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一线人物志丨吕文书:手拄拐杖不服输 带领乡亲齐致富

来源: 燕赵晚报  
2019-09-05 15:44:24
分享:

  村民在吕文书办的工厂里上班。郄磊 摄

  虽然身患小儿麻痹症,但他并未就此萎靡不振,而是凭借一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儿,南下广州,北上新疆,在积攒了足够的资本后,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办工厂、搞种植、找销路,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步入富裕。他就是河北省赞皇县阳泽乡严华寺村的吕文书。

  身患疾病,誓与命运抗争

  “不好意思,刚才有事,让你们久等了。”日前,在赞皇县阳泽乡严华寺村,记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洪亮的声音刚落,58岁的吕文书便推门而入。他身高一米七二左右,短发,皮肤微黑,左腿弯曲悬空,腋下架着一副拐杖,笑着走到办公桌后面的椅子跟前,把双拐放到旁边,坐下。

  吕文书很健谈,从家庭到工作,从创业到失业,再到重新创业,无论失意还是顺遂,他都面带笑容,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吕文书说,自己出生时,家中已有5个姐姐,他的到来一度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然而,由于患病,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弟弟妹妹相继出生后,吕文书深知父母的艰辛,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吕文书脑子好使,这是全家公认的事情。然而,在高二那年,他毅然放弃了学业。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我爸让我学裁衣服、学修手表、修电视,就是想着以后我可以养活自己。”吕文书说,大概不到三个月,自己就出徒了。为了鼓励他,爸爸特意用将近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买了一块全自动的手表。然而,这并没能安抚住吕文书那颗不安分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吕文书听说去广州贩电子表、电子计算器背到石家庄卖可以挣钱。于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他怀揣300元,踏上了去广州的火车。

  吕文书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的核桃。郄磊 摄

  南下广州,赚得第一桶金

  “那时候,我基本每周用编织袋,从广州背一次货回石家庄。”吕文书说,当时,电子表等小电子产品属于紧俏商品,到石家庄车站后,原地不动,两三个小时就能卖完。“一趟至少挣六七百块钱,多的时候,一个月我挣了4000多块钱。”

  就在吕文书踌躇满志的时候,1983年底,本打算跑完最后一趟就回家过年,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明明眼睁睁看着装好的电子表,到了石家庄却全都变成了废纸。“别说回家过年,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吕文书说。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好心的大哥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主动提出带我去内蒙古,还赊羊绒给我,让我背到广州去卖,来年再把钱给他送去。”吕文书说,在那位好心人看来,只是帮他摆脱困境,然而,他却从中得到了重要的“法宝”:诚信经营。而且,自此以后,这也成了吕文书的人生信条。在多年的四处奔波中,无论从事什么,吕文书一直用“诚信”严格要求自己:和买主谈好了价格,不管自己的成本涨多少,他都会按讲好的价钱结算,哪怕自己赔钱;运货途中,损坏的货物,退不了也卖不了,他就提醒自己多注意,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答应了卖家,什么时候把货款结清,即使遇到过年,他也从未耽误一天……

  正是多年来的“诚信”,不但帮助吕文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积累了广泛的人脉,也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上新疆,再次积攒资本

  随着小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吕文书的生意不像之前那么好做。为了更好地陪伴家人,1986年,吕文书决定回家乡创业,这也是他外出5年后第一次回家。“我背着差不多70万元现金回的家。”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吕文书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回家当年,在当地民政局的帮助下,吕文书创办了赞皇县福利服装厂,从南方进布料,自己加工。刚开始效益不错,然而,一年后,南方的成衣比他进的布料都便宜,在市场冲击下,服装厂无法再继续运营下去。于是,1988年,在赔光了所有的积蓄后,吕文书再次回到原点。

  对于梦想的追求,吕文书有着比别人更强烈的渴望和更深刻的执着。为了证明自己,接下来的10余年中,他从新疆、西藏等地贩药材,在甘肃、陕西等地卖牛羊,曾经因为大雪封路,他只能在车上靠吃方便面度过两天一宿,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看到别人在新疆挣了钱,2002年,吕文书带着家人的担忧,到新疆种植生态林。可是,事情并没有吕文书想的那么简单。由于气候不同,再加上盐碱地较多,吕文书按照自己想法栽的树木,成活率基本为零;所有的积蓄全部搭了进去,无法面对家人的期待……所有的波折,并没有把吕文书打倒。“只要干了,就不能半途而废,我一定要成功。”怀着这样的想法,吕文书开始不断走访生态林,四处打听学习种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吕文书不但收获了人生中重要的良师益友,更使自己种植的生态林步入正轨:种植面积30多万亩,树木成活率达到50%,包括毛白杨、木槿、金银花等十几种苗木、乔木和药材。

  由于多年的苦心钻研,生态林木质量上乘,再加上诚信经营的理念,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吕文书很快在山东、河南、广州等地打开了市场,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叶落归根,带领乡亲致富

  叶落总要归根。2014年,在张家口市做完迎冬奥绿化工程后,吕文书和妻子付文霞结束了在外奔波的生活,回到家乡。

  已经适应了多年来的操劳,突然闲下来,吕文书不但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很不适应。看着整日郁郁寡欢的丈夫,付文霞便鼓励吕文书,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没想到,妻子的想法和吕文书不谋而合。没有任何犹豫,2015年,吕文书在严华寺村成立了河北瑞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苗木种植、销售、园林绿化等。

  吕文书将企业定位于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弱势群体、贫困户等。见到张海文时,他正在喂鸡,当他看见记者时大大方方地打了个招呼。说起刚到公司时的情景,张海文有些不好意思。他说,由于身体有残疾,心里很自卑,每次在门口张望好久,瞅准院子里没人,就猫着腰偷偷溜进去。可是,当他拿到第一个月的1500元工资后,心境发生了变化。“因为俺也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感觉腰杆都能挺直了。”张海文嘿嘿地笑了起来。

  见到武昌村的吕彩虹时,她正在用缝纫机缝裤腰。半年前,她开始到吕文书开办的公司从事服装加工。每天,她骑电动车,约10分钟就可以到公司。“屋里有空调,活儿也不累,每个月能挣2500元左右,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吕彩虹笑着说,自从到公司上班后,自己家的生活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

  说起帮助村民就业,吕文书说,自己一路走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最初走上社会的那几年,如果没有众多好心人帮他背行李、赶火车,就没有他的今天。时至今日,每逢谈起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吕文书都会热泪盈眶:“那时候我就想,等我有了能力,一定要和他们一样去帮助别人。”从2016年到现在,吕文书已经为150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帮助30余户贫困户走上富裕之路。

  吕文书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计划再流转一部分土地,建设核桃仁加工、小工艺制作等加工厂,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同时,建设残疾人宿舍、食堂、演出厅等配套设施,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在这里工作、生活,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看到大家都有活儿干,都能高高兴兴地拿着工资回家,我觉得我这辈子值了。”吕文书说。

关键词:扶贫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