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图说河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耿亚飞:一个90后“科技男”长成记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作者: 2018-05-24 10:10:42

  耿亚飞在实验室。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白云摄

  [阅读提示]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大多应该是这样一幅画像:40岁以上,从业多年,在行内埋头苦干若干年才结出硕果。

  今年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河北籍名单中,有了90后的身影。

  他是耿亚飞,供职于英利集团技术部,属于典型的理工科技男。他身上的90后特点,改变了我们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印象。

  入职不过5年,耿亚飞却手握17项专利,参与过多项全国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研发技术项目。

  ●不像90后

  5月11日,英利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把一块太阳能板放到压台上测试,压台逐渐加压以此来测试太阳能板的抗压能力。

  突然砰一声巨响,有碎玻璃飞溅出来,刚还好好的板子已经弯曲变形,耿亚飞扶扶眼镜摇摇头说,“没承受住。”

  和压台紧挨着的是紫外线和盐雾测试设备,机器都开着,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耿亚飞熟悉地穿梭在各个检测工位间,有同事拍着他的肩膀,就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事儿向他表示祝贺。

  耿亚飞腼腆地笑笑,如果不特别介绍,很难将耿亚飞和他所获得的荣誉联系在一起。这位供职于英利集团技术中心组件技术部的90后,刷新了我们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习惯性印象——年轻、不爱说话。

  以至于4月18日,同事将耿亚飞入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公示消息发在部门群里,耿亚飞也只是打个电话告诉了妻子,直到五一回家才告诉父母。“虽然很高兴,心里也没觉得多大个事儿,荣誉都是对过去的肯定,我这么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耿亚飞1990年出生于保定博野县,从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信息学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也不过5年时间,但几年间,他已经是英利集团技术部的主力。

  对于选择这个专业,耿亚飞也只是笑笑,“男生嘛,学工科顺理成章一些。”

  新的太阳能板被抬到压台上,耿亚飞和同事一起把板子四角的螺丝固定好,摘下手套,准备回办公室。压台的测试时间要数小时,时间对于耿亚飞来说,宝贵的不可言喻。

  耿亚飞在生产一线。 英利集团供图

  耿亚飞的办公室在厂区对面另一栋楼,走路大概要十多分钟的路程。穿着工装的耿亚飞和厂区来来往往的工友们一样,看不出太多个性特征,但脚上的球鞋悄然说明,这位2013年毕业的年轻人,身上还有浓厚的学生气息。

  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肯定都有“两把刷子”:耿亚飞手握17项技术专利,参与了英利集团多项重大技术的开发研制,其中《高系统电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开发》获得了2016年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国际先进水平的肯定,而2016年,全省登记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中,只有314项达到了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

  和成绩比,工作中的耿亚飞,一点不像90后,沉稳得“过分”。

  耿亚飞每天游走在办公室、车间、实验室之间,三点一线。有时候是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到实验室测试,有时候是实验室的想法要到车间实现。

  “一天去两趟车间,一次2个多小时。不下车间,不能了解一线生产中哪里可以改进得更好,哪里容易出现问题。”耿亚飞没有说,办公室对他而言,更多的是查找资料翻阅论文,能坐下来的功夫太少。大多数情况下是实验室里出来技术,要马上拿到车间去实验能否上线落实,车间发现了状况还要紧跟着带回实验室完善。

  当被问及这样的工作是否枯燥时,耿亚飞又笑,“不会啊,每天有很多事情要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有成就感,有时候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呢。”耿亚飞所在的技术部,成文的规定是不鼓励加班,不成文的规定是17时30分下班时间被大家自动延长到18时。

  耿亚飞这几天在埋头研究的是太阳能板如何能变得更薄但功效更高,他已经尝试了好几种原材料,效果都不是很好,“失败的次数多得数不过来,也会很失望。那怎么办,就跟自己说,接着干吧。”

  接着干,并不是一天两天,一个项目动不动就是以年为计量单位,这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

  在N型单晶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的开发过程中,耿亚飞作为小组第二负责人,仅是寻找合适的玻璃作为面板就尝试了七八家玻璃生产企业的产品,逐个进行试验。

  期间遇到了玻璃扛不住重压碎裂、起泡、焊带偏离等多个问题,在长达2年的测试中,才慢慢稳定下来。

  2014年,N型单晶双面发电光伏组件量产出货。但到今天,耿亚飞还在研究如何能对这项产品进行优化,“科技的进步就是不断追求的过程。今天你不努力,明天这项技术就被淘汰了。要时刻都有危机感。”镜片后面,耿亚飞目光坚定。

