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周喜俊:四十年不辍书写乡村愿景

来源: 长城网  冯立新 信贺宁
2019-08-06 06:47:12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立新 信贺宁

  人物介绍:周喜俊,石家庄市文联专业作家、一级编剧、全国优秀青年文艺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从事创作40余年,发表各类文艺作品900余万字,著有8卷本《周喜俊文集》,出版《沃野寻芳》《追梦者之歌》《周喜俊剧作选》等专著13部。长篇电视剧《当家的女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中篇评书《天地良心》、戏曲电视剧《蝴蝶杯》等30部作品先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退休后的周喜俊书本不离手。  记者 信贺宁 摄

  一部《当家的女人火了15

  2004年,央视首播的18集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剧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多项大奖。专家评论这部电视剧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经典”。在很多观众心中,这是“最受欢迎的农村题材剧”之一, 15年来久播不衰。

  一部电视剧的成功,剧本是关键。周喜俊便是《当家的女人》编剧。

  眼前的周喜俊,短发,干练。

  6月17日,一见面,周喜俊便拿出手机,打开一个网站链接给记者看,那是红色文化网新近刊发的由她撰写的一篇纪实文学——《有梦想就能翱翔——新型农民王晓伟纪实》。“红色文化网发出来后,点击量直线上升,位居当周排行榜第2名,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也都转载了。”周喜俊高兴地说,很多网友看到这篇文章后都想去找新型农民王晓伟取经。

  周喜俊出生于石家庄市行唐县东市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说起新农村建设,谈起乡村振兴的愿景,她很兴奋,浑身充满了年轻人身上才有的朝气。“最初没有当作家的奢望,只是有感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就想写出能给农民带来生活乐趣的作品。”周喜俊说,她的作品关注的是农村新变化,关心的是农民的喜怒哀乐。

  1978年,周喜俊创作的第一篇作品《一捆韭菜》在《河北群众文艺》发表,此后年年都有新作问世。1982年,她创作的新故事《辣椒嫂》在《曲艺》首发,同年获得“河北省四化建设新人新貌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列入建国以来优秀曲艺作品,中国曲协评论家发表文章称“辣椒嫂是新时代的李双双”……

  从事写作逾40年来,周喜俊始终坚持深入生活、为人民写作, 她笔下的农民形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充满了正能量。

  深入基层讲好乡村故事

  2005年,周喜俊开始创作《当家的女人》姊妹篇《当家的男人》。这部作品的原型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赞皇县行乐村党支部书记时占经,讲述他舍弃省城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回到贫困家乡,十四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走生态文明致富道路的长篇巨作。该书2010年4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周喜俊近照。   记者 信贺宁 摄

  “我不写应景之作,我的作品都是从生活的富矿中挖掘出来的。”提起创作过程,周喜俊感慨良多。《当家的男人》创作期间,她深入行乐村,在村里一住就是十天半月,采访到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最终塑造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时涌泉这一典型人物。而此时的广大农村,正需要这样的人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出路。

  有读者说,周喜俊写活了时涌泉;有评论说,这本书具有前瞻性,《当家的男人》出版在2010年,却非常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

  2008年,周喜俊开始创作“当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幸福谁当家》,中途因要完成上级交派的革命老区帮扶任务,她到鹿泉李村镇张堡村下乡3年,而此时,她已经完成了8万字创作。当时隔两年再接着写《我的幸福谁当家》时,周喜俊对原来的文字不满意了,于是将原来的8万字推翻重来。

  “《我的幸福谁当家》从深入生活开始,到最后出版,断断续续用了10年时间。这个过程也是我走遍大江南北,对‘三农’问题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周喜俊说,10年来,她深入农村,采访到不少有志青年,包括大学生、复员军人、出国留学的博士生等。“每次与他们接触,我都很受启发和鼓舞,因为他们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好作品来自生活实践。对于周喜俊来说,一年365天,她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基层采风,她的作品就诞生于基层。

  实现乡村愿景写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也是周喜俊对乡村情感的真实写照。

  1982年10月,中国曲艺家协会邀请周喜俊去北京参加曲艺创作班,她需要带上30斤全国通用的粮票。“别说全国通用粮票,我们家连河北粮票都没有。”周喜俊说,当时,村里一帮爱好文学的农民凑了30多斤地方粮票,又帮忙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从那时起我就暗自发誓,要一辈子为农民写作。”

  如果说这是初心,那来自读者和观众的欢迎则是她写作的动力。

  一次,周喜俊在北戴河参加中国作协的活动时,来自内蒙古的一位作家告诉她,他们那边有一个拆迁村,家家得到一笔不菲的拆迁补贴,妇女们整日不干活,聚在一起搓麻将、聊闲天,而当看了《当家的女人》后很受触动,说张菊香那么不容易还能闯出致富路,咱年纪轻轻就这么混日子多没劲,于是,她们从做小生意开始做起,后来不少妇女还成了企业家。“来自观众的这种反馈,我收到过很多。”周喜俊说,“当我的作品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精神引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用了整整20年,周喜俊完成了农村题材“当家”三部曲:《当家的女人》解答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家庭如何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路的问题,《当家的男人》对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而在《我的幸福谁当家》中,则提出了一个更大的社会命题——乡村振兴必须吸引大批有知识的青年回归农村。

  “这条路径不是我编出来的,是我在长期深入农村生活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当青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门路的时候,农村一系列问题就会得到妥善解决。”周喜俊说,如果我们的吃饭问题要不能靠自己解决,就等于把绳索套在了脖子上,乡村必须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周喜俊,文学责任编辑:高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