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你发“我的前世青年照”了吗?小心!可能偷走你的隐私

来源: 长城网综合  刘政豪
2018-05-07 18:45:53
分享:

  导语:近日,一款软件通过引入几个民国范的头像模板,推出了“我的前世青年照——百年前的你竟然长这样”迅速引爆微信朋友圈。目前,该软件已经收集8000多万张用户照片。每逢一些特殊节日,都会有一些第三方应用以性格测试、人品调查等各种“应景”的方式有意无意地搜集用户信息。国内互联网专家表示,这样的小游戏有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用户需谨慎对待。

       近日,天天P图推出的H5产品“我的前世青年照”刷屏朋友圈,以其怀旧感十足、互动性强、设计新颖有趣等特点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共生成超过1.16亿张“青年照”。5月6日下午,天天P图发布声明称,天天P图在活动过程中,完全不会使用或者记录上传图片的时间、位置等个人信息,也不会存储用户上传的照片。

       ▼▼▼朋友圈晒“青年照”安全吗?

       最近,沈阳市民张宏(化名)在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民国范”的黑白“青年照”,赢得不少朋友的点赞。“我使用天天P图晒出自己的‘五四青年照’,不少朋友夸我晒出的‘青年照’挺文艺的,朋友们也纷纷晒出自己的‘青年照’。”张宏说,此后,有一些朋友提醒她,晒照片的同时要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对此,张宏称,当时使用天天P图推出的H5产品制作“青年照”只是觉得挺好玩,并未留意自己的个人信息。天天P图在提供该产品时,并未主动向用户展示其隐私条款,所以作为用户,她无法了解天天P图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业内人士提示,目前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为吸粉,采取互动游戏、个性分析、H5页面等方式,掘取用户个人信息,如果收集的信息可形成用户数据画像并指向可识别对象,可能构成非法收集信息行为,参与用户应该停止这类危险的游戏。

       ▼▼▼上传照片存泄露个人信息风险

       5月7日上午,天天P图官方微博给出的“我的前世青年照”链接,点击进入到页面,但已经无法使用。页面信息提示称,本次活动已经结束。据天天P图对外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活动结束时,已经生成超过1.16亿张“前世青年照”。

       事实上,每逢一些特殊节日,都会有一些第三方应用以性格测试、人品调查等各种“应景”的方式有意无意地搜集用户信息。

       业内人士揭秘,目前,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为吸粉,采取互动游戏、个性分析、H5页面、答题、调查、拼团、一元购等方式,取得用户个人信息,但没有对用户提示个人信息已被收集以及日后数据使用规则。如果收集的信息可形成用户数据画像并指向可识别对象,可能构成非法收集信息行为。

       ▼▼▼个人信息泄露易招来网络诈骗

  业内人士透露,我国网络安全法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当公开收集、使用规则并经被收集者同意,而朋友圈一再出现的上传照片生成匹配画像的模式,很多都只是让用户直接上传照片,却没有向这些用户事先说明这些业务的合法性,甚至该类工具会直接调用用户微信昵称、姓名、头像等内容,从而生成比对照片。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工具也没有说明上传照片日后的用途,而事实上这些海量照片会成为这些工具的图片库,以作进一步的数据画像。绝大多数新型的网络骗术都与个人信息的泄露有关,他们或者是充分利用已经窃取到的受害者个人信息实施网络诈骗,或者是以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为网络诈骗的攻击目标,个人信息的非法交易恰恰是造成网络诈骗犯罪泛滥的根本原因。

  据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统计,近年来,受理的全国数十万起电商投诉案件大数据表明,多个电商平台及生活服务O2O平台,均屡屡出现用户平台信息泄密,被不法分子频频通过“撞库”方式盗号,造成平台上账户被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业内声音↓↓↓

       ▼▼▼用户信息或被用来营销

       天天P图推出“我的前世青年照”头像模板的举动,建议互联网公司收集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要建立在用户授权同意的前提下。天天P图收集了用户照片,同时也收集了照片中的时间、位置等信息,能够对用户进行迅速定位,而且照片中还可能会携带手机信息,可能会被商家用来大数据营销,还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诈骗等。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1日刚刚生效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收集个人信息时需要得到用户授权同意,而且收集的如果是个人敏感信息,还需明示同意。依据法规,用户有权知道天天P图收集自己照片中的哪些信息,收集的目的以及使用的方式和范围。天天P图收集个人用户照片时,并没有任何个人信息授权的提示,显然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予以调查。
       另有业内人士提出观点,天天P图应筑牢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堤”,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内控机制,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风险提示↓↓↓

       ▼▼▼网上勿晒包含隐私信息的照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专业人士提醒,现在对于社交网络的个人信息获取确实比较泛滥,利用人性的弱点实现一些不道德的目的,很多人也因此上当受骗,这种危害广大网民了解较少,从而不太注意,防范意识比较差,互联网没有“删除键”,用户需提高防范意识。

       ↓↓↓警方提醒市民,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应牢记“六注意”↓↓↓

       ▼▼▼注意一:谨防钓鱼网站

       网购时,仔细查看登录的网站域名是否正确,谨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谨慎对待手机上收到的中奖、积分兑换等信息,切勿轻易点击短信中附带的不明网址,不要在陌生网站随意填写个人资料。

       ▼▼▼注意二:慎连免费WiFi

       市民“蹭网”需谨慎,在公共场合使用免费WiFi时,不要登录没有密码的WiFi,尽量不要在公共WiFi下网购或登录网银、第三方支付平台,防止重要账号、密码泄露。

       ▼▼▼注意三:不在社交平台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时一定要格外小心,不晒包含个人隐私信息的照片,可以通过设置分组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注意四:慎重参加各类问卷调查、抽奖活动

       市民在参与问卷调查、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试用等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或机构,不要贸然填写个人资料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注意五:妥善处理快递单、机票、车票等

       对于快递单,机票、车票和购物小票等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

       ▼▼▼注意六:及时清除旧手机的数据信息

       转手旧手机前,一定要确保个人信息被完全清除。如果有存储卡,也要记得取出。

       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使用类似的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程序应用时,应该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只顾好玩而忘了随意提供个人信息的后果,留下人身、财产损失的隐患。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等综合)

关键词: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网络诈骗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