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探访河北井陉“王家大院”

来源: 石家庄日报  
2019-08-29 16:16:08
分享:

石家庄市西南方向约35公里处,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长宋古城。段建斌 摄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方向约35公里处,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长宋古城。这座古城里有省级文保单位9处,市、县级文保单位12处,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存40余处。在这众多的文保单位中,“王家大院”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古城南门大街上。

在山西也有一座大家较为熟知的“王家大院”,为典型的晋商住居风格。天长宋古城因位于冀晋交界之地,所以这座“王家大院”也被人们称为河北的“王家大院”,为典型的民居风格。两座“王家大院”并称北方两大院。

天长宋古城文保单位众多,“王家大院”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古城南门大街上。段建斌 摄

河北的“王家大院”为明万历年间任山东青州博兴知县的井陉人王琏的宅第。大院占地15亩,有房屋162间,由8个古院落、一处花园、一座1952年建成的小礼堂组成。

从高耸的大门拾级而进,穿过一条卵石路便进入大院的第二道门——遮屏式直柱敞檐门楼。门口对面的影壁为砖雕百寿图,由100个结构不同的篆体“寿”字组成。百寿图两边有一副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彰显着王家世世代代的祖训。大院显眼而又符合规制的地方时不时便有这样寓意吉祥、雕刻精湛的砖雕图案出现。

“王家大院”为明万历年间任山东青州博兴知县的井陉人王琏的宅第。段建斌 摄

大院的北院为上世纪40年代修建的二进式院落,院子21间房屋没有梁架,全部是拱券成屋,房顶覆瓦,当地人称这样的建筑为“无梁殿”。据说王琏的十一世孙在上世纪40年代任井陉县县长时,外敌入侵,时局动乱,为安全起见,这位县长在他住宅的地下室挖了一条通往他的办公所在地的暗道,这条100多米长的暗道解决了他每天上下班的安全问题。

“高堂院”则为明、清时期的院落,突出了古代礼制的建筑风格。进入院落,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方砖漫地整齐有序,石榴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院子的四个角落留有石头雕刻而成的柱础以备红白事时搭建帷幔所用。“穿堂屋”便是王家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中间为客厅,两边为寝室。一般的客人在此接待即可,尊贵的客人或有八拜之交的故友,于厅堂歇息片刻,穿堂而过入后院拜见高堂大人而后叙话。“高堂院”坐落在高台的上房为长者居住的地方,两边带廊檐的“绣房”为闺秀居住的地方。

“王家大院”21间房屋没有梁架,全部是拱券成屋,房顶覆瓦,当地人称这样的建筑为“无梁殿”。段建斌 摄

1947年4月,解放军第8旅22团解放井陉城,王家大院便成为中共井陉县委的办公场所。1952年,井陉县在大院北线的一处三进院落拆了两个院子建了一处青砖砌墙、红瓦覆顶、古门窗装修的新式建筑——井陉县小礼堂。此后,王家大院—直为县、乡镇的办公场所。将近70年过去了,这座带有时代特色的小礼堂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现辟为休闲娱乐场所。

上世纪20年代,时任民国临时执政(履行总统、总理职责)的段祺瑞在古城南侧雪花山下开矿采煤,挂牌“正丰公司”,由其弟段祺勋全权处理公司事务。这时的王家已是井陉首富,拥有土地1500亩,宅院20多处、房屋500余间,并有商号300多处,遍布京、津、保、石、阳泉、太原、西安等地。王家为了巴结段家便经常来往于段家。段家兄弟也是有名望的士绅,时间久了,为了与当地乡绅交好,段家答应以段祺瑞的名义为王家建一座宅第,这就是王家有名的中西合壁的大上房。

如今的“王家大院”成为一处旅游佳地。段建斌 摄

王家大院现存明、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四个时期的建筑,整个大院廊柱萦绕、门扉掩映,门窗棂格玲珑剔透;建筑风格明快、悦心怡目,青砖灰瓦,古朴壮丽;房屋纵横交错,高低错落,院院相通,曲径幽深。鸟瞰大院的整体布局为双“喜”字图案,被誉为“建筑迷宫”。

2002年7月,天长镇政府从王家大院迁出后,这座河北省文保单位迎来了慕名而至、络绎不绝的游客,成为一处旅游佳地。

  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管”高铁刹车的苏健

  苏健,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数控配管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是第1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特别奖获得者。

