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巍巍太行 华丽蝶变
——写在“太行山上的河北答卷”系列报道结束之际

来源: 长城网  常素莉
2019-11-07 14:39:50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常素莉)这里,曾经燃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这里,曾经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这里,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也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

  这里,就是瑰丽山川好风光、英雄业绩万古传的八百里巍巍太行。

  太行山,把最高的山脊留在河北,也把最华丽的变迁留在纵横的沟壑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太行山区发展经历着一次次的嬗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7次视察河北,并深入太行深山,对河北发展提出一系列指示要求,成为河北发展,更是太行山区发展最重要的行动指南。

  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太行山区人民拼搏奋斗,攻坚克难,让昔日的贫瘠之地变成了“花果山”“聚宝盆”!巍巍太行,华丽蝶变!太行山区越来越美、越来越绿、越来越富,交上了一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满的“河北答卷”!

 
赞皇县松会村远眺,天蓝云白,水清地绿,太行山区生态环境越来越美。记者 任飞宇 摄

  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站在武安市金葫芦矿矿山修复治理示范区的制高点,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一块块不规则的玉片缀满庞大的山体,满目青翠,充满生机。谁也想不到的是,几年前,这里还是矿坑遍地、乱石嶙峋、满目疮痍的“疤瘌山”。

  上世纪90年代末,在采矿业发展最高峰时期,武安市有各类矿井3000多口,因采矿造成的废渣尾矿压占、植被破坏、土地塌陷面积近10万亩。其实,这不仅是武安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增长,太行山区不少地方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遭遇“成长中的烦恼”。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进一步阐释了如何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金山银山)与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的关系,这也给太行山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来,太行山区从政府到群众,从老板到村民,全部投身到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的“硬仗中”——政府出资金、技术、人才,老板再创业搞起生态园,村民身体力行种树植草……几年过去,一个个矿坑被修复了,一座座山坡披上了绿装;农业示范区建成了,农业生态园开园了,游客慕名而来,美景如画,游人如织。太行山区的发展模式也从“卖矿石”变成了“卖风景”“卖文创”。

  昔日矿坑遍布,今朝花果满山。山景越来越美,“钱景”越来越好,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也深深刻在了太行山的沟沟坎坎中,融进了太行山百姓的思想认识和生动实践中。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不少

  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而大多老区曾经也是偏远、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太行山区也不例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情系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并多次深入老区视察,太行深山区迎来了总书记的身影。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第二次外出考察,就来到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总书记的嘱托,如春风化雨,正在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实际行动,惠及了广大群众。

  将近7年过去,阜平用翻天覆地的变化践行着总书记的嘱托,易地搬迁、发展产业……一系列的举措让这个当年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正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谱写崭新篇章。

 
涞源县民宿产业渐成规模,图为 “荆山云宿”小院美景。记者 王晓满 摄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尤为重要,太行山区各县依托当地实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富民产业:在平山县孟堡村,恒温大棚内林蛙蹦蹦跳跳;在阜平县河口安置区的香菇大棚,一朵朵褐色的香菇像小伞一样挺立在菌棒上;在蔚县常宁乡范家堡村,万恒杏扁经销有限公司的开口杏扁加工正热火朝天……

  太行山中的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正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到每项工作中,并转化为脱贫路上的强大动力。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好日子需要大家奋力向前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带领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499万减少至39.95万、贫困发生率从9.84%下降至0.78%。到今年底,我省确保3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448个贫困村出列,剩余13个国定贫困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全部摘帽。

  “红色”精神,“绿色”传承,新发展理念走深走实

  涉县是129师司令部旧址所在地,当年金戈铁马,129师驰骋太行抗击日寇,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等一系列广为传颂的“129师精神”。如今,这种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正被一代代涉县人传承下来,转化为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不竭动力。

  后池村,曾经一个“出门就是山,旱田挂崖间,路无半步平,吃水下谷担”的贫穷闭塞的深山村,在这种“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多公里的盘山“愚公路”建成了。后池村要致富,首先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村民们提着锄头再次上山,他们秉持战天斗地的新愚公精神,投入到万亩荒山绿化、水利设施建设、梯田清理整修中去。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太行山区华丽蝶变。图为平山县梁家沟村规划整齐的民居。记者 吴绍冰 摄    

      不仅仅是涉县,在武安市,以往经济发展赖以为主的采矿业逐渐退出“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观光旅游业、特色农业产业;在平山县、邢台县、赞皇县、阜平县……全域旅游、特色民宿等成为百姓口中的“热词”——涞源县白石山景区插箭岭村的村民,现在建起了农家院、民宿65家,床位3500张,老百姓不用出村就能致富;白石山景区每年创造社会效益达到10亿元以上。 

      这些散布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个发展亮点,不仅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也成为太行山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

      如今,太行山区沿线的各级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到2022年,太行山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以高附加值特色农业、高品质旅游产业、高端健康养老为主导的山区绿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届时,太行山区将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富裕、生态涵养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河北,太行山责任编辑: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