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两会回声】医院转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破解“养老之困”

来源: 长城网  吴新光
2019-03-15 00:43:44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吴新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现在的中国人该如何养老?养老服务机构能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

  “最大的现实问题是养老机构少,养老院‘一床难求’。”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三科主任祝淑钗说,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设施配备、人员培养都需要有个过程,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养老群体的需求。

  “退一步讲,身体健康、能自理的老年人,可以进养老院养老,那众多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又该如何养老?‘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应是他们的最佳选择。”祝淑钗代表说。

  “新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显然不太现实。这中间涉及用地、资本介入、专业医护人员的培养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又会看到一些地市的二级或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收治的病人较少、病房病床闲置,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严重挫伤了这些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祝淑钗代表。 长城新媒体记者 吴新光 摄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处于割裂状态,养老的不治病,治病的不养老。医养脱节使得患病老年人不得不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来回奔波,既费时又费力费神。

  位于三河燕郊的燕达国际健康城,借助环京津健康养老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积极推进“医养结合”的示范点。

  基于以上情况,祝淑钗代表建议,对环京津的廊坊、张家口、承德和保定的二级或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进行广泛调研并深入分析研究,可以在这些收治病人较少、医疗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比较差的医疗单位基础上,争取国家养老扶持政策支持,转型建成不同地区分布、不同规模大小、不同等级水平的养老服务机构。“这比新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花的时间少多了,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

  对于医院转型养老机构的好处,祝淑钗代表说,这样既避免了医疗资源配置的浪费,又减少了新建养老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资,还能解决医养结合的医师执业合法化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尽快缓解京津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护理人员和诊疗人员都非常紧张的问题,逐步在养老服务领域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环京津养老带。

刘贵芳代表。 长城新媒体记者 吴新光 摄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广平县刘贵芳爱心敬老院院长刘贵芳也表示赞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6—89%,患慢性病老人中运动障碍超过46%,生活不能自理的超过17%。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深化养老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由于农村人思想观念的缘故,政府举办的农村敬老院入住率很低,大部分床位闲置,又缺乏医疗保障,目前的医疗机构又不具备养老功能。”广平县刘贵芳爱心敬老院,是由刘贵芳创办的医养结合模式敬老院,不仅为入住对象提供日常护理等一般养老服务,更是把老年人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将健康检查、康复保健等医疗服务纳入敬老院服务范畴。

  刘贵芳代表建议,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顶层设计,来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问题。例如,把农村闲置的、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整合,赋予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以养老功能。从资金奖励、人才培养、水电气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和医疗机构愿意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弱有所扶。

关键词:医养结合,农村养老院,一床难求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