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7月31日讯(记者 刘澜澜 胥文燕)47岁的谢致是一名资深的戏迷。受父母影响,他从小就喜欢听戏。在他的家里,不仅有“戏匣子”半导体收音机,磁带、光盘,还有一个个手写的剧本,这些充满回忆的“老古董”,也在为我们讲述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化。
谢致向记者介绍当时听戏的录音机。记者 胥文燕 摄
谢致留存的戏曲光碟。记者 胥文燕 摄
从大喇叭到“戏匣子”
谢致出生于1972年,在他的印象里,他的父母很喜欢听戏,最喜欢的是河北梆子。耳濡目染,慢慢地他也爱上了这种高亢的腔调,成为了一名“小戏迷”。
“我记得在我6、7岁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一开始播放戏曲,我就不走了,得站在那儿把戏听完,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的样板戏《龙江颂》。”谢致回忆,“当时我们村子里有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成立了文化站,邀请专业演员到我们村里面指导排戏,那时候我一放学就会到文化站去看他们排戏。小时候村子里会办庙会,会有专业剧团来演出,我们一群小孩子会跟着他们跑一个台口又一个台口,直到全部演完。”
“当时收音机里没有别的节目,都是戏曲,所以当时人们也管它叫戏匣子。”在谢致十几岁的时候,他常用半导体收音机听戏。1985年,十四岁谢致第一次走进剧场看戏。“我还记得当时看的那个戏是豫剧的《泪洒相思地》,这部剧非常的感人,我整场都是哭着看下来的,从那以后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谢致说。
从听戏到唱戏
1988年,谢致到石家庄读书,因为他就读的学校离石家庄丝弦剧团比较近,他经常到剧团里观看演员排戏。“那时候专业院团的演员下基层演出有很多,基本每周都会有,我就经常回到剧场里面买票看演出。”谢智表示。
“那时候有了录音机,我们自己听戏就买磁带,用盒带听。我当时为了学戏、听戏,用坏了两台录音机。”谢致说。
在谢致家里,有一大抽屉的磁带和光盘,这些都是他保留下来的“古董”。“有了DVD以后我就开始用光盘了,后来电视台又有了戏曲频道,我们听戏的方式就更多了。”谢致告诉记者。
除了听戏,谢致说,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时候,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家越来越开放了,人们会到公园里去唱戏,吊嗓子。“那时候我们几个喜欢河北梆子的戏迷就组织到一起,组成一个‘票房’,没事就一起活动,我们这个‘票房’前前后后活动了好几年。”
时间进入到2000年,电视戏曲综艺节目的兴起也为谢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他先后参与了河南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多档戏曲节目的录制,成为了一个知名的戏曲“票友”。
网络促进戏曲文化发展
在谢致的手机里,安装着专门用来听戏的软件,在这个软件里他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和戏曲有关的信息,欣赏他所喜欢的戏曲。
“微信,QQ等通讯工具方便了我们跟各地戏迷之间的交流,专业演员跟普通戏迷的互动也更多了。”谢致说。
“前几年我们演出,因为伴奏带不好找,我们都得请专业的人到现场伴奏,而现在演出,网上的伴奏带应有尽有,方便了很多。”谢致告诉记者,“现在剧场里的戏剧演出也越来越精致了,灯光、舞美等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让现在的戏曲表演越来越受大家欢迎。”
除了这些,谢致还表示,河北省的文化惠民政策也让戏迷票友获得了实惠,用惠民卡去看演出可以省下不少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在石家庄,全国各地哪里有精彩的演出都可以去看,十分方便。
从最初的“大喇叭”到现在的“互联网”,四十年来,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好的条件去追求更丰富的精神享受,感受更精彩的艺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