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转型升级,一道必选题——雄安新区传统产业何去何从调查(上)

来源: 河北日报  
2018-12-25 08:05:38
分享:

  转型升级,一道必选题

  ——雄安新区传统产业何去何从调查(上)

  编者按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纲要同时提出,对符合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推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去留抉择,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近日,安新县企业家协会会长单春青来到三台镇张村工业园区原来制鞋下脚料堆放处,原来十几万吨小山似的下脚料如今被清运干净,让人觉得很是畅快。

  无论从环境治理的严要求方面,还是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布局角度,带有明显低端制造符号的传统产业,均面临转型升级的境况。这是新区三县传统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1

  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区产业发展要求差距大,转型已成必然

  三县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各自形成了特色支柱产业。

  容城县服装产业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目前共有服装企业近千家,服装加工户2000余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2家,年产各类服装约4.5亿件(套)。毛绒玩具加工产业发展有20多年历史,以其覆盖区域广、专业化分工细而独具特色,是雄安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代表之一。

  安新县工业有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制鞋业和羽绒业。羽绒服装年产达1000万件,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羽绒集散地;制鞋企业1700多家,年产各类鞋1.5亿双,年产值45亿元,从业人员数万人。

  雄县主要特色产业为管道和塑胶包装制品,已经形成塑料包装、电器电缆、压延制革、乳胶制品四大支柱产业。2013年雄县被中国包装协会命名为“中国软包装产业基地”,从业人员12万余人,企业超过3000家。

  但产品中低端、附加值低、品牌意识差是三县传统产业的共性。

  安新制鞋业一双鞋的平均利润只有几元钱。容城是北方服装名城,也以中低端为主,几百元甚至一两百元一套西服的服装店很容易找到。作为雄县本土传统产业的规模企业,有的塑胶生产企业产品有着“占据国内运动地板市场半壁江山”的业界荣誉,但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打响自有品牌,只能充当知名运动地板品牌的生产商。自然,也只能获取属于生产商的薄利。

  “这与新区着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定位是严重不匹配的。”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的雄安新区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同时,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有关专家指出,三县传统产业与新区产业定位存在着产业分工格局、组织管理形态、劳动力素质、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严重不适应。三县一些传统产业定位低端落后,许多中小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加工环节,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生产技术上模仿多于创新,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核心竞争力,价格成为唯一竞争优势。此外,推动生产体系发展的创新研发、技术工艺、信息咨询、金融服务和其他支撑条件还相对较弱。

  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区产业发展要求差距大,自身活力不足,是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原因。

  2

  环保高压态势,成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的命运,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按照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要求,新区将着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势必把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作为产业发展的重头,继而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事实上,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是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要求分不开的。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发起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的号令。

  雄安新区要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白洋淀流域环境整治、雄安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新区建设之基,环境治理是新区直面的最大挑战。

  雄安新区“散乱污”工业企业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迅速打响。雄县、安新、容城三县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散乱污”企业分布情况,建立“散乱污”企业数据库。

  专项行动对“散乱污”企业,特别是历史形成的有色冶炼、制鞋、塑料加工、纺织印染、非法养殖、污染物堆放点等规模以下的污染企业以及其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对排查清单中的“散乱污”企业,坚持分类施治,即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整治改造一批。

  “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高压态势,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业内人士指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无望、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如果不转型,只能被关停取缔。

  3

  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拓展延伸,是传统企业转型的方向

  位于容城县大河镇的河北华实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是容城有实力的衬衫生产企业,年产衬衫200万件,多出口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近几个月来,如何转型升级是该公司董事长陈占学心中思虑最多的事情。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异地搬迁建新厂,将生产环节搬出去,做强设计和研发环节,是转型升级一个重要途径。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永利认为,产业结构面临突出的非适应性矛盾,仅仅依靠产品换代和行业内升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要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拓展延伸,促进品牌向高端化迈进,被高端客户接受和被市场认同。

  “要尽快建立起一个专业市场,政府引导,想法吸引国内外大品牌入驻,以此来带动本土企业升级和本土品牌的提升。”保定月上服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牛顺来对容城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成熟的思考,该公司瞄准定制中高端男装,联合北京优秀设计师团队共同创立了3个男装品牌。

  有关专家表示,政府应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低成本、适宜的空间载体和营商条件,创造高端人才愿意进入、富有吸引力的软硬件城市环境和业务生态链,着力实现从分散无序向园区集群转变、从注重生产规模向注重品牌创新转变、从产业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从传统工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实现产业转型与新城建设、社会发展同步推进。

关键词:雄安新区,传统产业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