史书籍经常是繁体竖版的,用电子书阅读器看很容易眼花错行,另外就是看纸质书可以随时在上面做笔记,这更符合他的阅读习惯。“在电子书上做笔记没感觉。”曹森皓说。

  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寝室里,拉开帘子,几百本书密密麻麻堆在曹森皓的床铺上,大部分是经史,也有应用类、经济类,这些和他同床共寝了4年的宝贝后来被主人细心地编进了个人书目,一共297本。毕业时,有4本借出去的被同样嗜书如命的同寝室哥们儿先斩后奏寄回了云南,至今说起来曹森皓还“耿耿于怀”。

  “现在的西藏是什么样子的,和历史记载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我知道西藏的历史,但不知道现在的西藏什么样。”曹森皓说。

  作出去西藏的决定时,导师告诉他,看世界一定要看最真实的世界,最真实的世界是在读书和做学问中求来的,今后不管做公务员还是做学问,永远都要抱着求真的态度去追求一个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己,这样活得才不会糊涂。

  曹森皓说,这次去西藏,他给自己设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求真,用学术追求去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山西到海南上高中,从吃馒头到吃大米,曹森皓说自己超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已经被实践检验过了,“吃穿都没要求,很随意,同学们都说我特别抠,不要说衣服,连穿得松松垮垮的袜子也舍不得换掉”。

  高原生活即将开启,西藏大学半个月,自治区党校3个月,一共3个半月的培训之后,曹森皓将和此次拉萨市人才引进项目北京同去的90多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基层乡镇工作。

  和很多同学不一样,毕业典礼上曹森皓并没有那么多的伤感,在他看来,毕业也不意味着从此天各一方,只要懂得珍惜,一切都不会失去。曹森皓常说自己很幸运,生活中一直珍惜和每一个人的缘分,“这次也一样,既然选择了去西藏,就要珍惜和西藏的缘分”。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西藏,引进大学生,基层公务员

责任编辑:刘延丽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