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频专访】于桂亭:一梦35载 在盐碱地上“种”出工厂

来源: 长城网  信贺宁 李代姣 龚磊
2019-02-24 23:24:00
分享:

  

       

    人物简介:

     于桂亭,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49年9月出生,共和国同龄人。1969年入党,至今已有50年党龄。1979年时任沧州市二轻局副局长,临危受命,赴东塑任党支部书记,后任厂长、董事长,至今已有40年。

     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龚磊

  记者:1984年,在美国考察期间,纽约郊外的那个大型商业项目给了您怎样的震撼?

  于桂亭:沧州明珠商贸城和服饰产业特色小镇的项目,最初来源于1984年我第一次去美国所形成的一个“梦”。当时我们去美国卖塑料凉鞋,在纽约住了7天,负责接送我们的黑人司机每天都要换一身新西服,就连领带和袖口都不重样。从黑人司机身上,我感觉到服装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此外,临走前我想要买点纪念品,美国人说可以到郊外去买,我当时就很纳闷,怎么买东西还要到郊外去?但是客随主便,我们上了汽车,走了15分钟,在高速上走了20分钟,又在郊外荒野中走了1小时,突然,面前出现了一大片建筑,那是一个超大型商场。当地人介绍,转完整个商场需要3天时间。

  当时,我就问美国人:“为什么要带我们来这里买东西?纽约市买不到吗?”对方说,这里的商品全部来自于工厂,同样的商品,价格比纽约(市区)低很多。整个过程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在美国,消费阶层分得很清楚,商业运营模式很具创新性。从那时开始,我就梦想着要在家乡沧州打造一个更加先进的商贸项目。

  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沧州打造先进商贸项目提供了怎样的契机?

  于桂亭: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讲话让我联想到了1984年的那个“梦”,联想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商业运营模式仍然较为落后的现状。在中国,从工厂生产到批发、零售,环节多、效益低、成本高,由此造成了线上销售对零售店的很大冲击。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改革,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国家战略来得恰逢其时。

  做商人49年来,我最大的感受是任何行业都离不开竞争和冲击,而竞争和冲击带来的是融合和提升。可以说,做好这个承接项目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天时,就是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

  记者:要做好承接,您刚刚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具体都指什么?

  于桂亭:天时,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牛鼻子”。而疏解就要有承接地,沧州具备承接北京批发市场和服装加工行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比如,沧州明珠商贸城现在所在的位置,交通、生活都很方便。另外,要承接来自北京的1万多户服装企业,大约需要3万亩地,就中国用地指标上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而沧州恰恰就有这样的土地条件,从沧州明珠商贸城向东走,一直到海边,108公里的路程全都是盐碱地,可以说是荒野一片。盐碱地上虽然不长庄稼,但可以“长”工厂。

  人和,是人为制造的。这不是单纯的经济项目,它内含着政治任务,要配合北京疏解,所以,人和的第一因素就是要有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比如,沧州市政府为这个项目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对项目的顺利推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第二因素就是要让商户在沧州找到家的感觉。为此,3年多来,我一直亲自接待来沧州考察的商户,共计6万多人,而且在座谈会上,我都会和他们说这样一句话:你们这一代人来了,沧州是你们的第二故乡;你们的下一代,沧州就是他们的第一故乡。当然,我们也做了很多承诺,包括免2年店铺租金、免1年服务管理费、商户可成本价购房等。此外,这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项目,前期需要大量资金贴补,本来,我60岁后的人生计划是摘掉商人、董事长的“帽子”,转让部分股份,多做慈善工作。但2014年后,我改变了原有计划,不再转让个人股份,而要用这些钱做承接项目的前期贴补。为了追1984年的“梦”,为了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我觉得这么做值!

  记者:您认为,怎样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承接?

  于桂亭:承接只是一个平台,不是最终目的。北京服装市场和服装加工行业在北京其实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通过疏解、重组,把这棵经济大树移栽到新的地方,应该进行聚集、整合、提升。通过此次承接,我们致力于开创一个工厂加工、仓储物流、批发兼零售、电子商务、文化休闲、旅游购物一体化的商业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现在,杭州、江苏、福建、安徽以及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地的很多服装行业都高度关注沧州的发展,筹备到沧州聚集。表面上看,沧州只是引进了服装加工行业和服装批发,但这会推动沧州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沧州也将成为南北文化融合、中西文化融合的一个现代化城市。

  记者:到目前为止,您觉得您1984年的那个梦想实现了吗?

  于桂亭:这个项目是千年大计的项目,我们离成功还很远,但已经进入了成功的轨道。在这之前,我们做了4年多的准备工作,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起初没有人理解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因为沧州的名气太小了,怎么会有人选择来沧州办服装工厂?但是我很自信,所以采取了坚持不招商的策略,派了几拨外行人到北京和商户交朋友,请他们来沧州看一看。一开始,虽然只有两三个人来,但我也亲自接待,慢慢地,口口相传,来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事情,等别人理解了再做就晚了。对所有来考察的商户,我都会讲一句话,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一定要找一点区别,那就是有的人看得近一点,有的人看得远一点,而只要坚定信念,梦想就一定能成真。

  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沧州明珠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规划?

  于桂亭:笼统地讲,沧州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时尚之都和服装集散基地。但在下一步的具体操作上,我们还是要从研发设计出发,要让商户和服装加工企业进了沧州就有提升,就能提升。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研发设计院,将采取软硬聘结合的方式,请意大利、韩国以及深圳的知名设计师提供一些设计版型或样品,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

  记者:去年,您获得了“河北改革开放40年知名民营企业家”荣誉,如今您已经70岁了,您对新一代接班人有什么样的期许?

  于桂亭:40岁之前,我就开始选接班人了。如今,他们已经很成熟了,劲头儿比我足,思维方式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我很踏实、很放心。

         前段时间,我在公司年会上的讲话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我要摘掉商人、董事长的“帽子”,但是党员的“帽子”、“大家长”的帽子不会摘掉,既要给年轻人发挥发展的空间,又要在他们的后方适时把握一下方向。

关键词:京津冀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