  ●一切从实践中来

  如今已经担任小组负责人的耿亚飞,刚入职的时候还是一名技术“小白”。

  “参加工作前,就大三实习的时候,焊接过收音机线路板。”耿亚飞回忆。

  2013年8月入职英利集团后,耿亚飞第一个月被派到组件车间学习组件流程的4个工序,耿亚飞也是第一次发现,实习的内容以及课本知识和实际工作有不小差距。

  耿亚飞扎进两个恶补的“口袋”:一边是公司的图书馆,一边是公司内网前辈们的经验以及知网上的各种论文。

  “公司图书馆一本书最长借一个月,其中一本《自清洁玻璃》看完一个月,不太懂,又续借了一个月,还是没掌握,又看了一个月。”耿亚飞说起这段往事,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露出一口小白牙。

  “成长得快,环境也很重要。”耿亚飞感慨,他所在团队,整体年轻,年纪最大的出生于1980年,最小的出生于1992年。

  在传统思维中,科研人员的很多创新都是在已有某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但耿亚飞所在的技术部,却鼓励技术人员敢于提出创意,哪怕听起来不可思议。

  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团队来说,极大地鼓励了他们敢想敢干。耿亚飞的同事曾提出,太阳能安装也需要占据一定的土地面积,人人都在寻找可以安装太阳能的地方,那能不能把水面也利用起来,建立漂浮的水上太阳能发电站?

  “在此之前,都是固定的水上发电站,需要在水下打桩,成本高不说,安装周期也长,还会影响航运和渔业。”但漂浮的水上发电站,耿亚飞第一次听说,“觉得不大可能吧?”

  耿亚飞在拧紧压台螺丝。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白云摄

  但设想一旦变为现实,可以很好地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问题。

  承担实施工作的耿亚飞,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反复地进行试验,终于研发出底部带锚,漂浮于水面,高透太阳能板还不影响渔业的一款产品。

  产品出炉后,耿亚飞联系施工方准备安装试验时,又遇到了困难,“对方一听就拒绝了,他们认为安装难度太大,让我们另请高手。”

  哪有高手可请?

  耿亚飞和同事找了两件救生衣,一条小船,就在英利集团的大千湖上开始了安装试验。水深三四米的大千湖,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虽然水面平稳,但船在动弹,要把浮动的基座连起来不光费力气,还有落水危险。

  “凡事往好处想,别人安装,发现不了我们设计中的问题,我们自己安装,发现这儿可以多个螺丝孔,增强固定,那儿原来设计的螺丝并不起作用,可以去掉。”这些实际问题,耿亚飞逐一的记录下来,再回实验室完善。

  “参与了漂浮发电站出炉的过程,我就特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提出更好的创意并能实践。没有条框没有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年轻人太重要了。”耿亚飞和同事研发的这项水上光伏电站单元基座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老师傅带耿亚飞入行时,曾这样教他:首先要发现问题,如果你连问题都发现不了,何谈解决呢?

  耿亚飞在接受采访时提及这句话,表情严肃得不像他这个年纪。

  而发现问题,就要走到一线去。

  除了车间,耿亚飞还常到客户的应用一线。客户的任何一点反馈,耿亚飞都会仔细记下来,带回实验室。有客户提及常规组件三个二极管和电池串并联,仅能避免该串发生热斑效应,一旦产生阴影遮挡,将导致整个电池串短路,大大降低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有没有办法避免这个问题?

  耿亚飞埋头改良,使用片式二极管,在每片电池的焊带上并联一个反向二极管,一旦产生阴影遮挡,只是该片电池被短路,对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这项叫作无热斑光伏组件二极管焊接设备的创新,也成了耿亚飞和团队的专利之一。

  ●挺喜欢做家务

  耿亚飞右手上戴着一枚亮闪闪的戒指,和女友恋爱长跑多年,直到2017年女朋友研究生毕业,俩人修成“正果”。

  在进入英利集团前,为了爱情辞职,可能是耿亚飞这个看起来循规蹈矩老实内向的理工男,做得最离谱的事。

  2013年毕业时,耿亚飞到石家庄就业过,想离在石家庄读大学的女友近一点。他刚毕业的梦想是在房地产公司做机电项目,但入职仅半个月,公司就要派他到海南,“也是挺纠结,但思考了一整个晚上,我觉得还是要两个人近一点,加上我们俩都是保定人,我选择回保定。在外漂几年,不如脚踏实地选择一个长久发展的城市,只要努力干,在哪儿都会有机会。”

  这一点和我们想象中跳脱、活跃的90后青年不一样。

  更不一样的是,这个腼腆的男孩子,工作上能发明专利,回到家熬粥、炒菜也不在话下,还挺喜欢做家务。“我妻子是医生,工作比较忙,我回家就多干点。”

