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木井镇邸柏各庄村
邸柏各庄村位于河北卢龙县南部,隶属木井镇管辖,全村361户,1095口人,土地1300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贯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我国北方典型的无资源、无工业的传统农业村庄。然而,近几年来,该村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村集体年收入80万元以上,已然发展成周边知名的富裕村、小康村,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8月16日,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影响刚刚退去,记者走进邸柏各庄村,这里却见不到暴雨过后的“狼藉”。整洁的街道两侧绿树成荫,规整的乡村院落周围栽满了山楂树和枣树等经济林木,偶有几只小鸟在载满果实的枝头上,不时发出动人的“歌声”,一幅环境优美、生活惬意的田园风光画卷徐徐展开。
村中一家超市门前,两位穿着整洁的老人正在畅谈。记者的到来似乎打断了他们,但老人们并没有任何不悦。其中一位略有驼背的老人满带微笑地问记者:“你是谁家亲戚呀?是不是没在家?快来这里先歇会儿。”待记者说明来意后,他们略显激动地介绍起村子近几年的变化。现在是吃喝不愁,偶尔还能和儿女们出去旅旅游,看一看壮丽山河。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当然,“大林子”也是功不可没。
老人口中的“大林子”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邸亚林,今年47岁,现任邸柏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艰苦创业,勤于钻研,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在邸柏各庄村民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邸亚林。他中等身材,古铜色皮肤,讲一口略带方言的普通话。他为人热情,思路清晰,一看便知是个非常干练的人。
1989年,17岁的邸亚林中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家务农,而是离家外出闯荡。他先后打过工、跑过运输、开过服装店、卖过农资,甚至还开过矿。终于依靠勤奋务实、敢于实践、坚守诚信的品格,闯出了一片天地,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二十几年的商海历练,增长了他的见识才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也打磨养成了不怕吃苦、不肯言败的生活态度。2010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加倍重视和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邸亚林敏锐地觉察到,现代农业将是商机无限,农村将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于是他远赴外省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带着成果回村发展设施农业。
“你一个从来没有种过地的人,现在要投资这么多钱搞农业,这不是败家吗?”创业初期,一听说邸亚林要投资农业的亲戚朋友纷纷劝说。
邸亚林心想:“没种过地,就不能干农业?”。这个不畏艰辛的男人,顶着巨大压力,投资流转了100亩土地,带头成立了“卢龙县福临瑞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起了西红柿。
邸亚林在田间观察西红柿长势
成熟的西红柿待走上百姓餐桌
一开始,由于自己没有经验,第一批满怀希望栽下的西红柿幼苗头几天就倒下了一半,就连聘请的专业技术员也是束手无策。这可急坏了邸亚林。心急不如行动,他每日扎在大棚里,仔细观察,耐心分析,四处咨询……“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发现是温度的问题。抓紧时间再找新的西红柿种苗,在最后栽种日期之前进行了补种。此后,他每日观察西红柿的生长态势,详细记录每一个成长细节,逐步总结掌握了适宜西红柿生长的温度和光照等种植技术。
自动化田间管理工具作业
2011年6月,第一批西红柿成熟上市,却因为没有固定客商收购而无法卖上好价钱。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不算人工成本,只能勉强保本儿。这时很多人劝邸亚林放弃,但他坚信: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一定能干好”。邸亚林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努力拓展销售市场。2013年,他种植的西红柿亩产量从原来的不足2万斤上升到3-4万斤。同时,经过不懈努力,依托诚信经营,与广州、温州、厦门等南方大客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供销关系。目前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
心中有民,勇挑重担,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自己富了不算本事,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才算真本事。”邸亚林说。
2012年,邸亚林不负众望,被高票选举担任邸柏各庄村村主任,村里人希望能够在他的带领下增收致富。
村民活动中心内的文娱大舞台
立体式设施蔬菜大棚
上任之后,他和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改建了村民活动中心,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整治村庄环境,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实现自来水全村覆盖,每天将供水时间延长到8小时,且水费降低50%;协助村民发展荒山立体养殖场,形成了山顶林下养鸡、山腰平地养羊、山脚池塘养鱼的立体养殖模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鼓励农户发展生猪、鸡等养殖业;栽植绿化苗木和经济林,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村西荒山对外承包,栽植近2000颗绿化苗木,栽植经济林200亩;流转土地1300亩,实现村内土地全部流转……
“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凡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不能不作为,乱作为。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绝不自己拍板决定,全部由村‘两委’和村民党员代表开会以投票的形式表决,并在村里进行公示。”邸亚林说。
2018年,作为卢龙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邸亚林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以48票高票当选村书记,并以440多票当选村主任,成为历届村“两委”干部当选票数最高的一位。
据了解,他的合作社吸纳了104名农民入社成为社员,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蔬菜分拣包装场地、一座100吨的蔬菜冷藏保鲜库,带动周边5个村200多户发展设施蔬菜,面积达600多亩。发展设施大棚180个,以种植西红柿、甘蓝、油桃、葡萄为主,实现村民增收360万元。
在他的领路中,邸柏各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老百姓增收致富有路,心气顺了,凝聚力强了,日子过得更有奔头儿了。一提起邸亚林,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个好干部,说大家的眼睛没看错,真的选对了带头人。
扶贫救弱,牢记使命,做群众的贴心人
邸柏各庄村经过近年发展,绝大多数村民都有了自己的产业,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大家都富了。但村内还有十几个老弱病残,他们虽然吃喝不愁,但是相比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有差距。为此邸亚林对这一群体,更是倍加关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8年邸亚林经过多方考察,利用现有场地,引进了大葱订单初加工项目,从外地购进大葱,增上清洗设备,安排本村及周边村年老体弱的老人、在家的闲散妇女和残疾人到此就业,实行计件取酬,每人每天能收入几十到上百元不等。
村民孟祥金、袁秋艳夫妇便受益与此。孟祥金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需要拄拐才能走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妻子袁秋艳患有智力残疾,平时没人愿意雇她干活。女儿在上小学,家庭生活困难。邸亚林把袁秋艳安排到他那里剥葱,每天能挣四五十元。孟祥金说,“如果没有邸书记帮忙,像我这样的家庭,一分钱也挣不来呀!”
木井镇当中庄村57岁的田淑艳每天都到邸亚林的合作社干活儿。她说,她在邸亚林的合作社已经干了4年了,像她这么大岁数的,在其他地方根本就不要了。但是在邸亚林这里,力所能及地干点儿活、挣点钱,多好啊!
目前,常年在邸亚林的合作社打工的100多人中,妇女占总人数的90%以上,55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50%以上,安排残疾人10人左右。
在邸亚林的努力下,民风淳朴的邸柏各庄村和谐稳定,家家户户互帮互助,形成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
多年来,邸亚林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实心做事,坚持做群众的带头人、领路人、贴心人,坚持把群众的信任化作工作的动力,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为群众谋取更大的福祉,在群众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邸柏各庄村先后获得县级“法治宣传教育先进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邸亚林本人先后被评为“卢龙县拔尖人才”、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千名好支书”。
他表示:“还要继续带领大家在致富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在引领社会诚信风尚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