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展茂光
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如何推动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全省各地正在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对此,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老窝铺乡上窝铺村村民刘君利有着切身感受。
“以前交通闭塞,守着绿水青山,端着金饭碗,却吃不上饭;现在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从家门口过,我借光开起了农家院,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刘君利说,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一条风景道拓宽万家致富路。借助第三届省旅发大会,承德市建设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贯穿围场、丰宁两个深度贫困县,以旅游有效带动坝上2.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扶贫新模式新机制不断涌现,为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基础。
未贫先防,邯郸魏县设立精准防贫保险,动态监测“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两区同建,保定涞源县同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和产业园区,在县城和白石山两个大型安置区内投资5.29亿元,分别集中建设搬迁扶贫产业园区,增加就业岗位7000余个;
……
打好精准脱贫的硬仗——去年12月24日召开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打好六场硬仗”,“精准脱贫的硬仗”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人口增收等目标,切实摸清底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等,全面提升贫困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水平,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努力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责任落实体系。我省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责任;建立县乡党委书记“擂台赛”制度,省级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县(市、区)委书记“擂台赛”,县级每月举办一次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建立领导干部包联制度;落实贫困县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制度。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2018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0.4亿元,较上年增长306%,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别较上年增长24.5%、43.9%。
聚力攻克“坚中之坚”。在全国率先启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关于重点支持张承坝上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推进方案》《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2018年到2020年,省财政对10个深度贫困县每年分别单独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今年已下达10个深度贫困县省以上财政资金98.2亿元,较上年增长9.6%。
扎实推进精准施策。突出产业就业科技扶贫,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光伏、旅游、家庭手工业、电商等特色产业,带动46.8万贫困户增收;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规划建设的372个集中安置项目,已开工371个,交付使用134个,累计入住68682人,配套建设产业园区或产业项目360个。
保障政策落地生效。建立农村低保线动态调整机制,2018年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建立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报销服务,惠及全省43万贫困患者;加大教育扶贫力度,2018年春季学期,全省“三免一助”政策共惠及建档立卡学生7万人。
全力以赴抓好整改。我省深入抓好国家扶贫成效考核反馈意见问题的整改落实,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督导考核问责。国家考核指出的24项76个问题、省自查发现的26项89个问题,已全部整改。
日前召开的国家扶贫成效考核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到今年年底,2018年度国家扶贫成效考核进入“好”或“较好”行列;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184.3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从省扶贫办获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认真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强化政策保障,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