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保定野三坡景区旅游扶贫助力村民生活“火”起来

来源: 长城网  路娟 周亚彬 李艮春
2018-09-03 21:20:26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路娟 周亚彬 李艮春)野三坡位于河北保定市涞水县,风景优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涞水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村民们搭上了脱贫致富的“旅游车”。

   景区带村齐脱贫

  野三坡位于涞水县境内的太行山,北京西南100公里处。2012年,野三坡遭遇水灾。灾后重建以来,野三坡驶入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借着河北省首届旅发大会的东风,野三坡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这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自然山水景观,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周边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野三坡景区游人如织。记者 路娟 摄

  野三坡火了,但涞水县村民的生活却“火”不起来。为改善村民生活,经过探索,景区带村逐渐在涞水县推广起来。

  晋合平是保定三坡镇南峪村的一个贫困户,上有生病的婆婆,下有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年轻时和丈夫一起在北京打工。如今是南峪村高端民宿的“管家”。这个所谓的“管家”就是接待京津冀等外来游客、烹制当地特色民餐、负责清洁保洁工作的服务人员。

民宿“管家”晋合平。记者 路娟 摄

  晋合平说,每月保底工资是1950元,然后根据接待游客多少拿绩效,旺季的话,每月都能挣到3000多元。“不出村就能挣到工资,比外出打工都强,一年挣3万块钱左右,还能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

  南峪村紧邻野三坡高速口。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从2016年开始,南峪村利用村里闲置的旧民居,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打造高端民宿,作为村里脱贫的支柱产业。2017年,合作社普通成员每人分红500元,贫困户每人分红1000元。

南裕村高端民宿。记者 路娟 摄

  南峪村党支部书记段春亭说,现在正在建设8套高端民宿,预计9月底5套民宿将投入使用,未来三年,南峪村将打造完成60多套高端民宿。

  与南峪村不同的是,都衙村的水上漂流项目则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发展。2014年,都衙村的水上漂流项目开始营业,村里原本有30多家农家乐增加到50多家,每户农家乐能挣到2万元,村民夏季开农家乐,剩余时间出去打工。

  水上漂流项目除了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也解决了一些村民就业问题,67岁的晋国丛就是其中的一个。晋国丛是一个贫困户,老伴患病去世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以前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村里有了水上漂流项目后,为了照顾贫困户,晋国丛优先上了岗,每天100元,每月至少挣一千多元,让他很知足。“岁数大了也不好找工作了,有了这个水上漂流项目,自己又增加一份收入,挺好的。”晋国丛说。

贫困户晋国丛。记者 路娟 摄

  野三坡景区管委会驻都衙村工作队队长曾建明说,都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6户,水上漂流项目为十几个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

  能人致富不忘乡亲

  44岁的张翔是保定市九龙镇大龙门村人,曾是张家口市宣化区的一名小学老师。一次偶然的回乡,张翔看到漫山遍野的杏树,无人管理只是靠天收。这一情景刺激了他,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看着满树的果实都烂在树上,挺可惜的,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剩下的老人也管理不好果树。”张翔说。2015年3月,张翔在认真考察市场的行情后,成立了河北省龙云岭食品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2015年底公司已经盈利。

  张翔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他没有忘记乡亲。张翔说,收购贫困户杏核每公斤高出市场价一元,贫困户加工费每公斤高出正常劳动力2毛钱,仅加工费贫困户每月就有1200元的收入。“我们这个杏核都是靠人工去开口的,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天能加工50公斤,一公斤加工费一块钱。种植园区的贫困户,一般在60岁以上,除草、摘杏,大概一天一百块钱。”

贫困户在龙云岭公司摘杏。记者 路娟 摄

  2016年,龙云岭公司被县、镇确定为乡级扶贫产业平台,政府按照每名贫困人口5000元,将197.5万元扶贫基金注入平台,通过“政府+公司+平台+农户”模式,2016年底九龙镇395名贫困群众分红23.7万元,每人分红600元。

  除了收购当地的杏扁,张翔还到其中口乡、赵各庄镇收购,解决了其它偏远乡镇的杏扁销路问题。

  如今,龙云岭公司拥有核心内部林业基地5000余亩,是年产值4500万元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每年从果实的采摘到加工杏核,解决了当地1000多名农民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涞水县旅游扶贫初步形成以南峪、计鹿村为代表的工商资本带动模式,以北峪塔村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带动模式,以龙云岭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等6种模式。实施了景区带村“七带”和能人带户“四带”等举措,即以资产平台带村、以旅游规划带村、以旅游布局带村、以基础设施带村、以旅游业态带村、以旅游技能带村、以旅游营销带村;法人带、回乡创业带、先富群体带、党员带。

  野三坡景区管委会主任马树起告诉记者,通过“双带”,野三坡景区成立了23家旅游扶贫合作社,新建或改建了800家旅游农家院,辐射带动的贫困村由33个增加到71个,带动贫困人口1万多人。

关键词:脱贫攻坚,旅游扶贫,野三坡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