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难忘冀时光:22名汶川学子的新生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18-05-12 15:39:48
分享:

  2008年,来不及细想,告别悲痛,汶川震区22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含着泪花离开满目疮痍的家乡,被接到千里之外的石家庄免费读书。

  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家乡,从来没有想过要以这样的方式到外面看看,而至此之后,他们开始了五年的特殊求学路,仿似涅槃重生,从青涩走向成熟;离别之后,突然发现这里已是第二故乡。

  时光荏苒,十年悄然而过,在5月12日这个不一样的日子里,回首这段不一样的青春,他们曾经的痛已被积极的人生求索代替。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那一天,一场8.0级地震让汶川满目疮痍;如今,灾后十年,汶川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欣欣向荣。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下,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年前的那一场灾难,虽给我们带来创伤,但更淬炼着人们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李露平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十年淬炼,十年新生。

  为了纪念与铭记,我们的记者走访了当年被接到石家庄读书的“汶川儿女班”的川籍孩子们。昔日经历地震的坚强孩子都已长大,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叁岚(左一)和同学合影。

  ●五年,22个孩子的“汶川儿女班”

  转眼,距汶川地震发生已经十年。十年前发生的一幕幕仿佛还停留在河北外国语学院校长孙建中的眼前:2008年5月12日,四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后,河北外国语学院(当时的石家庄外语翻译学院)迅速开展了募捐活动,全院师生尽己所能表达了对灾区同胞的同情与援助。5月19日,带着师生们的22.3万元爱心款,他和几名老师登上了赴灾区的飞机。“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去的飞机上除了我们,只有五六个唐山的志愿者。”

  在德阳,看到孩子们在学校的食堂里、操场上趴着学习,环境很困难,孙建中当场做出一个决定:接因为地震变成孤儿的,或者父母一方遇难的,或者上学困难的22名学生到石家庄来就读五年一贯制大专,他们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都由学院承担。

  孙建中校长和“汶川儿女班”的学子视频连线。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佳薇摄

  就这样,孙建中带回了22名灾区学生,成立了“汶川儿女班”,并为他们提供免费教育。为了尽快让孩子们适应河北的生活,排遣远离家乡的寂寞,学院委托燕赵都市报等媒体,为这22个孩子一对一征集“爱心家庭”。孩子们周一至周五在学院学习,周六日去“爱心家庭”欢度周末,使他们在异乡也有了家庭般的温暖。

  五年求学,学院除承担他们在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费用之外,每年寒假前会给他们发1000元过节费。每年的重大节日,学院的领导、老师们都会和灾区的孩子们一起包饺子,让他们体验北方节日的氛围。

  十年过去了,“汶川儿女班”的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如今,他们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在自己的幸福道路上不断前行。

  刘松林和黄佳婚礼现场。

  ●千里之外的“圆梦之旅”

  “当5月12日再度来临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已经十年了。”张清莲感叹着,在石家庄求学的五年,似乎就是一次圆梦,“如果没有地震,我肯定不会到石家庄上学,不会认识那么多朋友和老师。如果没有地震,我或许还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会像现在这么开朗。反正还是感谢吧,虽然是让人心痛的一天,但我们却很幸运,多了一段丰富和温暖的回忆。”

  “汶川儿女班”在校时的合影。

  而对三岁时就没有父母、一直跟哥哥相依为命的文秋来说,石家庄的这几年求学,更像一次“重生”。从小镇来到城市,进入大学,“爱心家庭”的父母对她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让她突然有了“爸爸妈妈”的爱护,这一切,对她而言就真的像在做梦。当年,在第一次去“爱心家庭”之前,叔叔阿姨就专门给她布置了一个房间,全新的家具,衣食住行都不用担心。来石家庄的第一个春节,所有的同学里,只有她没有回四川过年,而是留在了“爸爸妈妈”家里,因为,在她心里,这就是她的家。直到现在,文秋依然亲切地叫着爸爸妈妈。

  藏族女孩叁岚在这里圆了自己的“出国梦”,在美国威诺纳州立大学留学后回到成都工作。其实,到石家庄之前,叁岚的外语口语几乎为零,因为个子矮小,不像其他藏族女孩那样能歌善舞,她还有点儿自卑。刚到学院时,由于不会说普通话,除了和四川老乡讲几句方言外,叁岚甚至很少和同学们交往,只有在食堂打饭时,才会红着脸“憋”几句“生硬”的普通话。

  是老师和师姐们的默默帮助,才使叁岚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叁岚在一篇题为《感动》的随笔中写道:“宿舍的师姐们对我嘘寒问暖,却没有一人在我们面前提及地震的事情,后来才知道是校领导吩咐的。一次袜子破了问师姐借针线,结果师姐帮我缝好了脏袜子。徐惠姐总是在下课时间教我普通话,我很刻苦地学,因为她一直在鼓励我,英语也是如此。从刚来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可以自如地跟别人交流,我的改变全是因为他们的帮助和鼓励。”

  文秋和她的“爱心家庭”。

  ●有机会要多回“第二故乡”

