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杨日明 常素莉 冯立华)“在校教师从61名发展到176名,在校学生从1000名发展到3600多名。赞皇二中过去中考在全县倒数,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结对帮扶以来,重点上线人数和普高上线人数均跨居全县第一,赞皇县中考第一名在我校诞生。”近日,记者刚到赞皇二中,校长焦立杰就满怀激动地介绍起来。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石外集团连续四年来开展的教育帮扶行动。从2014年开始,石外集团主动担当优质学校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与石家庄市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赞皇县、井陉县、元氏县6个山区县12所中小学结对帮扶,17903名“太行娃”受益,为乡村人才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暑假里,孙亚倩老师辅导山区学生们学习。冯立华 摄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让山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
巍巍太行,重峦叠嶂,这从未阻断“太行娃”走出大山的愿望。大山之外,有着20年成功发展经验的石外集团,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自身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自觉投身于脱贫攻坚主战场,探索出了一套致力于教育扶贫、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石外集团研究制定了十年帮扶计划,从2014年开始,集团连续四年为12所山区学校送来帮扶“大礼包”,相继启动实施了校长素质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职业规划脱贫工程等“九大帮扶工程”。通过稳定的帮扶机制,对帮扶学校进行全面提升。
今年6月29日,由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组织的四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来到赞皇县野草湾中心小学,就校园文化建设为该小学“诊脉”。这也是石外集团持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助力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
“经过专家指点,我们打造山区教育精品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路径更清晰了。有了石外集团的帮扶,我们这个山区学校不仅提升了办学质量,办学理念也更先进了。”野草湾中心小学校长韩月明说。
专家团在一周的时间内连续走访了石外集团帮扶的12所学校,他们将汇总调研成果,最后形成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考察指导报告。“开展教育扶贫,石外集团要扎扎实实把12所山区学校打造成当地一流的学校,让贫困的‘太行娃’能够享受到与省会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石外集团党委书记强新志说。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石外集团还将丰富的国际资源面向12所山区学校全部开放,让12所山区学校开始与国际接轨,融入全球化教育的时代潮流。每年暑假,组织山区教师到石外集团集中培训,参加全球基础教育研究联盟举办的学生夏令营,1000多名山区教师进入国外一线优秀教师的课堂,观摩体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最终,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更多的山区孩子。目前,6个山区县31个乡镇700个村的17903名山区学生已经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帮扶学校、学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2017年,帮扶学校中有五所山区中学的普高率均达到45%以上,平山二中的普高率高达48.85%,大批山区贫困学生通过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强新志介绍,这在当地是破纪录的成绩。
石外集团外教Daniel到井陉障城中学教学生们英语。石外集团供图
增强“造血”能力,培养山区好校长、好教师
“跟随石外集团一起到英国、美国、加拿大考察学习外国的教育教学发展情况,我都是带着思考去,带着知识回。考察回来后,我也在学校谋划成立一些社团、设置一些动手能力强的课程,让孩子们一朝学习终身受用,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焦立杰称。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四年来,石外集团组织山区学校校长和管理干部开展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的培训累计882人次;组织山区校长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友好学校和深圳、重庆、北京等国内学校考察学习累计91人次;每年10月组织山区校长、教师参加全球基础教育研究联盟大会,连续四年有500余位来自山区的校长和教师聆听了145位国外校长的专题报告……一系列的活动开拓了校长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办学理念。如今,帮扶学校校长素质明显提升,行唐实验中学李志校长2016年荣获石家庄市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赞皇二中焦立杰校长2017年被评为河北省第四批骨干校长。
石外集团组织的四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来到赞皇二中,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指导。冯立华 摄
贫困地区尤其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高贫困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一线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齐婧贤是赞皇县第二中学七年级的英语老师,她口中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师傅——石外教师李玲。与李玲师徒结对一年来,齐婧贤感触很深:“李老师指导我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用专业引领,为我指明方向。”齐婧贤说。
“提升山区学校教师的素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李红霞介绍,集团制定了山区学校“百名种子教师”三年培养计划,山区12所学校从900多名教师中精心挑选出140名种子教师与石外集团的培养导师建立“一对一”、“导师制”的同伴互助模式。截至目前,石外集团对这些山区学校的校长管理培训达到882人次,教师集中培训2961人次、培训总课时累计14.33万节次,教育扶贫行程已经累计13.33万公里,打造了一只扎根贫困地区、扎根农村、服务困难群众的优秀人才团队。
“帮扶的过程中,我们也被山区老师、孩子坚韧不拔、勇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决心所感染。帮扶是相互的,这样的精神也激励我们一定把教育扶贫的事业做得更好!”石外集团帮扶教师李玲说。记者了解到,石外集团的近千名干部和教师几乎都有山区支教的经历,石外集团的418名党员干部、党员教师积极开展志愿行动,教育扶贫内生动力源源不绝,不断增强。
丹麦乐音高中师生到元氏七中和学生们一起学竹竿舞。石外集团供图
帮到点子上,激发山里娃从小立志成才的信心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教育扶贫就是要帮助山区孩子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从小唤起他们靠自己努力成才的斗志和决心。石外集团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
作为野草湾中心小学的学生,李平顺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6月29日,39度高温,记者随野草湾中心小学陈晓萌老师来到李平顺家。尽管刚刚放了暑假,12岁的李平顺并没有去疯玩,而是自觉和同学们聚在一起学英语。“学习好了,知识多了,本领更大了,就能帮家里脱贫了。”李平顺俨然已是“小大人”的模样。
“以前这孩子内向不爱说话,石外的老师们来学校上过几次课后,孩子变化明显,开朗了、更努力了,也更自信了。”陈晓萌说。
石外集团倡导的学校文化建设、丰富课程活动、创建文明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培育了被帮扶学校的一种精神,明确了一种价值取向,树立了一种信念,激发了一种内动力,山区学校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帮到了点子上,扶到了关键处。“看到孩子这不服输的劲头,俺们大人心里也觉得有奔头。”李平顺的奶奶告诉记者。
良好的校风带动纯朴、坚韧的村风、民风,收到了“培养一个、带动一家、辐射一片”的效果。像李平顺一样,更多山区贫困生将自强的种子深深埋在心里,他们像小草一样顽强,一条成才之路正向他们铺展开来。
“只有让山区学生从小树立‘教育改变人生,教育改变家庭’的脱贫梦想,他们将来才能学业有成走出大山,事业有成回报大山,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最终通过人才振兴实现扶贫发展大业。”李红霞说。
记者还了解到,根据省文明委的部署和推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教育扶贫行列。这必将点燃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心灵火种,激发他们立志成才的信心,最终凝聚起摆脱贫困、实现振兴的强大力量。
采访手记
汇聚教育扶贫乡村人才振兴的强大力量
乡村人才振兴的短板是乡村教育,乡村教育中的短板是山区教育。聚焦精准脱贫主战场,该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激发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道教育精准扶贫的难题,正在被石外集团破解,石外集团也因此创造了教育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石家庄拥有17个县市区,其中行唐、灵寿、平山、井陉、元氏、赞皇6个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山峰连绵,那里教育更显薄弱。得益于石外集团教育扶贫新模式,12所山区学校17903名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迎来了巨大的改变。
石外集团“履行社会责任、实施教育扶贫”的探索实践是我省精神文明战线主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一支志愿军,石外集团给予大山深处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是教育,是知识,是信心,是希望,可谓是帮到了点子上,扶到了关键处。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如今,石外集团教育扶贫行程已经累计13.33万公里。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学校加入到教育扶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行列中来,汇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