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长城评论】资费套餐越换越贵,“惠民”咋成了“坑民”?

来源: 长城网  陆玄同
2018-08-10 09:13:39
分享:

  随着流量不清零、取消漫游费等惠民举措在强压下推出,不情愿的运营商在提供优惠资费套餐时,玩起了“套路”,使提速降费成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实”的“空头支票”。

  据新华社报道,龙先生在北京使用的“129元本地不限量套餐”在广州“水土不服”了,咨询运营商后,对方建议他改用“199元全国不限量套餐”。感觉越换越贵的龙先生拒绝后跟同事嘀咕了自己的遭遇,同事表示,其可办理“19元月租套餐”。面对巨大的节省空间,龙先生致电移动客服要求更换19元套餐,在遭受客服种种“威逼利诱”后,最终完成了套餐更改。果然,龙先生现在每月的通信费用降低到55元左右。

  明明可以给消费者实惠,运营商却偏偏不作为。套餐越换越贵的背后是商家越来越黑,一场“惠民”的提速降费,硬生生被运营商玩出了“偷天换日”的“坑民”既视感。

图/视觉中国

  虽说资本是逐利的,但资本的掌控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政府三番五次的要求提速降费,媒体一遍又一遍督促尽快落实,老百姓也心心念念地期盼得到更多实惠,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提速降费却是一个坑。以致有人说,走过最长的路,就是运营商的套路。与背地里玩阴谋不同的是,三大运营商玩的是阳谋,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让消费者自己计算,但不懂规则的消费者往往被算计。

  “机关重重”的套餐背后不仅是运营商的心机,还有其对社会责任的漠视。他们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复杂冗杂的规则运算给消费者造成心理压力,迫使消费者按照自己设想的套路走。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运营商们最卑劣的手段。而消费者想要享受到降费实惠,就必须弄通他们的算法,这种基于强盗逻辑的巧取豪夺充满了不公平,同时也反映出电信部门对于运营商的监管监督并不扎实。

  除了这种用在表面上的“套路”,还有藏在“深闺”里的降费。关于降费的理解,运营商跟消费者玩起了阅读理解。作为用户,我们所理解的“降费”是直接降低通信支出,而运营商则通常将“降费”理解为降低单价。前者可能导致行业收入负增长,后者则可能会让用户感受不到实惠。但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有解的,双方实现共赢的方式就是薄利多销。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已达4.5万亿元,占最终消费支出的10%。“互联网+”与更多传统消费领域加速渗透融合,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等新兴消费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流量是刚需,只有降低费用才能拉动更多消费。换句话说,谁能让用户感受到更实惠的服务,谁就能在这场提速降费博弈中获胜。

  运营商提速降费,“提”的其实是企业竞争力,“降”的是社会总成本。如果消费者体验不到实惠,也看不到运营商的诚意,无疑会在这个“空头支票”面前觉得被耍弄。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心不可失,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亦如此。繁复的花样玩完之后,也该让用户们吃颗糖了。

  在一个强调共赢的生存空间里,一味地“套路”消费者,就是在作死。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新秀企业,终归有一天会让这些“铁公鸡”们自己拔自己的毛。

  但眼下最要紧的是,这个支票到底该谁来兑现?除了再次要求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督促运营商诚信经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毕竟提速降费喊了几年了,运营商们也是年年斩钉截铁地表态,最终却是忽悠一阵是一阵。

  面对运营商的无赖戏法,有关方面应当制定相关规定进行约束,以确保民生实惠落到实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增强。(陆玄同)

关键词:不限量套餐,运营商,民生实惠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