  “其实我也一直想多回石家庄看看,想看看您。”和孙建中视频通话时,张清莲有些激动地说,有机会一定要带着男朋友一起回去,重新看看石家庄这个“第二故乡”,再看看孙校长这个亲人,就像以前一样,每到节日的时候,儿女班的孩子们总会一齐去看望孙校长,谈谈学习,聊聊理想;每逢假期归来,儿女班的孩子们总会给校长带些家乡的特产。

  张清莲的微信里至今还有“妈妈老师”张解放老师的电话,张老师是他们初到河北外国语学院的第一位老师,是张老师让他们学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独立地生活,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期张老师就退休了,但那妈妈似的关爱却一直在他们心中。

  孙建中校长和大家一起包饺子。

  “我们都有张老师的微信,会给她微信点赞,会关注她的生活,她永远是我们的‘妈妈老师’。”如今已经是一名采编人员的李露平听说要“被采访”,感慨良多。当年,她未满十六岁就离开了家乡,却幸运地遇到了爱心爸妈、友好的学哥学姐和关怀备至的老师。五年校园生活犹如清风,看似徐徐吹来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去,从当初的不善言谈到勇敢地走上院团委宣传部长的竞选舞台,从稚嫩的学生走出象牙塔到社会拼搏,“这一切无疑是五年的求学生活带给我的变化。”

  转眼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悲痛渐行渐远。“现如今,我也是广大新闻战线上的一员,接触了形形色 色的人和事,和他们一起同喜同悲,以一名记者的视角,看着家乡绵竹在短短十年时间内,从满目疮痍涅槃重生为活力四射的美丽家园,芬芳袭人的玫瑰谷,典雅秀美的年画村,古色古香的剑南老街,绿树成荫的沿山旅游带……今天的绵竹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十年间,我的角色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学生、记者、妻子、母亲,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感恩的心。”李露平说,石家庄永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有机会还要多回来看看,也希望石家庄的亲人们有机会去看看自己家乡十年的变化。

  毕竟,震后余生,一切都在变得更好。如今,生活美满的李露平和所有“汶川儿女班”的学子们一样感恩人生中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感谢遇到的每一个温暖人心的人,更期待能把温暖带给更多的人。

  “汶川儿女班”学子刚到学校就受到老师的呵护。

  ●十年前的地震改变了一生

  龙少林、谭定刚、王道宇、叁岚、文秋、段岑、周婷、刘松林、黄佳、黄凯、许军、李露平、贾成琳……每年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汶川儿女班”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会从孙建中的脑海深处浮现出来,他们在学校做教官的身影、每天坚持早读和晚读的样子,他们找到如意工作时的喜悦表情,他们与自己一起谈梦想、说家乡变化时的孩子气,这一幕幕如同放电影一般全部闪现了出来……虽然,他们已经离开学校五年了。

  孙建中校长给“汶川儿女班”的孩子们发过年红包。

  其实,和孙建中一样,这些孩子们的心中也不时会出现在河北外国语学院这五年的光影。对段岑来说,十年前的地震,成了她人生中的转折点,从少年到青年的这五年,她在这里度过,游历了很多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去鸟巢看奥运、在石家庄看火炬传递、参加读书会、帮助残障儿童……一切都成了不可复制的回忆。

  “想想当时,真的要感谢包括孙校长在内的很多人。那些年,衣食住行什么都不用担心,我们要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段岑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冬至日,孙校长和大家一起包饺子,虽然人在异地,可是却永远有家一样的温暖。

  2013年毕业后,段岑参军入伍,退伍后回到了家乡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想法,希望离父母更近一点。“我现在加入了四川省德阳市金宝英语培训学校,大学期间学的是日语专业,对英语也有很大的热情,所以选择在德阳首家拥有外教资质的机构上班,真正学以致用,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让灾区更多孩子有良好的外语教育。”

  “汶川儿女班”学子在校学习的场景。

  十年前,山河移位,满目疮痍,22位汶川学子从此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离校五年,河北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一直记录着22个孩子的成长足迹:刘松林在申通快递集团总部任航空项目部经理,与同班同学黄佳在四川省北川县喜结连理;李露平在绵竹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工作,去年也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王道宇与在校时的恋人举行婚礼;叁岚在美国顺利完成了学业,在四川省阿坝州岷江造林局工作;龙少林、谭定刚出国工作两年后在四川绵竹购买了新房;周婷就职于四川国旅总部;许军就职于北京中诚证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段岑就职于德阳市金宝英语培训学校……

  孙建中校长给周婷过生日。

  “地震是灾难,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新生,如果没有孙校长,也许我永远也没有机会踏出国门。”5月11日,孙建中又和这些他眼中的孩子们视频通话,刚从喀麦隆回国的王道宇回到了当初孙校长接他们的地方——四川绵竹,娶了石家庄媳妇的他笑称自己也是石家庄人,月底要带着媳妇一起“回家”。(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佳薇)

关键词:河北,汶川,学子责任编辑:吴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