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在河北省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19-03-05 07:20:52
分享: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在河北省引起强烈反响

  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 为时代立传 为时代明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讲话,在我省代表委员以及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切实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能够如此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感到十分荣幸,深受鼓舞!”说起下午见到总书记的那一幕,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支部书记刘莉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打开记得密密麻麻的十多页笔记,刘莉沙仔细回味总书记说过的每一句话。她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多下苦功、多练真功,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努力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文艺精品力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非常振奋,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介绍,近年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创作推出了河北梆子《李保国》、话剧《塞罕长歌》《詹天佑》等一大批有筋骨、有血肉的优秀文艺作品,传播了河北声音,树立了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张妹芝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省作协主席、作家关仁山就此谈道,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学创作需要诚实地回到人民群众中寻找灵感,才会有力量、有风骨,离开人民的文学创作一定会枯萎。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对新时代新生活进行充分认知、理解和提炼,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经验。其中有这样几个维度不容忽视: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走进实践深处,对本土性进行准确阐释;三是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把更多的精品力作奉献给人民。”著名剧作家孙德民表示,一定要走进时代深处,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用不断求索、使命必达的“笨功夫”,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弯下身来,扎根大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为祖国献礼。”孙德民透露,将继续打磨好河北梆子《李保国》,准备参加5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艺术节,以塞罕坝林场三代务林人先进事迹为原型的大型话剧《塞罕长歌》将做进一步提升,河北梆子《荷花淀》也开始投入创作。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嘱托,令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孟庆瑜深感责任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学工作也应与时代同步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法学研究的使命。”孟庆瑜表示,作为一名法学研究者,一定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脚踏实地进行研究,将理论成果与中国深入推进的改革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到实地调查研究,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

关键词:强烈反响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