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河北崇礼:脱贫大戏正精彩

来源: 张家口日报    
2019-08-05 11:26:35
分享:

  冬奥小城唱响脱贫大戏

    ——崇礼区见闻

  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崇礼发展日新月异。

  碧空如洗,青山滴翠,静谧的崇礼元宝山下,一座座精致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平坦的沥青路干净整洁,供水、供暖一应俱全……昔日破旧的张家口市崇礼区上窝铺新村,如今变身为精致玲珑的度假村。

  “上窝铺曾是国家级贫困村,现在是全区重点打造的精品示范村,今后将朝着高端乡村度假旅游和现代休闲农业方向发展。”在采访崇礼区主要领导时记者得知,三年多来,崇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筹办冬奥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借势冬奥促脱贫的“崇礼路径”。

    黑土地上的绿色希望

  松涛阵阵的林海,挺拔高耸的白桦,松软碧绿的草坪……盛夏时节,行走于崇礼,目之所及满是绿色。

  眼下,崇礼的森林覆盖率已达67%,冬奥核心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0%,过去三年间崇礼累计新增造林面积70.45万亩。近年来,随着冬奥会筹办及首都两区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崇礼始终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理念贯穿于生态建设中,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绿色希望”。

  “能当上护林员,打心眼儿里高兴,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有了这份工作,加上平时在家里拾掇地,日子越来越好!”迎着日出,佩戴“护林员”袖章的李秀华穿梭在山林中开始巡山,说起现在的身份,他一脸感激和骄傲。

  60余岁的李秀华是白旗乡上窝铺村的贫困户,如今他搬进了新民居,当上了生态护林员,还种着白菜和架豆,成为村里的脱贫典型。“农活不耽误,种菜有收入,护林员一年还能领4000元补贴。”李秀华高兴地说。

  “贫困户选聘为护林员,增强了森林管护力量,壮大了管护队伍,又改善了家庭状况。”崇礼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杨治国介绍,去年崇礼在贫困群众中聘用了898名护林员,带动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如果说生态建设是播种绿色希望,那么冷凉蔬菜、花卉、苗木等传统农业产业,就是崇礼人在绿色产业中收获的致富希望。目前,崇礼区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家,蔬菜标准化生产园区50个、蔬菜产业合作示范社29家。2018年,农业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户11318户、20389人,仅蔬菜种植一项年人均收入近4000元。为降低种植风险,崇礼区财政出资,为所有贫困户上了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返贫现象发生。

  海拔1500米的堡东沟村,朵朵盛开的金莲花是青山靓丽的点缀,这是该村实施的中药材金莲花产业试种项目。“在家的多是劳动能力差的老人,村里种植结构单一,去年决定试种金莲花。”驻村第一书记张大力告诉记者,金莲花一次投资种植,20年连续收益,干花采摘出售,节省人力物力,适合村情。村干部和贫困户带头示范,目前已完成12个大棚、明地3亩的金莲花种植。照行情估算,每亩干花产量约40至50斤,第三年成规模后效益估算5200元到1万元。下一步,他们将力争建立金莲花种植基地,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冬奥梦下的白色经济

  夏季,雪场被翠绿葱茏覆盖,崇礼迎来了非雪季的户外旅游潮。山地户外、亲子娱乐、森林野宿、自助烧烤、户外越野跑、高空挑战……在富龙、太舞、万龙、银河等各大雪场,多样主题活动开启了夏季的“沸腾模式”。

  在太舞滑雪场,记者见到了来自白旗乡南山窑村务工人员刘小飞。作为压雪车主管,刘小飞在非雪季终于可以“缓”口气儿了,他的工作包括压雪机日常管理维护、司机培训及雪场其他事物的处理。2013年,结束北京打工生活,他在太舞谋到了一份守家在地的稳定工作。6年来,从普通员工成长为部门主管,从每月工资3000元涨到5000元,从一人就业到全家上岗,他带着家人脱贫致富。“都在雪场干活,媳妇儿在太舞采购部,爹在富龙打零工,娘在银河打零工,全家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上万元,在县城买了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刘小飞脸上溢满了笑容。他坦言,是冬奥给了自己脱贫致富的好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来滑雪旅游,也给了咱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富龙滑雪场,负责山地运营的白旗乡洞头营村村民邱志生跟记者谈起了自己的工作待遇:五险一金、稳定工资、培训等福利,言谈中流露出对新生活的希冀。

  近年来,崇礼区抓住冬奥机遇,以打造国际知名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冬季滑雪和夏季户外为主导的体育休闲产业。目前,已建成万龙、云顶、太舞、富龙等7家滑雪场,同时带动建设标准酒店45家,农家乐、民宿105家。为最大限度地把贫困人口吸附在冰雪产业链上,崇礼区与各大雪场、酒店、企业签订了劳务用工协议,优先招录当地贫困群众。同时,通过定期开展职业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积极扶持贫困群众创业,鼓励个体经营、开办民宿和农家乐,力争在产业链上分一杯羹。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8年,崇礼区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旅游及配套服务业人员达2.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917人,直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224个,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冰雪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崇礼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头号工程”。

    脱贫路上的红色力量

  “照去年的价,圆白菜一亩5500多元、一个大棚8000元,30多亩咋闹也有个十几万吧。”在崇礼石窑子乡小伙房村,73岁贫困户刘继祥和记者唠着嗑。

  2018年底脱贫出列的小伙房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民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扶贫要扶志。作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崇礼各级党组织在群众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激发“东道主”的自豪感和脱贫的主动性;广泛开展巾帼脱贫攻坚行动、农业专家进乡村行动、“双创双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村民的蔬菜、中药材、苗木种植技术和服务冰雪旅游的技能,培养了一批产业技术能手,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

  与此同时,崇礼大力实施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鼓励能人返乡任职,带着贫困户脱贫致富。南地村党支部书记殷飞是区领导专程“请”回来的能人,回村后,他整合农业产业资金和扶贫资金,成立苗木种植合作社,按比例给村集体、村民和贫困户分红,一举解决了“村集体增收难、无支柱产业、贫困户脱贫路径窄”三重问题。此外,为发挥好龙头企业致富引领作用,该区还拿出1000万元资金设立了产业发展区级支持项目,遴选了22个“带贫”能力较强的产业项目。其中,红旗营乡老芽茬村的“莓好”庄园流转了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土地,安排就业131名,靠着“三金”收入,村民们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关键词:扶贫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