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好人365】袁莉:柔弱之躯撑起家里家外的生活重担

来源: 河北文明网  
2018-04-10 09:38:01
分享:

  她叫袁莉, 1983年生人,从小生长在山东聊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2012年,她和丈夫携手走进婚姻,开始了她在青龙县凉水河乡救军炮村的生活。

  她的公婆都已近古稀之年。公公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连走路都摔跟头,更做不了农活。婆婆也是病体缠身,三十岁时切除子宫,八年前又患白血病,导致家里债台高筑。尽管那时她已怀孕数月,但更加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从未懈怠过对公婆的照料。做饭、喂饭、熬药、喂药、洗澡、擦身、洗衣服……日复一日,整整一年半,婆婆终于能够生活自理了。把婆婆从死神手里拉回来,这是她最骄傲的事。婆婆说是儿媳妇给了她第二次生命,村里人说是好儿媳的行为感动了上苍。但袁莉却说,百善孝为先。是公婆给了她尽孝的机会,是这一家人的和睦给了她坚持的信心和勇气。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正月,一场意外车祸夺去了丈夫的生命,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她的天塌了!更为揪心的是,本已离异的大伯哥也于三个月后相继去世,撇下年仅十四岁的侄子。这让整个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无依无靠。不时有风言风语传进她的耳朵,很多人认为她会撒手而去,她们家将就此垮掉。面对众人的非议,她无心也无力辩解。但她知道,现在她是家里唯一的指望。她不能倒下,更不会放弃。唯有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公婆和年幼的孩子,把家撑起来,把日子过起来,才能让天堂里的丈夫放心,才能赢来家人、亲属和乡邻的信赖。从此,她把泪咽进肚子里,将微笑洋溢在脸上,鼓励自己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

  痛失二子是对二老致命的打击。原本体弱多病的公婆更加茶饭不思,她时刻不离左右,看着他们吃下,她才端起饭碗。公公经常需要输液,婆婆也要每天打维生素B12,村里没有医疗点,看病最近也要到六七里之外的六珠坪村。为了节约开支,也为了方便,她跟赤脚医生学会了打针输液,又跨过了人生的一道难关。除了照顾好公婆,一天的重要任务要属照顾五个孩子了。他们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孩子们都在成长的关键期,她不能让他们受委屈。做饭时,她总会多做出一些,不能让孩子不敢吃;换季的时候,哪怕是借钱,她也要到集市上给孩子们买上合适的衣裤。为了管孩子学习,有时她也会很严厉。但孩子们明白其中的良苦用心。她家的炕上、饭桌上,经常是围得满满的。经常有人说她傻,自己家的俩老仨小就够操心的了,为什么还要管叔伯家的孩子呢?她心里清楚,她的孩子没有了爸爸,还有妈妈;大伯哥走了,侄儿还有爷爷奶奶;可是叔伯大哥家的侄儿侄女想见父母一面都难啊!将心比心,侄儿侄女们更可怜,更需要多一份疼爱,她要用无私的母爱,使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一直在心里默默的想:尽管自己苦一些,但只要再省吃俭用一些,再多操心一些,咬咬牙再坚持几年,孩子们就长大了!她始终认为:能做五个孩子的妈妈,这也是她的福气!

  山地是家里仅有的经济来源。她学会了推手推车,学会了剪枝,学会了养羊、放羊……如今,种地、锄草、打药、放羊,这些活儿她都能做得来。空闲时间,她就编拖鞋、纳鞋垫来贴补家用。尽管每天晚睡早起,日子过得很不容易,有时甚至感到很累很累,但她并不觉得苦。在她心里,只要家人平安、健康、开心,付出再多都值得。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所做的也都是一些普通平凡的事。但正是这种平凡书写了她面对困境的坚韧,面对羸弱公婆的孝道,面对年幼孩子的母爱和新时代青年女性的责任担当。3月7日,秦皇岛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以《暗香浮动山野花—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救军炮村好媳妇》为题刊发了她的感人事迹,秦皇岛晚报也专门制作了视频《公婆的好闺女,五个娃的妈》予以宣传报道。事迹感人,视频泪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18年“三八”妇女节,她的德孝事迹被青龙县妇联评为最美家庭,受到县妇联隆重表彰。

关键词:河北好人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