  我们想了解这位获得全国劳动界最高奖励的年轻人的生活,却发现,除了工作,他几乎没有其他兴趣爱好。

  男同学多爱踢球,耿亚飞不会。男同学爱打游戏,耿亚飞也不会。

  “大学宿舍有同学喜欢打游戏,我就不觉得好玩。”耿亚飞一脸坦然。但他又不同于我们从报道中所认识的长期加班、埋头苦干的劳动模范。

  偶尔加班,既没有面对课题不吃不睡的鏖战,也没有为了某个项目不顾身体的付出。“其实,在工作期间做到足够专注,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工作。”耿亚飞说。他也用实际成绩证明了这一点。

  耿亚飞的生活,用当下流行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相当的佛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还保持着他想要的效率与平和。

  隔两周回趟博野老家,看看父母,帮家里干点农活。“其余的周末就是在家收拾下屋子。”耿亚飞没有想起来特别喜欢的音乐,也没有想起来特别爱看的书。他说起什么来,表现都是淡淡的。

  说起宿舍的舍友,他扳着指头介绍宿舍的老大到小六分别在哪就业,让我们找到一点年轻人该有的样子。但他又不认可一些人对90后的评价。

  “大家可能认为90后比较浮躁。我想那指的可能是20岁出头的我们。谁都年轻过,包括80后、70后,用他们现在的年纪看20多岁的我们,确实是那样的。但现在的我,已经28岁了,也成熟了,像我的同学,在电厂、汽车公司各个行业也都进入主力队员阵列,每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已经长大了。”这是整个采访中,耿亚飞说得最长的一段话。

  这几天,耿亚飞下班后的生活,多了一个内容,他准备考一级建造师,并在为此做准备工作。被记者误认为深造后,他马上纠正说,“不,就是为了提高收入,想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这个证考下来可以多挣点钱。”

  但他平静、认真地解释后,你也丝毫感觉不到物欲。正如耿亚飞所说,他们这一代,正在长大。(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白云)

  【记者感言

  90后,就这样来了

  去年,我们报道了站上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领奖台,为河北省创造历史最好成绩的90后杜润。今年,全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也都有了90后的身影。

  90后,就这样来了。大踏步地走进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添砖加瓦的劳动者阵营中。如今,最小的90后也将近20岁,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更多的90后已经成为我们身边的行业精英和敬业一员。我们还应该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看待90后们吗?

  诚然,用80后、70后的视角,去审视90后的个别行为,略显幼稚,但正如耿亚飞所说,哪一代人不是如此走过来?在年轻时敢想敢干,不怕摔跟头,在岁月的积淀中用经验教训书写成熟。

  从杜润和耿亚飞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看出,这一代年轻人,睁开懵懂眼睛的一刻,就与互联网共频,他们的玩具比父辈的技术工具还要先进,他们的世界被一根网线缩小到没有距离。

  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信息化沟通工具的极大便利,打造的这一代90后,比之前的任何一代更易获得知识,更容易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

  90后比之前的任何一代更勇于表达自己,他们在任何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勇往直前开疆拓土,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条框二字。所以,90后步入全社会视野的这几年,从文化到体育,从科技到教育,不断涌现出令人感叹不已的年轻人代表。

  有人批判,90后的这种自信略显自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不正需要这样的自信来抖擞精神、拥抱世界?

  这一代人的走来,或许可以提醒我们,是时候该扫去过分谦虚,甚至有点自卑的妆容,应该落落大方站出来,把荣耀和战绩高举手里,像90后们一样,把每一次成绩当成一次激励,越跑越快。

  这一点,也是90后给整个社会的一种教育。

  采访中,耿亚飞对工作环境的满意溢于言表。这不禁也令人感慨,一度,我们把按条框思考、循规蹈矩当成是学习和就业中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然而,当下的科技比拼中,更需要有独创思维,推陈出新。

  太阳能电池板从面世以来都是单面发电,有人想到了双面,如今N型面板已经投入生产,漂浮电站过去从来都是用水泥打桩固定在水底,如今漂浮着也可以完成发电。这种想象,看起来天马行空,实则是掌握足够厚实的科研技术之后的科研创意。

  90后耿亚飞所拥有的工作环境,正是当前社会要给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大环境——鼓励和包容。任何一项进步,都伴随着异想天开和失败,在跌宕中前进是永恒的主题。

  当90后开始唱主角,世界,注定变得更有色彩。

关键词:劳动奖章,科技男
责任编辑:李丹
推荐阅读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