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丽钧 王林红
从一棵树变一片“海”,从荒芜变绿洲。三代人55年创造的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世界惊叹,也让“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闻名于世。
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如何发挥弘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封捷然委员。长城新媒体记者 王林红 摄
承德市林业局调研员封捷然委员、河北省林业信息中心主任杜红梅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塞罕坝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榜样和旗帜。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塞罕坝努力探索实践绿色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的新路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只要努力探索,不畏艰难,就一定可以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封捷然委员如是说。
封捷然委员表示,弘扬塞罕坝精神不能只是一阵风,把塞罕坝精神落实到工作生活当中去,作为一个持久的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塞罕坝精神的实质。
封捷然委员说,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建设成百万亩的人工林海,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实践,是党中央推进绿色发展的典型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
如果说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那么精神上的塞罕坝就是“红色的”,是干部群众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接续奋斗结出的甜美果实。弘扬塞罕坝精神其实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重视党的建设,不断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我们要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此,杜红梅委员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持续发力,以塞罕坝精神引领全省林业和草原事业改革发展。”
杜红梅委员。长城新媒体记者 王林红 摄
杜红梅委员说,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始终牢记使命,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后要围绕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水源涵养功能区,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完成营造林770万亩,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组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优化林地利用结构和林种结构,培育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切实加强自然资源管护,摸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资源本底,健全保护制度和管理机构。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治,突出抓好美国白蛾和草原鼠(兔)害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区违法违章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好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出台加快林业发展和草原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狠抓林业草原生态工程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和行业标准制修订。以创新理念推进“智慧林业”、“智慧草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