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记者 刘澜澜 摄
长城网5月30日讯(记者 刘澜澜 刘昆鹏)5月30日,京津冀第一批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召开。发布会通报了联合采购工作的完成情况,同时宣布联合采购结果将于2018年6月30日起正式执行。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本次联合采购共包含心内血管支架类、心脏节律管理类、防粘连类、止血类、人工关节类和吻合器等六大类医用耗材,涉及179家企业申报的32202条产品。经反复测算比对,采购结果能够覆盖三地医疗机构目前临床需要的产品,能够保障使用,满足基本需求。按照六大类产品2016年三地历史采购总金额约53亿元测算,执行本次联合采购结果后每年可为三地公立医院节约耗材采购费用超过8亿元,整体降幅达到15%,其中,河北六大类产品的采购总金额为10.34亿元,节省金额1.52亿元,总降幅达14.7%。
为保证此次联合采购的顺利进行,一年多来,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按照《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方案》和《京津冀公立医院第一批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实施方案》要求,搭建了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一期),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良好,具备了支持京津冀三地开展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项目的能力;三地卫生计生委还进行了本次采购涉及的六大类品种(心内血管支架类、心脏节律管理类、防粘连类、止血类、人工关节类和吻合器类)的历史数据采集整理工作。三地分别开展历史采购数据网上填报,收集整理三地医疗机构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临床使用过的六大类相关产品,并找出每个品规最低价格,即“京津冀历史采购最低价”;此外,三地分别牵头完成六大类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工作,其中,北京负责心脏支架和心脏起搏器类,天津负责止血和防粘连类,河北负责关节和吻合器类,最终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联合采购结果。目前采购结果已具备在京津冀三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内共同执行的条件,并将实现采购目录中全部品种网上采购。
本次联合采购坚持“五统一、一集中”,即统一搭建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统一组建医用耗材评审专家库、统一遴选医用耗材采购目录、统一规范医用耗材资质审核标准、统一形成医用耗材价格体系,集中组织评审工作,实现“一个平台、信息共享、结果共用”。此外,本次联合采购还创新了评审思路和办法,组建了京津冀联合采购专家库,在评审环节采取三地分别分层抽取的原则,均匀抽取三地专家到指定地点开展集中评审,兼顾了三地临床使用情况的差异性。
为进一步加强对联合采购产品的使用监管,巩固联合采购成果,促进医用耗材合理使用,切实降低耗材采购费用,三地卫生计生委还制定了《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重点监控产品采购使用管理要求》,对本次价格谈判未成功的医用耗材列入重点监控,做好情况分析,加强预警管理。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姜建明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过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京津冀三地医用耗材联合采购的顶层设计工作已经完成,结果已经产生,下一步将进一步密切三地合作,切实做好本次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河北省内的执行工作,确保6月30日三地同步执行采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