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经济观察】京津冀三地“一盘棋” 构造新产业生态系统
——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观察

来源: 长城网  冯立华
2018-08-24 23:38:59
分享:

  长城网8月24日讯(见习记者 冯立华)京张数坝、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曹妃甸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滦南(北京)大健康和深州(北京)家具产业园……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批京津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蓬勃兴起,构建起京津冀产业空间新格局。

  8月22日,由河北省工信厅联合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北京市经信委、天津市工信委共同举办的“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启动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与会的政、产、研、学、经等各方深入交流,探讨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新思路、新趋势和实现路径。

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冯立华 摄

  实效——

  发展动能悄然转换    迈向高质量发展

  沧州市高新区京津冀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项目、北京(深州)家具产业园项目、天津新兴燃气与唐山旭华科技合作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项目、中展集团(唐山)会展产业园项目……在“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启动仪式上,共促成10个项目签约,签约项目总金额99.82亿元。

  数字为证,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见到实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龚晓峰介绍,近年来,河北累计承接京津项目近16000个、总投资超过14000亿元。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不少京津的企业看中了河北的机会,纷纷带着项目来到会场,“希望投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工作中来,对接河北环保、新能源产业、城市相关配套服务、基础民生等项目。”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京津冀环保新能源项目的总经理宫轶称。

  河北是工业大省,工业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六位。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痛点。龚晓峰指出,与京津相比,河北还有很大差距,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怎样减少痛点?龚晓峰提出了京津冀产业链协同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机会的过程,缩小产业发展差距的过程就是挖掘潜力的过程,开展区域对接合作的过程就是培育市场的过程。

  

启动仪式上,京津冀有10个项目签约,签约项目总金额99.82亿元。冯立华 摄

       路径——

  精准打造承接平台    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

  “一直想有机会,能够和河北精准对接。”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郎聪表示,武清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基础,明确了高端制造业、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定位。“今年以来,我们和河北省的一些职能部门、组织机构,保持着高频繁的对接”。

  向河北抛来橄榄枝的,远不止武清一地。“除了看重精准对接平台,我还看重河北的营商环境。”北京恒通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俊称,他感受到了河北的诚意。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下大力优化政策环境,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对从北京、天津转移到河北的项目,在项目审批、用地、服务等方面,“一事一策”“一企一策”,“走出去,沉下去,贴上去”主动为企业服务。“建立了一个好机制、搭建了一批好平台、承接了一批好项目。”龚晓峰用“三好”总结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结硕果,与会嘉宾共享发展成果。冯立华 摄

        京津冀产业转移升级的新号角已吹响,省工信厅副厅长段润保说:“分行业、分主题举办对接活动体现的就是‘精准’二字”,他介绍,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采取“1+N”的组织形式举办。“1”是指本次启动仪式,“N”是指启动仪式活动结束后,陆续在廊坊市举办的2018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对接活动、在承德市举办的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接交流活动等8场左右专题对接活动。

  龚晓峰表示,河北要通过精准对接平台,按照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围绕各自产业发展的需求,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提升质量效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间产业、技术、人才、资本有序合理流动,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容城服装研究基地,引人驻足参观。冯立华 摄

  趋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再造新产业生态系统

  “再造一个新产业生态系统”,在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提到,这个新产业生态系统与原有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别是,京津冀三地工业资源配置更科学,产业价值链分工更合理,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增长方式从劳动力和物质要素总量投入驱动主导转向知识和技能等创新要素驱动主导。

  黄群慧深入浅出地谈到,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过剩产业“去产能”,还是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无论是利用金融创新“去杠杆”,还是同降低工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物流成本等各方面“降成本”,以及发展先进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补短板”,都要在京津冀三地统一协调,三地“一盘棋”,整体作为一个产业生态系统考虑和规划。

  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如何构建?黄群慧道出了这样一幅图景:“从积极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入手,然后推进三地产业对接和生态环境保护,最终构造一个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同时,他提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不是京、津落后产能向河北的转移,而是三地分工合作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必须加强产业公地的培育,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产业链分工上,北京应定位于总部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和现代母工厂的集聚区;天津应定位于总装制造基地;河北应定位于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

  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空间格局和平台载体越来越清晰。龚晓峰真诚邀请各位企业家来河北发展,“我们将采取‘保姆式’‘专业化’‘精准化’服务,确保产业转移接得住,落地企业过得好。"

关键词:京津冀 产业转移 工信厅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