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群众对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
没人能够靠花拳绣腿打赢一场战斗,更别谈打赢一场战争。既然脱贫攻坚的任务被称为“脱贫攻坚战”,足见此项工作之难。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其过程应该堪称艰苦卓绝。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意味着一开始就失败了。
脱贫攻坚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总的特征就是不“实”,作“秀”的成分多。有的领导为了“早脱贫、早提拔”,急躁冒进;有的扶贫政策不精准、不落地,帮扶走过场;有的产业扶贫盲目跟风,同质化现象严重;有的“造盆景”“垒大户”;有的搞“数字脱贫”。这是一种很坏的作风,自然不会有好结果,对扶贫对象来说甚至会是一场大麻烦,群众反感是自然的。
这种作风,根源恐怕还是一些干部对脱贫攻坚战的认识扭曲,还有错误的政绩观作祟。脱贫攻坚,属于我国今后3年要打赢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十九大高屋建瓴作出的部署。一些干部看不到它的历史意义,政治站位低,甚至觉得脱贫攻坚战本身就是上级搞的“形式主义”,所以要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装模作样,弄虚作假以粉饰政绩,也就在所难免。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就要扎扎实实抓好作风建设,首先要端正对脱贫攻坚战的认识。脱贫攻坚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脱贫攻坚,作风重在“求真务实”。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解决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绩。
好作风要以铁的纪律作保障。2016年,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是对扶贫工作实施督查巡查、考核评估的“法律依据”。有法可依之后,要做到违法必究,对于脱贫攻坚过程和结果实施最严格的督查巡查、考核评估。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战斗”。这场“战斗”不仅彰显工作作风,而且是干部工作能力的“考场”。有些干部不是觉得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实招,求实效,扎扎实实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是立人也是立己,就是展示能力、证明自己的机会。(杨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