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顽强拼搏、发挥出色,以6比5战胜劲敌挪威队,获得冠军,收获了中国冬残奥会历史上的首金,实现了我国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也实现了哈尔滨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加冬残奥会获得金牌历史上零的突破。
残奥会轮椅冰壶队。
2007年,国家委托黑龙江省组建当时国内仅有的一支“轮椅冰壶队”,两位怀揣梦想的哈尔滨小伙子刘微、王海涛和他们的几位队友,成为第一批国家队队员,而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的李建锐,成为了他们的教练。
“轮椅冰壶和健全人冰壶区别很大,许多实际问题不可能照搬健全人冰壶的模式来解决,国内教学训练完全空白,所有的细节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李建锐如是说。为了攻克难题,他强迫自己每天睡觉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除了训练,剩下时间都是在研究、改进和完善技战术。
当时的训练条件很艰苦,驻地没有电梯,每次训练,李建锐教练都要把队员从五楼连人带轮椅搬下去,训练结束后再一个个拉上楼,一做就是好多年。现在训练条件改善了,他不用再背着队员爬那么高的楼梯,可是每次出行还得背着他们上下车。“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年冬天队里放假,正赶上下大雪,教练陪我等车,结果一个小时也没打到车,最后硬是推着我,走了两个多小时把我推到车站”。王海涛说。
当时的训练场地也不容乐观,他们要和短道、花滑、冰球等队伍“伙着用”一块场地,大本营是他们用绳子绑上钉子画的,训练时间是插在其他运动队休息的时候,比如中午、半夜和凌晨。中午训练,需要提前吃午饭,而且不能多吃,因为吃多了影响投壶动作。刘微回忆说:“冬天凌晨三、四点钟上冰是最难熬的,需要两点钟就起床,感觉还没睡醒就得迷迷糊糊的洗漱,然后下楼做热身训练。”
多年的努力让他们从最初在世锦赛资格赛中的叨陪末座到2011年世锦赛第五名、2012和2013年连续两届世锦赛铜牌,再到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的第四名、2015年世锦赛银牌。
2017年,岳清爽出任国家轮椅冰壶队总教练,执教半年后率队参加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多年的运动员生涯、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使得她得到了全体队员的认可和尊敬。
“岳教练经验丰富,为队伍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路和角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就给队伍从理念到技战术带来全面提高”,李建锐说。这些提高也终于在比赛成绩上得到兑现。平昌冬残奥会,当他们杀入决赛时,实际上就已经实现了中国冬残奥奖牌零的突破。而在决赛中加时绝杀挪威,让奖牌颜色定格为金色,他们创造中国残疾人冬季项目历史的一战,必将成为永恒的经典。
“这么多年训练下来,冰壶运动已成为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冰壶比赛需要设计、策划、技战术并用,需要和对手斗智斗勇,往往一招不慎就全盘皆输。对我们而言,冰壶运动已经不再是一种生存手段和技能,它练就了我们勇敢顽强的性格、勇于挑战的意志和承担压力的心理,成为我们理解人生意义的一把钥匙”。王海涛和刘微这样理解冰壶。
十余年的时间里,他们忍受着孤独与寂寞,重复着单调的训练与生活,他们让中国轮椅冰壶项目从“从零开始”到“零的突破”。逐梦路上,中国轮椅冰壶队哈尔滨运动员、教练员团队永不停歇,这支队伍的艰苦训练还要继续,他们将带着家乡人民的支持与希望,力争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国而战,为祖国争光,为哈尔滨添彩,力争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