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石家庄3月12日讯(通讯员 李新彦 记者 田桂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深处的井陉县洞阳坡,一块“万亩连翘生态栽培示范基地”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牌匾是由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财政厅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联合树立,建设单位是井陉县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基地负责人是吕日新。初春时节,记者慕名来到吕日新创办的洞阳坡森林公园进行采访。
现年74岁的吕日新,是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退休处级干部。这位第三军医大学的毕业生,曾是一名医生,在部队和地方从事过十多年的医务工作,还在省、市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做过十多年的卫生管理工作。他成为一名绿色志愿者,完成了从医人到医山、从官场到山场的转变;他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扎根太行山,播绿太行,爱民富民,把梦想变为现实。
下乡扶贫机遇,立下治山富民壮志
1986年到1994年,吕日新在井陉县红土岩村扶贫。通过扶贫,吕日新了解了山民,学会了栽树,爱上了大山。在8年的时间里,他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在专家指导下,与红土岩村村民用三年时间栽果树10万棵,并完成了一批配套工程。
吕日新还了解与红土岩村同一个乡镇的洞阳坡村,有7000亩山场,300多亩耕地,昔日曾有400多人,由于经商潮的冲击,到本世纪初常居人口只剩下80人,留在家里的人们守着大山发愁,洞阳坡成了省级特困村。2001年,吕日新毅然和几位绿色志愿者一起承包了洞阳坡及邻村南芦庄的万亩荒山,创建了“井陉县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
吕日新离开省城一下子到太行山里一个偏僻小山村,住窑洞、喝山泉,这个落差着实不小,遇到的第一个字就是“苦”。这里山高坡陡行路难,想出山得先走11里的山路才能去挤公交车。上山干活回来一身汗,没有条件洗澡不说,常常连吃饭都不能按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山上时,晚上就用暖瓶泡米焖做翌日早晨的稀饭,起床后再啃一个凉馒头就上山了。一年下来,他体重减了20多斤,老乡们心痛地说:“刚来时白白净净的,现在又黑又瘦,和我们一样了,要多保重啊!”老吕笑呵呵地说:“都一样才好,我们大家一起艰苦创业,能过上好日子再苦也值!”
既当愚公,又做智叟;科学治山,高效播绿
老吕他们在山上的作用,主要是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当地山民一道去开创治山的大业。老吕说:我们既要当愚公,艰苦奋斗,又要做智叟,用智慧巧干治山,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才有出路。
井陉洞阳坡全部是岗坡山地,干旱、贫瘠,选对树种,适地适树是关键。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中心谢晓亮博士帮助下,他们规划确立了以木本药材连翘为主栽树种的规划,建设万亩连翘谷。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建立了连翘生态栽培模式和野生抚育技术,其中连翘修剪技术、授粉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连翘产量低的难题;“三不管理”的仿野生栽培技术确保了连翘质量,“三不管理”指的是:一是不打农药,利用连翘生长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原理控制害虫;二是不施用化学肥料,充分利用枯枝落叶增加土壤有机质;三是不用浇水,利用连翘耐旱的特性,做好集雨鱼鳞坑,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维持连翘对水分的需求,实现了省工省力省成本,生态环境零破坏。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中心谢晓亮博士。田桂云供图
洞阳坡山高、谷深、沟多,交通十分不便,物资已可以通过索道“空运”,但人还得跨沟越涧,既费时又费力。受索道的启发:一条几百米的钢丝绳可以成功地将电线杆运到山上去,若是用一组钢丝绳建一座百米左右的桥,走几个人安全不会有问题。于是老吕现场勘察、选址,市场选材,于2001年国庆节前组织本村山民架好一座长140米的钢丝绳桥,取名“朝阳桥”。之后请来资深的建桥和机械动力专家评估,认为“构思巧妙,用材合理,安全可靠”。这座桥使用至今已十余年,状态一直良好。此后他们又先后架了6座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座桥长170米,是河北省疾控中心出资,由老吕他们承建的,并命名“健康桥”。受此影响,石家庄市林业局、井陉县委和县林业局、市科技局等纷纷效仿,先后出资建成“兴林桥”、“致富桥”、“科技桥”,这种现象被老吕戏称为“健康桥效应”。这七座桥中,最长的200米,最深的90米,越架越坚固越漂亮,总长度达978米。今后根据需要还得架20多座,将形成桥连山、路连桥的独具特点的交通网络。
这十几年里,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支持下,洞阳坡用了5年时间栽了木本蔬菜香椿、木本药材连翘、木本油料椋子等100万株,园区的造林面积达90%以上,之后用了三年一边抚育小树,一边开展治水工程,共建塘坝七座,水池15个。2009年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并获得成功,从此有了“河北洞阳坡省级森林公园”。
烙红: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吕日新在太行山奋斗的十几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播绿烙红”。所谓“播绿”,就是让荒山绿化,并以此获批省级森林公园;所谓“烙红”,就是以绿色生态游为载体,将红色纪念游融入其中,把红色印记烙在深山各处。
老吕在做森林公园规划时,执意要把我党我军和建国的历史尽可能地通过这里的沟沟岔岔和一些建筑彰显出来,也就是给洞阳坡人为地烙下红色印记,好让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了解、重温、品味历史,知史而明志,在心底激起奋起的波澜。
在井陉生态经济园区通天谷的钓鱼池到大垴沿的百草亭,辟有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段的景点。“这里不仅建有秋收起义路、长征路等多个路段,还有工人桥、农民桥、瑞金桥、延安桥等多座桥……”吕日新告诉笔者,从金山阁到理想亭路段长度不下800米,是一个缓坡,满坡连翘和黄栌,现有一条自然小路直通山顶。路的右边,是一个刀劈般的悬崖,险如华山,左边是缓坡。老吕打算将台阶路开好后,右边临崖安装护栏,在护栏上挂宣传牌,内容是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帝国主义反动派对我国的侵略和干扰,以警世人。左边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播绿烙红的奋斗中,年逾古稀的老吕不惧山风劲吹,烈日狂晒,捶打得面如古铜,健步如飞。他获得了很多荣誉:当上了市级劳动模范,荣获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省级和全国绿化奖章。吕日新还当选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和井陉县政协委员。随着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在这里挂牌设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河北农大连续在这里安排本科生、研究生做课题;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义务为他们做了公园的规划,指导开展旅游工作,还把这里作为旅游系的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