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提醒!这些药别再给孩子吃,80%以上家长都做错了

来源: 长城网综合  韩建强
2018-11-14 17:33:25
分享:

  80%以上的家长存在儿童用药误区、我国每年约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很多药品——尤其是感冒药、止咳药,真的不能给孩子用。不仅没用,还可能害了孩子。这份药品“黑名单”,各位家长一定要收好!

资料图/视觉中国

  【数据观】

  80%以上的家长存在儿童用药误区>>>

  央视网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家长都存在用药误区,那么给孩子吃药最容易犯哪5个错误呢?

  ◇误区一:把药溶于牛奶、糖水、粥汤中服用

  由于牛奶、饮料、糖水等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的结构,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比如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混浊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

  ◇误区二:擅自调整孩子的用药剂量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服药时,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经验,自行调整用量,临床医生指出,如果剂量不足影响药效,剂量太大会引起毒副作用,家长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误区三:为早日康复擅自给孩子联合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药吃得多病好得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吃。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联合用药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毒。儿童联合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误区四:症状消失后给孩子自行停药

  由于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真正痊愈,自行停药很不科学。特别是服用抗生素,自行停药不仅可能让疾病卷土重来,还会产生耐药。

  ◇误区五: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宝宝的生长发育中不是随意服用多多益善。不少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比如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一次剂量超3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毒。此外,维生素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可能诱发尿路结石等。

  特别提醒您:儿童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看清说明书,慎重使用,提高警惕,避免误区。

  我国每年有约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耳聋>>>

  《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因为用药不当,中国每年有约3万儿童陷入无声世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药物中毒儿童占所有就诊儿童的比例,已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

  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严峻形势背后,隐藏的是儿童药匮乏,成人药滥用的现实。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剂型仅占1.7%;全国4000多家药企中,专为儿童生产药品的企业不足5%。

  国家食药监局相关数据显示,在药品临床试验注册项目中,国产药品注册信息达到16万多条,其中儿童药品仅有2698条,仅占全部药品的1.63%;临床试验登记的儿童药品仅占2.35%。

  那么,家长该如何给孩子安全用药呢?

  【全指南】

  牢记十大“儿童安全用药指南”>>>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省药学会联合发布十大“儿童安全用药指南”,用以指导儿童合理用药:

  一、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应结合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慎重选择药品。

  二、药品选择应少而精,联合用药要控制。

  三、切忌为求速效,滥用药物,如抗菌药、解热镇痛药等。

  四、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如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五、儿童用药用法用量要精准,要尽量选择儿童专用剂型药物。

  六、用药方法需得当,能口服不注射。

  七、适当的喂药方式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而且可避免药物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八、为儿童设置专用小药箱,药品存放要科学、合理,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定期清理小药箱。

  九、不要盲目相信营养药、“海淘药”。

  十、按时为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收好这份药品“黑名单”!>>>

  近年来国家对于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大多数都有涉及到儿童慎用或禁用的内容。这份“黑名单”请收好!

  ◇蒲地蓝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追风透骨制剂和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公告明确指出,蒲地蓝消炎制剂,孕妇和过敏体质儿童、脾胃虚寒者慎用!

  蒲地蓝消炎制剂,主要由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此次修改之前,蒲地蓝消炎片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禁忌都为尚不明确。而说明书修改后,增加了9大不良反应!

  ◇含可待因药品

  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的公告,要求对含可待因感冒药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将“禁忌症”及“儿童用药”中相关内容均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本品”。此前,国家药监局已明确规定,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此次修改将年龄限制提高到了18岁。

  长期滥用含可待因的药物会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另外,可待因还可能导致极度嗜睡、呼吸抑制、意识混乱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一些常见的含可待因类似成分的止咳药物,如双氢可待因片,复方可待因溶液,可待因桔梗片,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等。

  ◇刺五加注射液

  国家药监局9月7日发布公告,要求修订刺五加注射液说明书,在禁忌项中增加孕妇、儿童禁用。除增列孕妇、儿童禁用外,国家药监局还要求新版说明书增加警示语,说明书需列明的不良反应也大幅增加。

  ◇呋喃唑酮片

  今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公告决定对呋喃唑酮片说明书进行修订,在【儿童用药】项下增加以下内容:14岁以下儿童禁用。

  ◇清开灵注射剂

  7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要求清开灵注射剂修改说明书,在用药禁忌项中明确规定新生儿、婴幼儿、孕妇、过敏体质人群禁用。

  ◇丹参注射剂

  6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决定对丹参注射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明确指出3类人禁用,包括:对本类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新生儿、婴幼儿、孕妇;有出血倾向者。

  ◇天麻素注射剂

  6月1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天麻素注射剂(包括天麻素注射液、注射用天麻素)说明书中的[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项进行修订。公告中强调,针对[儿童用药]一项,应修订为“未进行儿童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儿童慎用”。

  ◇双黄连注射剂

  国家药监局6月11日发布公告,要求双黄连注射剂修订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并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艾畅和吗丁啉

  6月1日,国家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等5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的公告》,其中就包括儿童常用药“艾畅”、小儿版“吗丁啉”。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常见药品名:艾畅)的主要成分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来看,右美沙芬属于中枢性镇咳药,主要用来缓解咳嗽症状。但镇咳的同时也可能会存在抑制中枢神经,进而抑制呼吸以及窒息的风险。而伪麻黄碱是缩血管药,可以减轻鼻充血,缓解鼻塞,但这个效果在儿童中未证实,同时伪麻黄有神经兴奋作用,可能导致心率快、失眠、焦躁、兴奋、眩晕等问题。现在不主张6岁以下感冒孩子使用缩血管药。

