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渤海粮仓”这样走来

来源: 河北日报  张怀琛
2018-07-02 16:15:35
分享:

  阅读提示

  近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河北项目区通过科技部验收。

  2013年启动的这一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旨在通过研发、集成、示范推广耐盐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等,提高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的粮食增产能力。我省是“渤海粮仓”工程的主战场,覆盖面积占项目总面积的60%。

  昔日盐碱地,今日吨粮田。5年前的目标已经照进现实,河北千万亩中低产田上,已累计增产近百亿斤丰收粮。

  良法良种造良田找到灌溉用的“水”,解决种庄稼的“土”

  我国是人口大国,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们既是产粮大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小京说,“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挖掘增产潜力,已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刘小京给出了这样一组对比数据:2008年,坐拥山前平原大面积良田的石家庄和位于粮食中低产区的沧州,粮食播种面积都在1000万亩左右,但石家庄的粮食总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15%,而沧州只占12%。不过,还有一组数据显示,石家庄当年的粮食增产量比例为7%,而沧州却高达22%,低产田的增产潜力不容小觑。

  中低产田大多是瘠薄盐碱的地块。“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沧州当地的一首民谚道尽在这里种粮的艰难。

  “以往治理盐碱地,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刘小京说,环渤海地区的人均和亩均淡水资源量分别只有全国的1/12和1/14,这种大量消耗淡水的老办法自然难以为继。

  尽管淡水资源匮乏,但在沧州、唐山等地的盐碱荒地上,咸水资源却非常丰富,且利用率不足5%。为了找到破解河北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的“增产钥匙”,刘小京和同事们从咸水上做文章,开始了长达30年的技术攻关。

  研究人员渐渐收获了新发现。

  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南皮试验站里,他们用含盐量小于5g/L的微咸水灌溉农田。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利用微咸水技术灌溉耐盐碱小麦品种“小偃81”,可比不浇灌的旱作冬小麦增产12%到30%,且与淡水灌溉相比也没有减产。

  这一惊人发现让刘小京找到了可以在盐碱地上使用的灌溉用水,但要想进一步解决盐碱地上长庄稼的难题,还必须改良种庄稼的“土”。

  海兴是我国盐碱程度最重的地区之一,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省内外众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设想,但多以失败告终。

  从海水结冰淡化中获得灵感,刘小京提出了“咸水结冰灌溉法”,按照“适盐治盐,以盐治盐”的原则,对盐碱土地进行改良。

  “刚开始,很多人对这种方法都不屑一顾,我以此申请项目,连续2年都被驳回了。”刘小京说,“但通过反复实验验证、数据分析,我认为这种方法是行得通的,所以就坚持搞了下去。”

  冬季抽提地下咸水浇灌结冰,春季融化时,高浓度咸水先入渗,后融化的微咸水和淡水后入渗,这就产生了洗盐的效果,从而实现盐碱地耕层脱盐。如今,采用“咸水结冰灌溉法”,海兴县小山乡小山东村的棉花亩产达到了200多公斤。

  在几番考察河北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的治理改良成效后,2011年,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和刘小京等人刊发了题为《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的文章,正式提出“渤海粮仓”。

  2年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明确提出,第一阶段到2017年实现增粮能力30亿公斤,第二阶段到2020年实现增粮能力50亿公斤。

  “3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盐碱地治理新技术,这就是我们建设‘渤海粮仓’的底气。”刘小京说。

  从试验站走向万亩田打造“渤海粮仓”县域增粮整体推进样板

  “渤海粮仓”的大门率先在南皮县推开。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实施盐碱地改造,南皮以其独特的土地条件——拥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吸引来了众多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许多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的创新技术,“老家”都在这里。

  “可以说,南皮是‘渤海粮仓’工程核心技术的发源地。”刘小京说。

  尽管有优良的品种、成熟的技术、高端的人才,但想让实验室里的增产成果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却并不简单。

  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党支部书记白普青还记得,2008年,中科院的专家们刚向村民推广试种“小偃81”时,人们都心存疑虑。

  “说是能增产,可没人信啊。”白普青说,“那时候想法简单,咱这土地一亩能打个300多斤粮食就顶破天了,万一新品种砸了锅,谁管?”