  初见苏健,温和、沉稳。34年管道工,从早期的绿皮火车,到如今的高铁动车,苏健一直扎根在这个岗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岗位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健对其的热爱不曾改变,就像树木的根脉越扎越深,用无私付出为昂扬的绿色提供不竭的动力。

  1985年,中车唐山公司震后异地重建,大量招工,初中毕业的苏健进厂成为了一名管工。直到今天,苏健依然清晰地记得中车唐山公司生产的每一代车型和与之相匹配的管路。“从前的绿皮车,管工的工作大多是列车上卫生间、洗漱间的管路和暖气系统。现在不同了,高速动车组上管工的主要工作是制动系统。”虽然都是管工,但工作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在这种转换中,苏健经历了起伏并迅速成长。

  苏健参加工作后迅速成为了班组里的一把好手,不管是卫生间、洗漱间的管路还是列车暖气系统他都干得得心应手。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列车采用了空调采暖和电水炉,管工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少。没活儿的时候,他就被分到其他班组帮忙。几年中,苏健把所有组装的班组走了个遍,木工、钳工、电工、油漆工他都干过。由于是帮忙,常常被分派又脏又累的活儿。在喷漆班组时,他负责推喷漆工站立的高架子车,每天用凡士林把脸涂满,帽子眼镜带好,包裹严实,推着喷漆师傅保持匀速运动。“刚去时落差确实很大,不过很快我就调整过来了,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可以多看多学。”苏健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经历对于以后从事技术管理岗位是很好的积累,因为各个工种是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只有都有所了解,才能通盘考虑,发现问题。

  伴随着高速动车组项目的上马,2007年5月,苏健作为组装工序人员,被安排首批赴德国培训。苏健非常清楚,这一次出国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为了学到德国人高超的动车组制造九大关键技术之一的动车组制动技术,这是公司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和责任,肩负着公司万名员工的瞩目和期待。他和同伴们没有时间熟悉异国的一切,没有时间领略欧洲如画的风景,就被分到德国西门子公司尤丁根工厂的各个班组,和德国老师们一起边学边干。白天,苏健与同伴们跟德国老师学习技术,他们总是手不离笔、本不离身,一个个本子上他们或用文字或用简单的图画,记录着德国老师工作时的工艺流程、操作步骤。晚上,回到驻地后,这一本本笔迹各异的笔记就是大家最多彩的生活,他们一起整理笔记,一起研究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操作步骤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一个工作细节研究到夜半更深。如今,这一本本笔记已被珍藏在中车唐山公司的档案馆里,作为一个见证,记录着企业的新生。

  “坐过高铁吧?那真是风一样快啊,可你想过吗?这么快的高铁停不下来该怎么办?我就是负责制作车上刹车管的,一列车有一千多条刹车管,就像人的血管和神经,是确保高铁速度和安全的关键。”CRH3动车组全列共有制动管路1100根,2400多米长,直径从6毫米到42毫米不等,95%以上是三维立体弯管,平均每根管6个弯,最多的超过15个弯。这些管路和电线一样共同组成了动车组的神经系统,控制着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起初公司使用的是进口成品管,不仅成本高而且运输周期长,制约着动车组生产。为了迅速实现动车组制造国产化,苏健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带领弟兄们对制动管路进行国产化攻关。弯管角度回弹变形和长度拉伸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因为即使采用和进口管一样的数据编制程序,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管材弯出来误差都在10毫米左右,而动车组要求精度是1毫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动系统安全可靠。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进行补偿。为了取得精准的补偿数据,苏健先后对3个厂家的14种原材料管22种半径模具进行了5000多次实验,历时1年时间最终采集了1.2万个数据,编制出收录了3万多个数据的《CRH3数控弯管角度补偿数据库》。按此数据进行补偿后的管材角度误差控制在0.1度,长度误差控制在1毫米,实现了精确补偿,填补了行业内的一项空白,为动车组产能提升扫除了障碍,助推公司动车组制造迈进崭新阶段。

  从事机车车辆管道工工作34年,苏健已是高铁制造核心技能人才。他先后主持技术创新52项,其中获奖42项,制作工装36套,攻破重大技术难题5项,完成3项国家发明专利申报,1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他编制了11册可视化教材,制作了7个员工标准化作业样板。