  ◇柴胡注射液

  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修订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并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至今已临床应用70多年。此前,柴胡注射液作为“退烧针”在儿童发热治疗中应用普遍。

  ◇参麦注射液

  国家药监局4月28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参麦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明确提到:【禁忌】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心脏严重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匹多莫德制剂

  3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修订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30号)》。在说明书中,增加“3岁以下儿童禁用”的禁忌。同时,用法用量规定:3岁及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每次0.4g,每日两次,不超过60天。

  ◇注射用赖氨匹林

  2018年1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儿童用药】等项进行修订。【儿童用药】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生脉注射液

  2017年11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生脉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明确提到:【禁忌】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禁用”。【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对儿童、年老体弱者、高血压患者、心肺严重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临床用药监护”。

  ◇感冒清制剂

  2016年9月30日,国家食药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感冒清制剂说明书警示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特殊人群用药项进行修订。

  【儿童用药】提到:“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婴幼儿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茵栀黄注射液

  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公告,明确要求:“禁止婴幼儿使用茵栀黄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

  作为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脂磺化物,说明书上标注的作用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一直在高发,涉及儿童患者也很多。2017年9月23日,国家药监局发出“停止使用,立即召回”的通知!“因江西青峰药业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在甘肃、黑龙江、江苏等地共发生十多例寒战、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CFDA责令所有医疗机构立即停用,立即召回相应批号的产品。”

  ◇炎琥宁、穿琥宁注射液

  和喜炎平的成分类似,炎琥宁/穿琥宁注射剂的主要成分均为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多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在2009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国家药监局明确建议:炎琥宁、穿琥宁注射液儿童慎用!

  ◇慎用复方感冒药

  所谓的“复方”,是因为它们都含有多种针对感冒发热症状的药物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它们合起来也有一个共同药品名——小儿氨酚黄那敏。

  小儿氨酚黄那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感冒症状,但是危害也显而易见,其中三种主要成分,都会产生不良反应:

  1.对乙酰氨基酚:婴幼儿的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发热、头疼等症状;

  危害:虽然是婴幼儿安全的退热药,但长期过量服用会有肝损害的危险。③

  2.马来酸氯苯那敏: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危害:有中枢抑制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宝宝嗜睡、乏力、困倦等。

  3.人工牛黄:中药成分;

  危害:部分患儿容易过敏。

资料图/温州日报

  孩子感冒时,这样安全用药>>>

  首先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一般一周左右也就好了,所以感冒最主要的治疗就是对症治疗,目的是让孩子感觉不要那么难受,并不是让感冒更快痊愈。

  有些人认为一出现感冒症状就应该赶紧吃药,“将感冒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只有当症状烦扰到孩子正常生活,例如影响睡眠、喝水或进食,感觉难受才有可能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出现以下感冒症状,可对症治疗:

  1.发热:如果发热让孩子不舒服,可以先用物理降温,给孩子多喝水。如果高烧不退,可以口服一些解热镇痛药物。

  2.流涕和鼻塞:鼻塞可能会影响睡眠和进食,父母可以用吸鼻器清除鼻涕、或使用滴鼻或者喷鼻盐水,这些方法很安全,可能可以改善症状。

  3.咳嗽:家长们常常会想法设法控制咳嗽,但其实咳嗽是一种气道刺激引发的生理反射,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抑制咳嗽反而可能会导致分泌物潴留在气道中。

  如果咳嗽很严重,或者超过预期的时间(例如超过2周仍没有好转,甚至加重了),这时候不应该想办法控制咳嗽,而是应该先看医生找到咳嗽的原因。

  4.喉咙痛:明显的喉咙痛会影响孩子吞口水和吃东西,也可能提示其他疾病比如合并细菌感染。家中可以用盐水给孩子漱口,这是一种安全缓解喉咙痛的方法,配方可以用240毫升温水加1/4~1/2小勺的盐即可。

  最后,专家提醒,我国目前对4岁以下儿童感冒、咳嗽药还没有相关包装标识,有必要提醒中国家长,4岁以下孩子用药要先看病、再吃药,别擅自到药店给孩子购买非处方药,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剂量使用,严重时及时就医。

  【深一度】

  儿童药“禁用”后需更多“适用”

  “儿童禁用”只需药监部门印发一个公告即可,研发生产更多适用于儿童的药品,却需要众多药企共同参与,且必须经过持续努力。而儿童药品研发一直是一块短板,比如当2017年含可待因药品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时,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足够的可替代药品,如今这类药品的禁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研发可替代药品就显得更为紧迫。其他儿童药品也是如此,“禁用”能提升儿童的用药安全,但无药可用的窘境,让人高兴之后又难免犯愁。

  对于儿童药品,既要看到“禁用”的必要,但更要看到“适用”的紧迫。“禁用”的步伐越快,开发适用性产品的责任也越大,两者均属于确保儿童用药安全的基本前提,都不应被忽视。(时本)

  (据“科普中国”、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温州日报、健康报等综合)

关键词:儿童药,安全,提醒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