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我们的最红思政课④】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朱月龙42年倾心锻造思政金课 用信念和智慧讲“好听的思政课”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贾晓煊 李佳泽 李东宇
2019-04-16 16:09:59
分享: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床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

  3月26日,河北师范大学暖意融融,玉兰花开。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朱月龙,为文学院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中国共产党的西柏坡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他的讲述中徐徐展开。

  朱月龙抛出问题:“老百姓支持淮海战役,哪里来的积极性?”

  台下学生踊跃举手:“共产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再具体些,举个例子?”

  “在西柏坡集中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工作,农民获得了安身立命的土地。”

  ……

  “朱老师问题不断,但是我们一点儿都不累,愿意跟着他的思路走。”

  最佩服他从不照本宣科,拿一支粉笔,就能讲一堂激情四溢、感染力十足的思政课。”

  在河北师范大学学生眼里,朱月龙的课堂堂精彩、节节精品。

  40多年的教学生涯,朱月龙先后教过“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多门课程,每学期学生给他的教学评分几乎都在95分以上。

  3月18日,朱月龙作为思政课教师代表,赴京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激动的心情不可言状:“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要求,既激动人心,又鼓舞斗志。”

  说到西柏坡,学生们都不陌生,小学课堂上、中学讲,到了大学如何讲出深度?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朱月龙引入比较教学法:“如果说井冈山、瑞金、延安时期是艰难跋涉为革命大业奠基的时期,到西柏坡时期即可以说是满怀豪情迎来革命大业即将竣工的、乾坤扭转的时期。”

  讲到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最辉煌的历史阶段。朱月龙话锋一转,“不光咱们自己骄傲,国民党人也不得不折服。傅作义、黄维他们看到军委作战室那简陋的陈设时,感慨万千,直呼‘太神奇了!蒋介石当败,蒋介石当败呀!’”

  活灵活现的讲述,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学生。

  “朱老师对教学内容烂熟于胸,案例选择恰如其分,翔实数据信手拈来,语言精练让人身临其境。”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素霞认为。

  为把最前沿、最新颖、最精彩、最有说服力的观点和实例纳入课程,朱月龙从不吝惜时间与精力。

  “五遍教学法”“日读万字书”,是他多年来坚持的两个习惯。进入课堂讲授之前,要对所讲内容反复演练五遍,每天雷打不动阅读报刊、专业书籍至少1万字。

  1994届毕业生迟会军至今记得,讲南京大屠杀惨案前,为了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朱月龙阅读了几十本书。

  “日寇杀害我国同胞的数字是在3后面加5个0,整整30万,30万冤魂的躯体排列起来,约有600华里之长,30万生灵的鲜血合在一起,约有1200多吨之重……这一笔血债我们决不能忘记!”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们眼含热泪、愤慨满怀,爱国激情油然而生。

  一位好老师,会把学生引向人生的正路。

  “朱老师是课上课下一致。”毕业生们清楚记得在校园里遇到朱老师问声好,他就会从大二八自行车上跳下来,向学生问好。当年的学生纷纷走上三尺讲台,“朱老师品格高尚、平易近人、言传身教,也激励我们在教育战线兢兢业业,行为世范。”

  “一直疑惑那么空洞的课怎么就会那么火,朱老师不是在用嘴巴上课,他是在用信念和智慧上课。”一位新入行的教师跟朱月龙近距离学习,发现朱月龙的思政课最大的支撑来自他内心坚定的信念。

  “只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学生才可能坚信不疑。”朱月龙把授课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年轻人。(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马利)

关键词:思政课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