  苏健奋斗的身影,正是万名唐车人为了祖国的高铁事业不断追赶超越的身影,“我们制造,推动繁荣和成长;我们创造,走向自立和强盛;我们前行,让梦想变成现实!”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

  迎难而上的技术领军人张雪松

  张雪松,男,回族,197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钳工高级技师、数控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河北省五一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中共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记者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里见到张雪松的时候,他刚刚参加培训归来,正忙着进行激光靶标机器人的调试工作。激光靶标机器人上岗后,将取代人工对高速动车组车体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高精度检测。

  工作室就设置在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厂房内的一角,透过玻璃能够看到生产中的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和忙碌的机器人。中空型材先被拼接阻焊成大部件,再由大部件组合成车体,每天,令人振奋的“型变”都在机器人被广泛应用的智能生产线上上演,而智能生产线的生产服务、新产品试制、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的修改检验等都是工作室承担的任务。张雪松和工友们在工作室进行技术攻关,搞培训演练,出门就是车体总成生产线,直接现场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在他忙碌的身影后,留下的是难题破解后生产线流畅的运转、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不断前进迈出的坚实步伐。令大家钦佩的是,这位技术领军人物,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技校生。

  十几年前,伴随着动车项目和智能化生产线的上马,一道难题摆在张雪松这名优秀钳工面前:科技的进步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尽管自己从前在钳工岗位是“大拿”,但要想适应时代发展和企业进步的需要,就要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在考验面前,张雪松选择迎难而上:“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不仅要有危机感,更要有一颗不断追求新技术的心,通过学习,充实丰富自己。”

  在高速动车组的试制过程中,铝合金车体用的型材在焊接后变形复杂,摸不着规律,往往前一天实验成功的方法第二天又不好用了,急得张雪松连吃饭、走路时想的都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他把影响焊接后变形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环境、预处理、焊接设备及参数等五方面的影响。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后,终于找到了每种因素对车体焊接变形的影响,总结出了一套最优的装夹和调修方案,解决了焊接后变形调修问题,终于攻下了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制造这个难关。

  高速动车组批量生产后,一些设备、工装的缺陷,制约着生产的顺利进行。从此,改进设备工装、弥补不足,成为张雪松的攻关课题。IGM龙门焊接机器人每天要完成几百米焊缝的焊接,在进行地板大部件焊接时出现焊缝质量差的问题。张雪松经过研究和分析,找到了影响焊接质量的原因。他调整了龙门焊接机器人的激光传感器系统,修改了设备内部参数,自己设计、制作激光调整零件,反复试验,最后成功解决这一难题。

  因生产工艺布局调整,动车组司机室的总成工装需要搬迁位置。在动车组技术转让过程中,这些核心技术仍然是不能传授的“秘笈”,当时德国专家用了整整3个月调试工装的精度,期间还严禁中方技术人员观摩。而这次司机室工装设备搬迁,几十个测量点需要在30多个曲面中进行精确定位,比重新安装工装还难,大家都说这个任务难以完成。苦苦思索的张雪松想到了用吊线进行粗定位,将这个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四步曲”。吊线法加激光跟踪仪的组合调整方法,简洁高效,化繁为简,不仅打破了技术封锁,还解决了当时外国专家安装工装时的精度误差,这个项目获得了全国职工创新成果优秀奖。十几年来,张雪松先后完成了30多项这样的设备、工装技术改造。此外,他还主动请缨,以钳工绝技先后500多次把进口的数显伸缩尺、数控高速刀具、加工中心检测探头修复如初,多次救急生产线的停工状态,保证了动车组车体的正常生产,创造经济效益达500多万元。

  “柔性化是我们对生产线的追求。”每个企业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生产一种产品,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有时需要频繁更换生产线,未来还有可能实现多种产品的并行生产。转换一个生产线需要好几天时间,这显然不能适应生产需求。张雪松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攻关的就是如何做到生产线的快速转换,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生产线的调整、程序的改造、模块的优化设计等大量的前期工作。”近两年,张雪松又向机器人编程、自动化控制发起了挑战。博图软件的使用、PLC触摸屏程序的编写和应用、生产线中涉及到的大量传感器、三维建模等相关知识都被他一一攻克。他计划未来在实验室建立起机器人的大型场景仿真系统,“掌握了这一技术,就可以提前在工作室进行场景模拟,甚至一些程序和参数也可以在模拟软件上调试,没问题了再拿到现场,这能极大提高效率。”

