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长城评论】与土地结缘,他们凭什么在曲周坚持了46年?

来源: 长城网  芦静
2019-05-31 20:11:00
分享:

  初夏温热的风吹过,河北曲周县麦浪翻滚,丰收在望。难以想象,如今生机盎然的田野,曾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

  46年,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群体扎根这里,挥洒汗水和热血,有的甚至长眠在此;46年,学校和地方、农民和师生,紧密结合在一起,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精神,深深融入中国农大人的血脉。

  拼版照片:上图为位于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校园中的“改土治碱 造福曲周”石碑(资料照片);下图为5月8日拍摄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改土治碱 造福曲周”石碑(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一边是“没有农大的老师,就没有曲周的今天”的感恩;一边是“被需要是一种幸福”的满足,一所大学与一个县的百姓有如此绵延不绝的深情,让人动容。

  都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在曲周,“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曾是那里的真实写照,可想而知,当时守着28万亩盐碱地的当地农民们是何等绝望。

  拯救“生病”的土地,人是重要的,专业负责的团队更是可遇不可求。接到改良盐碱土的指示后,中国农业大学团队的到来为曲周农民点燃了未来希望。查文献、找病根,开药方、做试验,抓创新、谋未来,知识分子与曲周的故事由此上演,为中国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一处麦田采集实验数据。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如果说最初“改不好这块地,我们就不走了”的承诺,是中国农大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使命召唤,而从改土治碱把土地治理好,到挖掘土地潜力增加产出,再到如今关注土壤健康,探寻人与土地和谐共荣的46年奋斗历程,则是系“三农”的不变初心和执着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凡事贵在亲力亲为,难在持之以恒。一批又一批的农大师生在激情澎湃的年纪,义无反顾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在实践中锤炼,一切为了农民。这是与土地、与农民、与同伴互相感染的过程,为土地带来变化、让农民过得“更好”的信念在传承之中逐渐升华。

4月19日,河北曲周县德众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葡萄种植园采集实验数据。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对于新时代农民来说,传统意义上的高产不再是追求目标,高产量、低投入、污染少、效益高的农业生产新模式更有吸引力。因此,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先有治碱成功,后有绿色发展,一代又一代农大人在曲周驻守,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也在“改土治碱、造福曲周”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曲周变成了一群志同道合“农人”的诗和远方。他们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生动实践,一手引导小农户顺利突破瓶颈,一手引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方向。

5月29日,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曲周一处麦田查看小麦长势。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农业农村的发展也不例外。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李保国到如今的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群体,实践证明,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征程中,离不开“能人”的倾囊相授“传帮带”。

  在奋斗中勇往无前,在创新中攻坚克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青春正在广阔田野上绽放。(芦静)

关键词:曲周,中国农业大学,盐碱地,乡村振兴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