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重阳精神丨无惧岁月的他们是最值得敬重的长者

来源: 长城网综合  林墨
2018-10-17 08:56:58
分享:

  导语:最近,很多人被一个视频惹哭了!这段视频主人公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视频中的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却仍坐在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仅6分钟的视频,被网友点赞超过284万次,而在此之前,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

  他是将军,是院士。他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52年,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

  他先后培养了23名博士、硕士,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是荒漠里静静绽放的马兰花,是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一个战士最后的冲锋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医生建议立即做手术,而他关心的却是:手术后能不能工作?当医生说不能时,他毅然放弃了治疗。

  5月26日,生命进入倒计时!病情恶化的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拉着医生的手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在这里我无法工作,请把我转回普通病房。”在普通病房里,他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吃力地挪动着手中的鼠标,显示屏上出现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他最后的嘱托。

  他的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以及学生的毕业论文,每一件都只有他才能整理。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完成!亲人、朋友、学生、同事赶到医院看望,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5月31日,已经极度虚弱的林俊德,9次要求、请求甚至哀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家人不忍心他最后的愿望都不被满足。他才终于又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后一次的冲锋。

  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视线也渐渐变得模糊,他几次问女儿:“我的眼镜在哪儿?”女儿说:“戴着呢。”看到这一幕,很多人忍不住痛哭起来,因为怕他听到,只能使劲捂着嘴巴。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老伴儿轻声劝道: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他则回答:“坐着休息,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两个小时后,他再也撑不住了!医护人员将他扶回病床,他很快陷入了昏迷。在半昏半醒中,他反复叮咛学生和家人,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整理时要注意保密……老伴儿紧紧握着他的手,贴在他耳边说:“老林啊,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

  5个小时后,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从罗布泊的荒原戈壁转战到医院病房这个特殊战场,完成了一名国防科技战士最后的冲锋。

  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林俊德生前最后的视频画面,284万人点赞、7万人留言、近10万人转发。截至目前,是人民日报抖音号点赞数最高的短视频。

  隐姓埋名,52年坚守罗布泊

  林俊德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4个月前,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

  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

  他希望活得有质量,说不要勉强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手术。与其治疗后卧床不起,不如最后还能争点时间。他是闽南人,现在这个劲头,就像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西出阳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几十年,一样倔强。

  同事、学生、朋友、亲人赶到医院看望他,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即使从闽南山区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插着管子工作没有效率,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他是癌症晚期,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半小时过去,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几次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忍不住跑出去痛哭起来,怕他听到,还要使劲捂着嘴巴呜呜地哭。

  他又接着工作了1小时。最后的5个小时里,他陷入了昏迷,但不时又能听到他在嘴里念“ABCD”“1234”,这些都是他在电脑里给文件夹排的次序。

  老伴黄建琴紧紧攥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

  5月31日20时15分,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他没做完他的工作,这几天他在电脑上列了个提纲敲敲打打,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

  医院科室主任张利华,54岁,扑通跪了下来,对着床头说,“林院士您安心地走,剩下的工作我们后人会接着完成。”张利华看了30多年的病人,像这样面对自己生死的,是第一次见到。

  得知他的离去,“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94岁的程开甲写来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他早早跟老伴安排了三个遗愿: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他埋在马兰。最后一个,他也在病床上哑着声音和基地的司令员说过,算是他的一个要求。司令员听完转身,泪打湿了满脸。

  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人人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

  这个季节,马兰小院里的草长高了,杏也熟了,正等着他回去。他说过,院子里的草不要拔,让它们自由生长,戈壁滩长草不容易。

  创造了马兰精神、见惯了英雄的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她是“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中唯一的中国人

  她无惧岁月,只怕自己还有太多来不及做的事情。

      3月22日,全世界最顶尖的5位女科学家,在法国巴黎被颁发了一座颇具分量的大奖: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在这5位女科学家中,有一位面容慈祥、头发乌黑的中国女性。她微笑着上台领奖并致辞。

  她5分钟的演讲中,同时出现了5种语言:法语、英语、汉语、俄语、瑞典语……演讲字字珠玑,台下掌声雷动。她就是蜚声海内外的古生物学家:张弥曼。

  在国内,说起中国当代女科学家,许多人都只讲得出屠呦呦女士——还是多亏了诺贝尔奖的知名度。而张弥曼这样的超级女神,取得的成就足以令我们骄傲,却没多少人认识,真是太遗憾了。

  张弥曼自带传奇属性的简历,截取一段大家感受一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1996年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

   1997年被选为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

   2011年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2018年被授予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看完不禁感叹:这闪闪发光的荣耀,光辉充实的人生……这是比当下太多明星都更值得推崇的偶像啊!张弥曼这次获奖,是该奖项首次授予古生物学家。所以这座奖杯,不但对张弥曼女士是莫大的肯定,而且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古生物学领域来说,都意义深远。

  不可否认,在科学领域,依然存在着性别的“玻璃天花板”。所以张弥曼、屠呦呦这样杰出的顶尖女科学家,更加值得我们骄傲——感谢她们扛住了所有的压力与艰难,把自己活成了最精彩的传奇。

  可爱又谦逊的古生物学家

  如果没有从事古生物学工作,张弥曼可能会受到在医学院工作的父亲的影响,成为一名医生。

  而她报考大学时,中国的工业化迈进正需要大量地质人才,刘少奇同志呼吁年轻人:“地质是工业的尖兵。”就这样,立志报效祖国的张弥曼改变了初衷,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被分配到了她完全“一无所知”的古生物系。

  对于投身科学的张弥曼来说,她无惧岁月,只怕自己还有太多来不及做的事情。70岁的她,还亲自参与了青海野外考察和挖掘;如今82岁的她,还在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提到古生物学,我就会想起《老友记》中的Ross。这个最爱恐龙的古生物学博士,幽默又可爱。

  而张弥曼奶奶的可爱和有趣,丝毫不输Ross!你一定猜不到,她在大学时曾创下的一项纪录是什么:吃包子!

