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石家庄:初心聚力 幸福叩开农家门

来源: 石家庄日报  
2019-08-01 11:25:39
分享:

  景区的开发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让深山村通过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村民收入。刘沛然 摄

  修葺后的平山县武家庄村街道干净整洁,景色宜人;依山傍水的灵寿县漫山村树木葱茏,花香袭人;绿意盎然的行唐县东安太庄房屋规划整齐,远眺犹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日前,记者在石家庄市山区采访时看到,昔日偏僻的贫困乡村,如今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赞皇的核桃、大枣,灵寿的中药材、食用菌,平山的红色旅游……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扶贫产业“遍地开花”。“感谢党和政府,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俺们村终于‘摘’了穷帽子!”平山县南文都村村民范花书说。

  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集中资源、力量,精准发力、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富有石家庄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

  2018年,喜讯传来!平山县顺利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验收,实现了226个村5.7万人口减贫目标。今年5月5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批准石家庄市赞皇、行唐、灵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石家庄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场与贫穷的博弈初战告捷。

  党建引领

  育一支扶贫致富坚强队伍

  7月21日,记者一行来到灵寿县车谷砣村,村民王贵荣一大早便擀好了面条,拿出一大盆腌肉,静待游客的到来。“今天是周末,游客会多一些。”王贵荣说,自从通往村里的公路修好了,客流也多了起来,前两年还脱了贫,这都多亏了我们的陈书记!

  王贵荣口中的陈书记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

  车谷砣村,是一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有69户、204口人,2012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当时村里穷啊。”回想起当年的景象,69岁的老党员高成玉感慨不已。2012年村党支部改选前,高成玉和村里的党员集体商量后决定:去县城邀请陈春芳回村。看到家乡的窘境,陈春芳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放弃了县城年收入40万元的生意,义无反顾地回到大山沟,同村“两委”班子一道,劈山修路、发展旅游,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再过一段时间,村民们将全部搬迁到新民居中,而村内原有的100多套房屋,则交由村‘两委’根据情况打造成具有太行山风格的特色民宿,村民拥有经营权。”车谷砣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建设告诉记者,我们争取通过发展旅游,让村里人人都有事干,人人都有钱挣。

  如今,车谷砣村还引进了企业管理模式,成立了灵寿县大砣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与正定县塔元庄村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中国·车谷砣康养旅游度假区”。“今后,车谷砣村将与周边没有资源的村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打造一村一品、一庄一特、一沟一景的大田园综合体。”陈春芳说,争取大干几年,使得车谷砣沟域资源产业化、旅游市场化、康养规范化,把车谷砣建成宜居有绿色支撑,富裕有产业支撑,幸福有小康支撑,生态型、文明型的美丽村庄。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2020年实现“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历史使命,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作为民生工程、党建工程,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在党建引领下,使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充分履行义务,最终让脱贫路越走越宽,为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脱贫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党建工作推动扶贫领域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为全市脱贫战线的单位做出了表率。2018年以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困难多的形势,扶贫干部队伍不断强化作风建设,自我加压,以一当十,负重前行,进行了大量艰苦细微的工作,在脱贫攻坚实践锻炼中,边战斗、边整合、边提升,逐渐从一支人员不足、装备不足、干部老化的半专业化队伍,成长为一个老中青结合,80后、90后年轻干部担当主力的勇于战斗、善于攻坚、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新战果的近40人的专业化队伍。

  在平山县下槐镇南文都村河道整治工程现场,记者一行和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张端树沿着刚铺的水泥路,边走边看。张端树还不时用带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自言自语:“我不在的这几天,工程进度真不慢!”

  路上遇到乡亲们,他总是“大叔”“大娘”地叫着,而大家伙儿则亲切地叫他“老张”。历时三年多,张端树扎根在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大刀阔斧改善村容村貌,历尽万难建起文都河农业生态观光园等产业项目,不仅让小山村发生了美丽“蝶变”,还带领乡亲们战胜贫困,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征程。

  “2017年,南文都村村民依托土地、扶贫资金和劳动力入股扶贫产业,人均增收3500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340元,村集体年增收4万余元。”张端树说,现在不仅南文都村脱贫了。整个平山县都摘掉了贫困帽儿。脱贫致富是对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洒下献血的革命先辈们最好的告慰。

  近年来,石家庄市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出击,努力把党建工作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不断扩大党建助脱贫工作战果,涌现出了一大批像陈春芳、张端树这样的基层党员脱贫致富带头人。

  在灵寿县南寨乡马家庄村的葡萄大棚内,游客采摘新鲜美味的葡萄。董永博 摄

  创新模式

  奏一曲特色产业发展乐章

  “就业园里管吃管住,每天做点手工活还能挣上50元,特别知足。”行唐县城寨乡南洼村的残疾人张素琳一边在加工的衣料上画印、翻片,一边和工友们说笑着,幸福感溢于言表。

  张素琳所说的“手工活”,指的是行唐县“双创园”为残疾人引进的家庭手工业,依靠这一“短平快”扶贫产业项目,行唐县“双创园”让像张素琳一样的108名残疾人走上了脱贫路。

  2018年5月,行唐县携手河北如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残疾人”模式,共同打造了集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康复服务于一体的残疾人“双创园”。园区引进手工业加工产业项目,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搭建起就业创业平台。

  目前,“双创园”共带动850名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500多名残疾人摆脱了“吃低保”的身份。“要实现贫困残疾人群体精准脱贫,关键是扶志扶智,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双创园负责人贾茹介绍说,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让贫困残疾人在脱贫摘帽的同时,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更有尊严地活着。

