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

来源: 长城网  刘飞 郝朋起 田梦 王潇
2018-05-09 17:34:00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郝鹏起 摄

  长城网5月9日讯(记者 刘飞 郝朋起 田梦 王潇)5月9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吴进军对我省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有关情况进行发布,并与河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申义辉、河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魏子衡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肖立峰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肖立峰。记者 郝鹏起 摄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肖立峰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主题是“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

  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吴进军先生,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申义辉先生、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魏子衡先生,介绍我省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先请吴进军先生作介绍。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吴进军。记者 郝鹏起 摄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 吴进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很荣幸邀请到各位新、老朋友参加今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省减灾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我省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现就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我省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兼跨内蒙古高原,环京津,临渤海,地貌复杂多样,地质结构复杂,常年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海滨等各种地貌类型的省份,各类自然灾害在我省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春旱、春夏连旱现象普遍,洪涝、风雹、暴雪、低温冷冻等灾害多发频发,灾害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损失重,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平常年份受灾人口每年约2000万人次、受灾农作物2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左右。建国以来发生的几次特大地震、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二、民政救灾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唐山时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这一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放在首位,有力有序应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创制创新、灾害应急救助、综合减灾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政策体系。2017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民政部全文印发全国民政系统参阅学习,全省各设区市也都结合本地实际相应出台了实施意见,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制定颁布了我省第一部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省政府规章《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在细化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条款的同时,增加了部门信息共享、应急保障能力、资金管理等方面内容,填补了我省自然灾害救助地方政策空白。省级和各设区市编制实施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经省政府批准,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指导标准》,大幅提高了我省自然灾害救助标准。

  (二)着力强化备灾能力建设。全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储备点已达167个,基本覆盖全省。省物资储备库储备救灾物资达到20多类60多万件,全省储备主要救灾物资达到120万件,能够满足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Ⅲ级以上应急响应的物资需求。全省灾害信息员达到47736名,基层救灾专业队伍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搭建了社会力量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有序有力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扩大农房保险覆盖范围,全省开展农房保险的县(市、区)已达到105个,参保农户达到779.71万,每户每年保额达到3万元,可为群众住房提供灾害风险保障金额2300多亿元。

  (三)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全省各地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各类宣传演练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发送公益短信,组织基本技能公众体验活动,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得到明显提升。不断加快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进程,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总数已达416个。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演练和示范活动创建,全省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更加关注,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高效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今年以来,全省遭受了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地震、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共造成全省93万余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4亿元。全省民政系统加强值守,灾害信息管理人员24小时专人值班,保证灾害信息传递全天候、无断档。针对造成损失较重的低温冷冻灾害,省民政厅向灾区派出多个工作组核查灾情,并指导当地开展生产自救。会同省财政厅下拨冬春救助资金3.085亿元,棉被、棉衣等冬春救灾物资9万余件,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指导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唐山市分别与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北京市房山区、北京门头沟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签署《毗邻市区救灾协同互助协议》,建立了毗邻区灾情共享、救灾物资协同保障、救灾队伍互助等机制,区域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部完成了“7.19”灾后倒损农房恢复重建工作,2017年倒损农房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三、今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演练活动安排

  (一)突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主题,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组织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时,突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这一主题,强调不能把减轻灾害风险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进一步行动起来,动员全社会针对身边的灾害风险,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防范和有效化解各类灾害风险,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有效推进灾害隐患排查治理。要针对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隐患排查,重点做好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机场、火车站、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要根据灾害风险和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要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应急指挥、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社会力量参与等演练活动,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鼓励引导社会公众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促进城乡居民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要以城乡社区、学校、机关、厂矿、企业等为平台,根据地区和行业特点,不断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内容、创新宣传活动形式,进一步面向系统和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向社会公众开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和场所,设立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公众体验活动。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等宣传教育产品,拍摄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宣传活动覆盖面,从不同途径、方位、角度大力普及防灾减灾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我省十年九旱,流域性大洪水发生频率较低,部分群众还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暴雨洪水的突发性、致灾性警惕不够,对抗洪抢险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缺乏避险常识和自救能力,汛期将至,为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因灾造成的损失,在这里,借助各新闻媒体平台,省减灾委员会、省民政厅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共筑安全家园。

  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减灾委员会统筹协调指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协作,社会公众大力支持配合,我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定会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会更加平安幸福安康。

  最后,感谢各新闻媒体一直以来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支持、关心、关注,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更好的沟通,为做好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携手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肖立峰

  感谢吴先生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河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申义辉。记者 郝鹏起 摄

  一、河北工人报:今年“5.12”期间省级层面在科普宣传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

  河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申义辉:省减灾委已经制定了省级层面全国防灾减灾日主要活动分工方案,要求各相关部门根据行业和领域特点,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进一步面向系统和社会公众普及洪涝灾害、台风灾害、地震灾害、风雹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生态坏境灾害、火灾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省级机关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避险逃生演练活动。向社会公众开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消防等设施和场所,在有关科普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开辟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公众体验活动。移动通讯运营商向社会公众发布“全国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省级媒体及地市主要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地、各部门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范围。

  二、河北共产党员网:民政部门对受灾群众是如何开展救助活动的?

  河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申义辉:从民政工作职能来讲,救灾工作主要指自然灾害发生前后的群众生活救助。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得到医治、有学上,简称“六有”。

  具体来讲,自然灾害救助主要有应急期救助、过渡期救助、冬春救助三个方面。应急期救助的对象为:自然灾害来临前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人员;因灾造成伤亡失踪、紧急转移安置、出现基本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因旱灾导致饮水、口粮等出现基本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解决受灾群众在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帮助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过渡期救助的对象为:“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人员。解决在应急救助阶段结束后、恢复重建完成之前,基本生活依然存在困难的受灾人员的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对象为: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生活依旧困难的受灾人员。重点解决因灾造成群众的衣、食、住、医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困难。

  对于救助款物,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工作规程,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确保救助资金专款专用、无挪用、无滞留。

河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魏子衡。记者 郝鹏起 摄

  三、河北青年报:今年“5.12”期间省级层面在应急演练方面有什么安排?

  河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魏子衡:为提升基层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省减灾办、省民政厅将于5月11日联合石家庄市,在河北科技大学举办一场主题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的应急救灾综合演练。演练主要采取模拟与实战的方式,通过预警预报、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抢险救援、协调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安置救助和心理疏导等环节,检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学校应急避险预案》等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在校学生的防范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包含学校在内的重要场所的设防水平,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同时,指导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减灾委在“5.12”期间,针对不同主题,各组织开展一场应急救灾综合演练。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肖立峰

  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们仍有信息需求,会后可以做进一步采访。感谢三位嘉宾的精彩发布,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关键词:河北省政府新闻办,防灾,减灾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