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雄安质量”: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

来源: 长城网  闫思宇 张笑宇 李相伯 刘潇
2018-04-03 16:54:46
分享: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即将启用。记者 路钦淋 摄

  长城网4月1日讯(记者 闫思宇 张笑宇 李相伯 刘潇)4000余名建设者,20天完成5万米焊缝的焊接作业,25天完成12200吨钢构件安装,1000个小时实现所有钢结构单体全面封顶,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2-3倍……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雄安新区这片热土上得到了完美呈现。

  作为新区成立后第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在未来将承担起新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即将启用。记者 路钦淋 摄

  “我们必须保证高质量完成,其中很多高精尖技术我们也都是第一次接触。”中建三局的员工周千帆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设计技术部经理,他告诉记者,“工期就摆在这里,不做是不可能的,我们以最大努力来保证速度保证质量,推动设计理念在项目上真正落实。”

  如今,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即将启用,启用后可满足3000人办公和500人的住宿需求。一个承载着“雄安城建第一标”使命的市民服务中心,正跨步向我们走来。

  对雄安来说,有创新才有未来,有质量才有生命。365个日夜交替,今天的雄安正在悄悄实现一次华丽转身。 

  用技术培育创新创业新引擎

  一年前,雄安新区设立消息的重磅降临,一时间备受万众瞩目,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任的新区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

  一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创造新时代雄安质量,推动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2017年4月1日,留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博士后、青年科学家杨景周,在得知自己的安新老家即将发生跨时代巨变的消息后,激动难抑的他怀揣着增材制造(3D打印)项目雄安创业计划,下定决心回到家乡,为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杨景周已经组建了一支由多位海外留学回国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准备在雄安新区成立第一家增材制造企业,并牵头成立雄安增材制造产业协会,推动新区增材制造高端产业发展,引导本地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区将重点发展围绕生物制药、电子科技、高端制造、“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而增材制造是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对未来的创业充满信心,雄安一定会成为高端人才创业的沃土。”杨景周说。

  绿色是雄安新区发展的关键词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提出的“生态任务”。如何与自然环境全面协调、共生共长,是雄安新区始终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雄安的长久发展,新区设立后第一个开工的“千年秀林”工程,恰恰是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千年秀林”中每棵树都有专属的“身份证”。记者 任俊鹏 摄

  如何保证“千年秀林”植树的质量?

  为了种好每一棵树、植好每一片林,中国雄安集团不仅专门编制了《雄安新区造林工作手册》,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并且组织研发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让每棵树都有专属的“身份证”(身上的二维码),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高科技建立智能平台,实施从苗圃到种植、管护、成长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苗木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精准管控,同步构建“数字森林”。

  “在新区栽种后,‘二维码’将记录从栽培、检查、管护、修剪等的全过程,同时新区还将通过实时监控与人工巡查、无人机飞防与人工养护相结合等手段,对每一棵树进行监控、跟踪,严防病虫害、森林火灾,确保造林成活率、后期监护。”雄安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从新区栽种下的第一棵树开始,无不体现着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未来“千年秀林”的面积和植树数量,均会有海量增长。预计到2030年,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1倍,初步建立起典型的平原森林生态系统。

  雄安新区,未来森林城市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一个新城市要立得住,关键是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

  从古代的民间音乐到民间社火,从宋八王墓地到民间艺术……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同宗同根的人民,将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历史与人文不断汇集、交融,为世人留下了一系列文化遗产和古迹名胜。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其文化建设成果必定是日后涵养人口、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新区建设中文化的力量决不能忽视。

  加强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是雄安新区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彻底摸清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探明地方传统文化资源,2017年9月,雄安新区在雄县、安新、容城三县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通过普查,将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彻底摸清,为新区开工建设前这一地域的地方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普查工作项目牵头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齐易说。

  既要建得了高楼,也要记得住乡愁。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进程中,文化建设也将有崭新长足的发展。传承和弘扬雄安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于新区的建设具有厚植底蕴、强根固本的作用。

  在这座千秋之城、未来之城、典范之城里,“雄安质量”必将成为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样板。

关键词:雄安,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