  “我们跟当地老百姓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如果当年试种不成功,由试验站包赔损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孙宏勇说。

  有了“定心丸”,白坊子村几户“胆大”的农民这才试种了100多亩,没想到一下子就突破了这个地区冬小麦的单产纪录。“我还记得,那年土壤墒情并不算好,可新品种的亩产还是达到了700多斤。”白普青说,“到第二年,试种的面积就扩大到了500亩,最高亩产800多斤。老百姓都说,多少辈人种粮,都没见过这样的好收成。”

  2010年,白坊子村的村民们自发成立了“南皮县小偃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全村110户全部入社,通过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统一耕作、种植、浇水、施肥、植保、收获,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亩均增收至少200元。

  借助白坊子村政府引导、专家扶持、科技服务、统一组织、群众实施的示范经验,2015年,南皮县提出了“渤海粮仓”县域整体增粮推进方案。

  “根据南皮粮食产量水平、土壤条件、水资源状况和种植结构,我们对县域粮食生产进行了分区,即脱盐中产区、盐碱低产区和节水高产区3个类型区。通过明确分区粮食生产制约问题,制定分区粮食增产目标,优化分区增粮技术模式等,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示范区整体推进。”孙宏勇说。

  通过集成推广微咸水补灌吨粮、微灌节水超吨粮、农田雨水集蓄增粮、棉(枣)田增粮等四种技术模式,配套实施良种全覆盖、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农田地力提升和规模化示范四项工程,建设渤海粮仓技术研发传播平台,带动种业、加工业、畜禽养殖和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渤海粮仓”工程在南皮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作为‘渤海粮仓’的技术发源地和实施核心区,南皮通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托管式管理等方式,建立起了规模化的示范区,已成为‘渤海粮仓’工程增产增效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县域示范样板。”刘小京说,目前,“渤海粮仓”工程涉及河北的43个县(市、区)都已推广南皮经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最新统计显示,“渤海粮仓”工程实施5年来,我省累计示范推广5197万亩,增粮47.6亿公斤,带动农民增收达109亿元。

  增粮引发“化学反应”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提速

  长期以来,守着环渤海地区的中低产田和盐碱地就意味着饿肚子,许多青壮年选择了外出打工。但随着“渤海粮仓”效益愈发显著,增粮引发的“化学反应”也不断显现。

  “过去没人愿意种地,亩产也就300来斤,种得多、赔得多,只有老人们舍不得土地撂荒才一年年地种着。”迟玉甲说,“现在用了‘渤海粮仓’的优质麦种,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亩产能到800多斤,种地总算也有了收入。”

  迟玉甲是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一分区北尚庄村的农民,也是村里的农机大户。近几年,他陆续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种新品种小麦,从耕到种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收入可观。“这不,我前两天刚收到今年的200多万元卖粮款,俩儿子也不用出去打工,就跟着我当职业农民。”

  口袋里有钱了,迟玉甲的脑筋也活了。他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农机培训,哪怕是自掏腰包也不愿错过一堂专家课。“专家们说,只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咱这盐碱地也能变成吨粮田,这话要搁5年前我肯定不信,可现在我服了。”

  “渤海粮仓”实施5年来,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速。

  新探索已经有了成效。2015年,在南皮县沿正港路两侧区域,西起刘八里乡、东至乌马营镇,一座规划面积约27万亩的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开建。按规划,它的核心区将着力“两园、三区、两网、一线”布局,重点发展良种种业、高效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四大产业。

  “两园,就是以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园和以南皮乌马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聚园;三区,即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区、粮食作物增产增效种植区、畜禽生态养殖区;两网,为水资源调控网和农业信息网;一线,就是休闲农业文化观光旅游线。”孙宏勇介绍说。

  在孙宏勇看来,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区,这既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转型,也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日渐明显。“通过园区建设,有利于集中示范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技术,解决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约束,推动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提升。”

  如今,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即将迎来全面验收。数据显示,2017年,在“渤海粮仓”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园区核心区年产值达38.9亿元;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28元;辐射带动农民就业12万人。

  “渤海粮仓”不仅种活了一片地,更盘活了一座城。

关键词:渤海粮仓,科技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