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 全景河北

媒体:“手写通知书”贵在文化传承

长城网 作者: 2016-07-18 13:12:1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对陕西师范大学的本科新生来说,等待录取通知书时又多了一份期待。因为“手写录取通知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的传统,已在该校坚持了10年。随着该校第10年坚持手写录取通知书的消息曝光,此事再次引发网友关注。

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在印刷技术极其发达的现代社会,手写录取通知书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平心而论,仅凭一张毛笔字通知书,恐怕也很难发挥维护传统文化的作用,或者说让多少学生由此爱上毛笔字。

“手写通知书”的真正可贵之处,恐怕在于十年坚持所体现的高校情怀,在于建立了独特的高校文化传统。其中体现出的重视书写、善做表率等丰富内容,与师范大学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势必会历久弥新,让每一个陕西师大的学生感到自豪。

如今各个高校都在比拼创意、追求文化、建立传统,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学校仍然难逃办学同质化的窠臼。比如普遍追求规模增长、盲目扩大、专业设置高大全;校训用词严重雷同,让人感觉创新不足、文化贫血;一到招生季,就在官网、官微上晒美女学生的照片,等等。

缺乏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固然与高校的公立属性、管理约束较多有关系,但也反映出管理者思维的僵化与滞后,反映出高校底蕴不足的尴尬与个性探索的缺失。更有甚者,只是把校园文化建设视为应付上级检查、评比的工具,一旦获得诸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之类称号后就弃之如敝屣。

如今,还有多少高校像陕西师大一样,有真正原创的文化与能长期坚持的传统,并让自己拥有足够的辨识度?现在要区分不同高校,恐怕也只能靠校内景色的不同了。这种功利化、浅层次的高校文化建设,忽视学生需求,脱离学校实际,只是徒具形式,不可能真正实现高校文化应有的教育价值。

“手写通知书”的走红,并不代表明年每个高校都要找一批老教授来毛笔书写通知书。其最大的启示在于,高校文化传统应立足于自身的办学理念,渗透于对学生的尊重与感情中,并通过长期坚持积淀出文化之魂。只有每所学校都能像陕西师大一样不功利、不盲从,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传统,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不会千篇一律。

来源: 武汉晚报

关键词:高校,本科新生,文化传承,手写通知书,学生,录取通知书,办学理念,师大,校园文化建设,文化传统

责任编辑:刘延丽

相关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