  “双创园”启动运行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残带健、以弱助强”的良好格局,取得了园区就业一批、辐射带动一批、居家安置一批、解放松绑一批“四个一批”扶贫助残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扶贫路子。

  此外,在脱贫攻坚战中,石家庄市借助各县(市、区)举办省、市旅发大会的契机,创新扶贫模式,大力发展旅游精准扶贫。

  在灵寿县漫山村,宾馆老板李建云正在忙着招呼刚刚过来的游客。“父母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我在外面打打零工也挣不了什么钱,那时候家里吃穿都发愁。”李建云说,后来依托五岳寨景区和漫山花溪谷景区,在自家的6间小平房里搞起了农家乐。2018年,拆掉旧房,投资了160余万元建成了现在的望岳楼宾馆。“尤其是今年灵寿县承办了石家庄市的旅发大会,这里的游客更多了。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有今天这样的日子。”

  “旅游精准扶贫,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灵寿县扶贫办主任梁风斌向记者介绍说,单五岳寨、漫山花溪谷等景区辐射带动13个贫困村,发展精品农家乐50余家,带动3500余人脱贫。

  近年来,石家庄市特别重视扶贫模式的创新,探索形成了以行唐大山兄弟、赞皇利通商贸、平山润众、灵寿冀乐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以灵寿县漫山花溪谷、平山县沕沕水为代表的“景区+贫困户”扶贫模式;以平山县李家庄、赞皇县土门镇秦家庄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村委会+贫困户”扶贫模式;以行唐县“双创园”、东安太庄扶贫微工厂、赞皇县原村土布为代表的“企业+微工厂(家庭手工业扶贫点)+村委会+贫困户”扶贫模式;以太行山区生态绿化工程为带动的“生态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各方良性互动、利益共享,成为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平山县南文都村的葡萄种植园区里,工作人员正抓紧时间为葡萄树进行整枝。董永博 摄

  整体发力

  绘一幅安居乐业民生画卷

  日前,走进昔日的贫困村——赞皇县梁家湾村,记者发现,过去弯弯曲曲的土山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以前破破烂烂的土房子,变成了规划整齐、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洋楼;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安装上了太阳灶;村上开办了扶贫微工厂、新建了文化广场,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俺嫁到这个村快20年了,这两年变化是真不小,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的房顶也都给改造了,如今还铺设了下水道,村里光游园就修了3座。”赞皇县梁家湾村的魏立丹说,村里不仅环境好了,还有了致富产业,自己在村里的扶贫微工厂敲核桃,每个月能收入一千多元,日子也不像从前那样紧紧巴巴了。

  像梁家湾村这样的精准扶贫微车间,在赞皇县共有48个,辐射110多个行政村,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1200余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

  通过这种“系统化扶贫”分配新机制,使得赞皇县的小核桃“掰”出了产业扶贫的新天地,更为贫困群众找到了稳定脱贫的新出路,完成了从原来的“等帮扶、靠政策、要钱物”甘于贫困,到“靠双手、凭技术、凭能力”脱贫致富的转变,实现了既给“鱼”带动增收,又授“渔”扶志助贫的全面创新。可以说,47个星罗密布的“扶贫微工厂”和系统化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新机制,成功破解了利益联结不到位、群众参与度较低的产业扶贫“方程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和持续发展。

  “各位社员请注意,哪家攒了鸡蛋可以送到村委会来了……”7月22日一大早,平山县岗南镇武家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武社云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3天的蛋量,估摸这份有6斤,应该有60块钱。”村民杨文娟第一个来到村委会,只见交过来的鸡蛋经过称重、清洗、盖戳便被装进了包装盒里。“村里的合作社管给我们卖鸡蛋,多少都不愁卖,特别省心。”杨文娟说。

  武家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一穷二白没有任何产业,乡亲们过着靠天吃饭的穷日子。2016年以来,在西柏坡纪念馆驻村工作队帮助下,村民们把土鸡蛋卖到了北京,还发展起了土猪订单养殖产业,村里的香油、芝麻酱、粉条等农产品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武西源”。

  “最近这两年,我们村发展了扶贫产业,乡亲们都脱了贫。”武社云说,过去村里的农产品都是一家一户散卖,不但卖不上价钱,销路也不好,如今通过村里的合作社集中销售,价格更合理了,销路的问题也解决了。

  通过消费扶贫,武家庄的鸡蛋、土猪、香油、芝麻酱等打开了销路,甚至走进了北京市场,帮助全村贫困群众每户增收超过3000余元。

  近年来,石家庄市扶贫办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任务、重点改革,加强调查研究和统筹协调,开展了“问计省直,寻求支持,问计于民,寻求智慧”的双问计活动,主动与省办沟通,深入基层调研走访,研究问题、破解难题,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的落实意见的通知》,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对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的政策支持。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发展消费扶贫企业3家,合作社5家,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1000多万元。

  安居才能乐业。在行唐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庙岭沟社区,一排排现代化的楼房高耸林立,小区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城市社区。“这白光亮的屋子,没有虫子,睡觉特别安生。”刚从大山上搬下来的刘锦荣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楼房。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为了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石家庄市积极谋划后续扶持产业,力促村集体与搬迁群众“双增收”。目前,行唐、灵寿、平山、赞皇四县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部入住,入住率达100%。搬迁贫困人口后续帮扶举措也已全部落实。

  一组组闪亮的数据,正是石家庄市上下奋发进取、务实苦干、决战脱贫的真实体现;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面,更充分展示出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在精准扶贫道路上脚步铿锵的信心和决心。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石家庄大地上徐徐展开,宏伟的小康梦在这片土地上正逐步变为现实。

关键词:幸福,石家庄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