  掌握基本技能操作的技能点,拥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学会操作更多的先进设备,同时还有更多与生产相结合的创新……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张雪松正意气风发,力促“中国速度”不断加快。

  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

  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的王必耕

  王必耕,男 ,汉族,195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车工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中车集团金蓝领、操作类专家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现已退休。

  王必耕,人如其名,一直在自己的车工岗位上耕耘、学习不辍。中国新时代产业工人坚韧的意志、刻苦的钻研和执着的追求在他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王必耕带着车工的好手艺于1986年调入中车唐山公司。“我只想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技术工人。”为了“名副其实”,王必耕躬身耕耘、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从初级工走到高级技师。他深知自己只是初中毕业,知识底子薄,就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白天跟老师傅学实践经验、跟大学生学理论知识,晚上就读书看报、自学钻研,他自费订阅《机械工人》杂志30年,常常研读到深夜。上班时间,王必耕更是全心投入、兢兢业业,“一天8小时,除了喝水和上厕所,我一分钟也不耽误。”别人休息聊天的时间,他都用来钻研技术、提高效率,这一干就是近30年。

  从进厂到2014年退休,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高铁动车,王必耕亲眼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融入其中。“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与铁路运输事业连接到一起,涉及到行车安全,就没有小事儿。随着车辆的更新,火车工件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的严细认真必须放在第一位。”公司为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生产1000多辆新造客车,王必耕亲手加工了30万条精密螺栓,质量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有效保证了行车安全。他发明的 “快速车蜗杆”和“机夹高速螺纹车刀”等先进操作法,在客车配件加工中广泛推广。他自制挂轮组加工非标蜗杆,大胆利用CA6140型车床的加大螺距系统加工非标准小螺距螺纹成功,省时省力,提高效率3倍。他根据加工非标螺距的经验,经过计算发现有近百种非标小螺距螺纹可以加工,扩大了车床的加工范围。他巧用三抓卡盘加工四方形工件,提高工效2倍。 他自制“闸瓦托吊座”加工内侧面铣夹具 ,以车代铣,提高工效4倍。他结合生产实际共制作刀具、夹具6套,推出“以车带铣”等2项先进技术操作法,共为公司多创效益100余万元。

  “不聪明,但很勤奋。”是王必耕对自己的评价。随着科技的进步,要求技术工人掌握的知识和标准越来越多。50岁的王必耕决心学习电脑。学电脑要先会打字,可是王必耕连拼音都不会,怎么办?他从隔壁幼儿园找来孩子们学拼音用的卡片从头学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他不仅能熟练地使用拼音打字,还练就了盲打的功夫,现在打字比年轻人还快。

  学会了电脑,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他如饥似渴, 一连两个月时间,每天坚持学到凌晨3时, 熟练掌握了用电脑绘制零件图和编制工艺文件等操作。王必耕说,在之后的工作中,遇到有的工程师直接把图纸发过来问“王师傅,您看看这个你们能不能做出来?”他总会有小小的成就感,感恩曾经的付出。 谈起劳模,王必耕有着深刻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老黄牛型大干实干的,发展到后来技术型、智能型的,进入新世纪就要求复合型的,不通过学习完善自己就会被时代淘汰。”

  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制造同样有王必耕的贡献,他负责为各生产线加工维修工装42项,制作各种钻模板12件,共完成了1100多件的加工任务。 2008年,公司首次向非洲加纳出口动车组,生产中,王必耕解决了铸铁平台弯曲后调直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圆弧定位块的精度,提高效率5倍多。

  不仅自己与时俱进,王必耕也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如今,他的徒弟们都成了厂里独当一面的好手,徒弟刘春海还两次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退休赋闲的王必耕,每次在新闻中看到中车唐山公司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又有了优异表现,都会热血澎湃;每有坐火车的机会,总会留心看看“这是我们厂出的车吗,结构怎么样,有哪些优缺点?”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样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关键词:河北,井陉,王家大院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