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推进分级诊疗,关键要强基层
来源: 长城网  郭慧岩
2018-03-16 09:12:49

  今年是新医改推进的第十个年头,医改理所当然成为本次全国两会上被频繁提及的话题之一。不少委员表示,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建议今年大力发展医疗联合体、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等。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医联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分级诊疗制度已经逐步形成。尽管医改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现实生活中仍会出现“看病囧途”的情况:基层患者一旦有病,宁愿多花钱,历尽万难托人找关系也要去大医院,因为担心到了社区小医院会误诊或延误病情。所以,推进分级诊疗关键要从基层入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促使人们转变观念。

  实际上,部分基层医疗资源投入薄弱,无法承担分级诊疗设想的解决公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职能,这就造成在分级诊疗推进实施过程中,基层医院成了“鸡肋”。全国政协委员董瑞就此指出,目前我国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医疗队伍不稳定、医疗水平不足等问题,致使基层难以留住患者。

  所以,要让分级诊疗真正实现预期效果,就要通过各种配套措施,综合运用政策、资金等手段,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基层医疗机构所需设备也像大医院一样齐全、先进,大幅度降低误诊率、事故率,使患者真正感受到基层医疗机构良好的治疗效果,才能让基层患者愿意接受基层医院的医疗。

  除了硬件设施,人才也是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条件。但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经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达20.9万人,而按照国家提出的到2030年要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全科医生的缺口接近50万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介绍,尽管老百姓对基层医疗的需求逐渐扩大,但社区卫生中心人员核定的年收入始终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尚不足三级以上医院的一半”,薪酬待遇的天花板,成为社区卫生人才招聘和引进的最大障碍。

  说到底,还是要用机制留住基层好医生,吸引大医院的医生到基层工作。除了提高基层医生的薪酬待遇,还应该在职称晋升、编制、落实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大医院在录用医生方面,可以考虑设定基层医院服务年限的指标。另外,目前社会对社区医生的评价和认识还不够,这也是导致许多大学生、大医院医生不愿意到社区医院工作的原因之一,所以保证社区医生职业成就感,也是让好医生留在基层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惟有抓住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这一环,科学、灵活地向基层医疗机构配置合适资源,建立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对基层人才的培养,才有可能促使人们转变“大病小病扎堆大医院”的观念。

  可喜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推进新医改,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多种模式的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比如2017年我省已组建起4种医联体模式,到2020年,河北多模式医联体将实现全覆盖。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改变当下“看病囧途”。(郭慧岩)

关键词
分级诊疗,基层,医改
责任编辑:裴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