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我不是药神》引发讨论:天价抗癌药降价不再是梦想!

来源: 长城网综合  谢泽希
2018-07-18 17:46:57
分享:

  近日,影片《我不是药神》上映一周票房就突破10亿,电影引发的话题更持续发酵。电影中抗癌群体面对天价药的无助感,对大众来说是“催泪弹”,而在医药界看来,影片涉及的新药研发、专利药制度、创新药和仿制药等等多个话题,远比电影谈到的要复杂许多倍。然而,无论是否存在逻辑硬伤,电影里的原型“格列卫事件”过后多年,新的“格列卫事件”如今仍在上演。天价抗癌药能否进一步降价,成为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

《我不是药神》预告片

《我不是药神》剧照

  现状:吃不起的抗癌药

  《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原型来自当年轰动一时的印度抗癌药代购案主角陆勇。不同的是,影片中的药贩子程勇最后被判刑五年,现实中的陆勇是慢粒白血病病人,最终结果是无罪释放。

《我不是药神》剧照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也很无奈,药价太贵,现在还是有很多病人在吃代购药,甚至吃原料药粉。”对于《我不是药神》中反映的现状,一位从事肿瘤治疗工作超过30年的资深教授如此感叹。“我不会推荐病人去买代购药,但却无法拒绝这样的做法,谁都无权剥夺别人求生的权利。”这位教授告诉记者。以去年新上市的肺癌靶向药奥希替尼为例,一个月用药需要5万多元,尽管有慈善赠药,也要自费4个月才能满足赠药条件,“10个病人中有9个在吃药粉,甚至早在国内上市之前,就有神通广大的病人已经找到原料药的渠道。”

  不解:抗癌药价格为何这么高?

       1、研制费用高专利价格贵

  实际上,研究一款新药,尤其是像格列卫这种对控制白血病有显著作用的药,通常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巨额的资金↓↓

  一款好药的诞生,更像是“十年磨一剑”的过程。药企投入巨额经费,研究者夜以继日地工作,如此往复,人类才战胜了一个个疑难杂症,越来越多的绝症有了“救命药”。

  以格列卫为例,从发现靶点到获批上市,这款药耗费了约50年,制药企业诺华投资超过50亿美元,成就了数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还催生了不少医学上的重大发现。

  为了有动力和资金基础去研发下一款药品,药企必须要在专利期内把专利卖出高价,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根据相关法规,专利药存在保护期限,只要期限一过,仿制药就可以合法生产。这样一来,“正版药”价格将遭遇“断崖式跌落”,也就不再能为药企赚大钱了。所以说,只要一种药物在专利期内,大部分国家的患者都吃不到便宜药。

       2、经手渠道多

  一盒药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里,有层层的代理关系,如省代理给市代理,市代理给医院等等。由于每一层都要有自己的利润空间,药价会被进一步提高。

       3、抗癌药进入“靶向药时代”

  近年来,在癌症这样的大病治疗中,靶向药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靶向药能够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在提高药效的同时能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在2017年全球抗癌药销售额前10位中,靶向药可以说是强势“霸榜”↓↓

  不过,在治疗效果好的同时,靶向药价格也相当高↓↓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抗癌药的药费也就成了很多患者家庭的沉重负担。

  探究:“仿制药”怎么就这么便宜?

  什么是“仿制药”

  仿制药会不会像山寨产品一样,存在质量隐患呢?

  在多数国家,仿制药上市标准是非常高的。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仿制药必须和它仿的专利药在“有效成分、剂量、安全性、效力、作用(包括副作用)以及针对的疾病上都完全相同”。

  印度正规的格列卫仿制药就和瑞士诺华的格列卫专利药效力基本相同,格列卫仿制药的效果也经过了无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测试。

  同样的效果,极低的价格,这便是仿制药的“功劳”。

  行动:如何让抗癌药降价

  近年以来,剑指天价抗癌药的措施不断。其中以零关税和降低增值税最为直观和显眼。今年5月1日起,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抗癌药的增值税降低到3%。在此之前,我国对于进口药品的最惠国税率在3%-6%之间,而药品增值税普通税率为16%。舆论普遍认为,这两项税率的降低,将为抗癌药价格带来约20%的降幅,减轻癌症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记者从多家跨国药企了解到,降税之后未能立刻带来降价,涉及多个环节。例如要先销售存货等。税务资深人士也指出,降低增值税如果以简易税法计算,中间流通环节越多,实际带来的减税效果越低,并不能带来终端的直接受益。

  在业界看来,相对于降税的杯水车薪,谈判或许是更好的降价方式。从5月1日起,政府多招齐发剑指天价抗癌药,其中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和采购;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成为业界期待的“大招”。

   出路:推动抗癌药降价,我们在路上!

   医保局开展专项谈判

  记者7月13日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国家医保局将开展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

  一段时间以来,抗癌药短缺、价格昂贵等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就此回应说,在抗癌药方面,目前绝大多数临床常用、疗效确切的药品都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特别是2017年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又纳入了15个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癌症治疗药品,如赫赛汀、美罗华、万珂等,通过谈判降价及医保报销的双重效应,患者个人负担大大减轻。

  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抗癌药降税的后续措施,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创新药和仿制药有望并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指出,目前在我国肿瘤药市场中,具有较好疗效的药品大多被进口药企垄断。要想真正从根本上降低药价,关键在于提升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

  有分析认为,国内药企近年来虽然也在加大抗癌药的研发力度,但成效不佳,仿制药生产能力有限。这导致外企在中国癌症药品市场缺乏竞争对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昂贵的价格。

  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真正降低老百姓医疗费用,需要做强国产药,可以从发展仿制药开始,鼓励国内企业“对标”国际企业。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已开始启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督促仿制药与国际标准“对标”,以实现进口原研药的国产替代,降低国民医药费用。今年年初,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首批17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规格目录。专家表示,这为中国仿制药达到国际主流药品市场的药品质量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标准,对满足公众用药的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大意义。

  脚步:获总理批示,希望就在前方

  李克强总理近日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

  今年4月和6月,李克强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会议决定,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方式,并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对创新化学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质量监管。“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了价不降。”总理说,“必须多措并举打通中间环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

  在今年4月的一次基层考察中,李克强还专程来到一家外资药企,以将药品纳入医保、实施政府采购等方式,希望该药企生产的抗癌药等重大疾病药品价格能够更加优惠公道。

  “现在谁家里一旦有个癌症病人,全家都会倾其所有,甚至整个家族都需施以援手。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总理说,“要尽最大力量,救治患者并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李克强明确要求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提速”:“对癌症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影片《我不是药神》讲述患病群体用药难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讨论后,李克强特别批示有关部门,要“急群众所急”,推动相关措施加快落到实处。

  (长城24小时客户端据中国政府网、新华社、南方网、凤凰网等综合)

关键词:抗癌药、降价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