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李代姣)“会后咱们常联系、多沟通,有好的经验及时分享,共同努力寻找一条高校特色发展之路。”1月17日,在河北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现场,省政协常委、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客绍英与省政协委员、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院长吴凤翔就共同关心的高等院校建设工作继续进行着交流。
客绍英委员。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代姣 摄
会议闭幕,但探索仍在进行。“河北有100多所高校,可以说是一个教育大省,但却不是教育强省。无论国家早期的985工程、211工程,还是目前大家关注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河北众多高校中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却很少。实现河北高等院校水平整体提升,我们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客绍英说。
吴凤翔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河北高校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影响着河北省的科技文化水平及人民综合素质,总体来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北的高等教育取得很大发展,学校规模和办学层次都有较大提升。但与全国相比还有差距,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北京、天津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发展不均衡。”
吴凤翔委员。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代姣 摄
客绍英介绍,目前,河北省制定了省内“双一流”建设计划,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她建议,高校需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专业的优化和调整。政府要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学术团队建设、学科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引导力度。同时,对省内“双一流”骨干院校以外的地方院校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依据国家标准和院校自身特色,科学合理进行顶层设计,引导不同层级、类别的院校突出特色,发挥核心优势,错位发展,全面促进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全省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吴凤翔提到,加大相关投入,做好高校特色发展规划,重点突出骨干院校,兼顾非骨干院校、地方高校,是体现教育公平、提高全省学科水平的有效措施。“政府在学科专业布局方面要积极引导,依据院校学科优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突出优势,整合资源。而对于高校自身来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如何利用北京、天津的优势资源进行学科建设,是所有河北高校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发展离不开人才。全省两会期间,“人才”是代表、委员提到的高频词。“高校发展和科技创新都需要人才的智力支持。除了加强人才引进,还需要提升办学层次,给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吴凤翔说。
王增平委员。长城新媒体记者 胡晓梅 摄
“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人才竞争,相比北京、天津,河北在人才竞争方面并不占优势。”省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王增平说,“那么,我们是否能够转变思路,在坚持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同时,利用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便利条件,提供相关优惠政策,让人才‘不为我所有,而为我所用’,以多种方式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这也给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引进急需人才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