  在昌平龙山实习时,张弥曼一顿吃了14个包子,创下女生的最高记录。

  直到现在,这个位于国际顶尖位置的女科学家,依旧十分可爱:前两天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时,她发表完融汇5种语言的高大上演讲,就转身准备下台了,忘了拿奖杯……

  在张弥曼身上,除了“有趣”,还有一项高贵的美德:谦逊。她为人十分低调,不喜欢被采访,不喜欢被过多关注。

  2006年,国际领先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专门以两页的篇幅,刊登了介绍张弥曼的文章:《她迷上了化石》。被如此有影响的期刊专文介绍的科学家,可谓凤毛麟角了;但采访的记者戴尔顿却无奈地表示:采访进行得很不容易……

  原因是:“在采访过程中,当问及她的成就时,她总是避而不谈。”谦逊的张弥曼,面对赞誉,有时甚至会表现出无措。

      2011年,她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这项荣誉。《科学时报》记者托了关系才“出其不意”地跑去采访,而她一听到记者的祝贺,脸上就表现出“惶恐”。

  她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情真是很复杂,主要是觉得压力很大,我觉得我真是配不上这个荣誉。很多同行、学生都比我优秀,荣誉应该属于他们。”她的同事周志炎安慰她:“你就当自己是代表中国古生物学界,接受这个荣誉。”

  于是,张弥曼对记者特意强调:“我接受了这个说法,把这个荣誉当成是给中国古生物学界的共同荣誉。”

  为什么张弥曼如此谦逊?我想,原因大概是:她不屑于傲慢。比起骄傲自满,她还有太多想要去做的、有意义的事。

  2016年,张弥曼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张弥曼院士荣获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但在这之后,张弥曼主动将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交给年轻学者,自己转而投身少有人关注的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她解释说:“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取得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但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跟世界领先水平还差得远。”

  2018,我们继续向科学家致敬!

  王泽山出生于1935年,如今已经82岁高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他被称作“火药王”,研究火炸药60余年,先后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等3项世界性难题,把中国火炸药领域的整体实力提升到了世界前列。

王泽山院士在辽阳试验场。朱志飞摄

  王泽山出生于吉林,当时东北三省已被日军占领,生于战火年代,目睹家园沦陷,这样的经历告诉他,没有国家的强大,就没有个人的自由,于是他在心里埋下“救国图存”的种子。

  1954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王泽山,选择了其他同学都不愿意去的火炸药专业。他回忆报考原因时说:“既然是国家设立的,是国家需要的,都需要有人去做”。

  王泽山介绍,火炸药是火炮、火箭、导弹、航弹、鱼雷等火力打击武器的能源,把火炮弹丸发射出去、把火箭发射出去完成爆炸毁伤,就是靠火炸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火炸药,坦克就不能发射坦克弹,轰炸机、战斗机就成为废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泽山团队接连攻克难题,提高火炸药的含能性能。他们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三冠王”:

      凭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凭降低武器对环境温度敏感性这一尖端技术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凭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最后一项技术难题,王泽山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攻克,他开始这项研究时,已经61岁。

  王泽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家把(火炸药)这件任务交给我,我就要把这件事做好,给国家有所交代,如果国家给我的任务没有做好,我就会觉得耻辱。”

  “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王泽山说。

  如今,这位已培养出90多名弟子的“80后”院士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他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渴求的,也是人人有责,“正是这个信念始终支撑着我”。

  “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阻击传染病战场上的一线“老将军”侯云德

  侯云德1929年在江苏常州出生,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

  1955年,侯云德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七年制,1962年被原苏联医学科学院破格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后,他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等职。

90年代,侯云德院士在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门口留影

  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间,曾率先研发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应用于上千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

  此外,他率领团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重大传染病疫情。

  2009年,侯云德率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预,其中在疫苗方面“独具匠心”。

  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

  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剂、仅需注射1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2剂”的专家共识。

  第三方评估表明,得益于正确的甲流应对措施,中国减少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减少经济损失逾2000亿元人民币。

  在侯云德主导下,中国已建立“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实现了72小时内鉴定152种已知病毒、147种已知细菌以及新病原检测确认和筛查。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侯云德曾赋诗明志。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矗立在“病毒地狱”大门前,守护着万千黎民的安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多厉害?

  国家科学技术奖设有五个奖项,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能摘取这项桂冠者称得上是“万里挑一”。按照惯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

  根据2017年5月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总数稳中有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二等奖146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自2000年奖项正式设立到现在,已经有29位科学家获奖,平均年龄超过了80岁,每位获奖者的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

  历年获奖者都有谁?

      结语

  82岁的张弥曼还在刻苦钻研新领域,对于几十年的光辉荣耀云淡风轻;85岁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别人问她感言,她说: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还有很多事要去做……

  最令我动容、钦佩的,是他们和她们心中,都有着一个伟大而真诚的信念:想要为这个世界,再做些什么。

  当你不再拘泥于眼前,当你开始渴望星辰和大海,你会将目光放得更长更远。当你热情地汲取知识,你就会日渐找到自己前行的目标与意义。当你无悔地拼搏后,你才会有更多机会,收获一段闪闪发光的人生。

  愿你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愿你将自己活成传奇,永远不改一颗金子般的心。

      重阳节,向为国奉献的长者,向中国脊梁,致敬!

(据人民日报、新华网微信、中新网、中国青年报、共青团中央、浙江大学微信号综合)

关键词:老人,科学家,重阳节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