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农大扎根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纪事之一
牢记使命:敬业奉献 解民生之多艰

来源: 长城网  郑建卫
2019-06-06 11:40:00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郑建卫)1973年至今46年来,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扎根燕赵大地,高扬“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精神,服务乡村振兴,使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今天的米粮川,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追求,谱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壮丽诗篇。

使命担当  治不好盐碱就不走了

  5月末,曲周县王庄村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示范方700亩农田里,麦浪翻滚,一片丰收景象。“麦子好吧!”中国农大教授张福锁院士指着麦苗对记者说,好像当面夸赞自己出色的孩子,语调里充满掩饰不住的自豪。

 “最近几年,这块地一直是邯郸市产量最高、最稳定的农田。一年小麦玉米两熟,年产量达到了1300-1400公斤。”指导王庄科技小院的崔振岭教授自豪地说。

崔振岭教授介绍科技小院示范田的情况。 郑建卫 摄

  这里可不是历史上的粮食高产区。上世纪70年代任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怀义说,40多年前王庄是“天苍苍,地茫茫,只出小盐不长粮”的景象,顶好的地亩产也只打百十斤粮食。明崇祯年间曲周县志上记载的“曲邑北乡一带,盐碱浮卤几成废壤”描述了这一带土壤盐渍化的久远历史。

  那时候,麦收本是农村最忙最累的季节,可是这一带却不紧不慢,收麦子不用镰刀,只需背着一个大布口袋,在稀稀拉拉的麦地里,东揪一把、西揪一把地将麦穗放在布口袋里就完成了。这里也不需要打麦场,将布袋里的麦穗拿到自家院子里,用旧鞋底碾巴碾巴就算完成打麦场的任务了,一年收的麦子,只够年节包饺子吃。

  上世纪70年代初次来到这里的石元春、辛德惠等7位农大老师被这里的贫困景象震惊了,白茫茫的土地上到处是淋小盐形成的土堆,农民一天三顿吃的是“三红”,就是“吃红高粱面窝窝头,就红辣椒,手里捧着一大碗红薯面汤,面汤清亮得可以当镜子照”。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话:“要想富,不在盐滩住;要想好,挑起担子往外跑。”

 “这是中原大地上的一幕真情实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能旁贷其责吗?”这是石元春在他的《战役记》一书中写下的话,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解民生之多艰的使命担当,激发农大老师们扎根曲周,立下“治不好盐碱就不走了”的誓言。

  

同甘共苦  城里人变成了庄稼人

 “农大的老师和学生们,刚来的时候一个个细皮嫩肉的。住农家、干农活,没过多久,皮肤就黑了,也粗糙了,和我们曲周农民没什么两样。”5月末,在大巴车上,一个曲周县的小伙子这样对记者说,话语中充满了对农大师生的敬佩之情。

  历史上,曲周饱受旱、涝、碱、咸综合危害,粮食产量低下,农民生活贫苦。“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是其真实写照。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像这样的盐碱地就有一千多万亩。整个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多达4800万亩。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示,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应邯郸地委请求进驻曲周县北部盐碱地中心的张庄村,建立了“治碱实验站”,开始了“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伟大事业。

  他们刚来的时候,农民并不信任这些来自北京的城里人。群众对治碱根本没有信心,宿命论思想很严重。农民认为他们生在这里受穷是老天爷的安排,是命里注定的。

       在当地农民眼里,农大老师是拿工资的“飞鸽牌”干部,留不住、干不好。已经立下“治不好盐碱就不走了”誓言的农大老师,主动选在曲周最苦最穷、盐碱最重的张庄安营扎寨,住着漏风、漏雨、漏土的“三漏房”,吃着粗高粱拌粗盐粒和干辣椒的饭,白天和农民一样到田地里采土样、水样、测量盐碱,晚上研究从北京、石家庄等处收集的水文、气象、地质资料,讨论治理盐碱方案。

  农大老师最初居住的“三漏房”。摘自石元春著的《战役记》

  千百年来的老盐碱窝,不是那么容易治理的。黄淮海平原的水分与盐分复杂多变,前面来的工作组没有搞清楚水盐运行规律,就开始动工,所以才屡屡失败。

  几个月过去,农大老师们人变瘦了、脸变黑了、从城里人变成了“庄稼汉”,治碱方案终于形成了。先用400亩盐碱最重的地做试验田。1974年麦收,原来单产100多斤的盐碱地,单产达到463斤。从此当地农民不再信命,他们开始信科学、信农大。

十年间石元春积累的19本工作笔记。  摘自石元春著《战役记》

  

造福乡里  农大老师与曲周农民亲如一家

  在农大老师的指导下,试验田年年增产,盐碱地治理面积不断扩大。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粮食单产增加1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

  从改土治碱、到建设规划、再到产业发展,46年来,中国农大师生入驻村民家中,吃群众锅里饭,睡群众家土炕,与曲周人民形成了水乳交融的亲情,他们保持着与农民、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真心实意地为农民、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已经融进了师生的基因和血脉。

  曲周人民也以满腔热忱回报着这份真挚的感情。一次,农大的两位老师初次来张庄。坐夜车,清晨到邯郸,转长途汽车,中午赶到曲周,在曲周县城一家餐馆吃午饭。 “你们是农大老师吗?”服务员看着他们两人的模样问。 “对,我们是农大老师。” “服务员,请结账。”两位老师吃完饭说。 “不用结账了!”服务员说。 “为什么?”两位老师感到很奇怪。 “我们经理说,农大老师帮曲周办了那么多事,到我们店吃饭都是不收钱的。”

  1988年9月8日,曲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农民代表驱车前往北京农业大学,为北京农业大学树碑——“北京农业大学:改土治碱,造福曲周”。2013年10月,曲周实验站建站40周年之际,附近村民在实验站立碑两块,上书“恩重如山”“鱼水情深”。2018年10月,恰逢曲周实验站建站45周年,曲周县为中国农大师生专门编演了一台豫剧《天绿》。

  曾经在曲周工作27年的辛德惠老师,在1999年5月去世后,留下遗愿,把部分骨灰安葬在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和他深爱的曲周人民在一起。

 “每年清明节,曲周中小学生都会来给辛先生扫墓,也有很多村民自发来看望辛先生。”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说。

关键词:中国农大 曲周乡村振兴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