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视频河北

【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报道②林业专家黄印冉:让榆树成为“摇钱树”的人

来源: 长城网  于仕越 张晨光
2019-11-18 09:55:19
分享:

   【编者的话】渤海之滨,太行山前,大平原上,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山场林地、田间地头,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河北省的农林专家,是一群拼脚力、接地气、善沟通、能增效的知识分子。“脚下踩泥,心中才有数”,他们的奔波与努力,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也切实推动了河北的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省委书记王东峰曾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这些可爱的农林专家,用汗水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了属于他们的精彩答卷。

     长城新媒体记者 于仕越 张晨光

     “当我身在异地,感到陌生孤独时,看到金叶榆,就像见到了老朋友那样亲切。”黄印冉在介绍金叶榆时,就像在介绍他相识多年的“挚友”。  

 中华金叶榆。

  榆树是河北平原地区的古老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我刚毕业进入研究所,跟的就是研究榆树的老师。”黄印冉今年48岁,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园林绿化研究所所长,他与榆树的“缘分”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

                            黄印冉接受记者采访。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与榆树谈一场19年的“恋爱”

  说到对榆树的情感,用黄印冉的话说就像谈恋爱,“我本身就欣赏榆树的特性,也想通过它来改变中国没有彩色树种的空白。”

  1998年,黄印冉在辛集老家承包了几十亩地,在父亲和亲戚朋友的协助下,种下了数万株细皮榆、抗虫榆、密枝榆进行育苗——在选择抗虫榆为母本、密枝榆和细皮榆做父本的前提下,黄印冉的本意是培育抗虫、生长快的新品种。

  2000年7月的一天,黄印冉接到父亲电话,说在地里发现一株小苗,叶子全黄。黄印冉敏感地意识到,这个小苗子不寻常,“经过嫁接和筛选,是有可能培育出彩色树种的。”

                                         黄印冉在工作中。

  黄印冉对这棵幼苗抱有希望,又不敢希望太大。

  此前,几万株榆苗里也发现几棵呈现其他颜色的幼苗,树叶呈现粉色、红色、白色、黄边等等,但都“夭折”了。“要么长着长着,颜色几个月后变绿了,要么树苗不抗晒,没长大就晒死了。”

  林业领域培育一个新品种,要实现三个目标: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通俗说,这棵“小黄苗”要想脱颖而出,变身成新树种,首先黄色是独特的、以前没有的,其次是它的黄色不会变还能在下一代继续保持,再次就是后代的黄色没有差异。

  这棵幼苗能不能符合这三个条件,需要时间检验。

                         黄印冉在给金叶榆喷水。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2001年开春,备受呵护的黄叶子小苗长大一点了。黄印冉剪了十几段它的枝条,在其他榆树上进行嫁接,并密切观察嫁接后的树苗发芽情况。

  “一个来月后,就看见有黄芽冒出来了。”等第一批嫁接的树都长出新芽,黄色越发明显。黄印冉终于判定,榆树新品种问世了。

  2005年,中华金叶榆拿到了中国植物新品种权,并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这意味着,金叶榆可以进入市场推广阶段了。

  北上南下,黄印冉从2005年开始推广金叶榆,14年过去了,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一万多个乡镇,都种上了黄灿灿的金叶榆。

                                     黄印冉在给学生讲解。

  “研究树种,就是一种热爱”  

   “在金叶榆问世之前,这近十年的培育、研究过程是漫长黑暗的,甚至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行得通。”黄印冉说自己是幸运的,“搞林业的想要做出点成绩来太不容易了,有些人研究实验搞了一辈子也没能成功。”

  在印象中,搞科研的总会有些沉默寡言,甚至不苟言笑。而黄印冉却十分“接地气”,“我主要的工作地点就是在田间地头,打交道的就是树苗和苗农们。”

  2005年,黄印冉的中华金叶榆拿到了中国植物新品种权,河北省林科院也将金叶榆作为科研项目引回院里,批了50亩试验用地。

  “王大姐,刚弄完啊?早点回家吧!”“张大哥,辛苦了啊!”,在林科院里,黄印冉熟络的跟在院中工作的苗农打着招呼。

                                         黄印冉在工作中。

  刚开始种植时,每天6时30分,省林科院金叶榆试验田里,黄印冉都是第一个到。“给当天的工人安排活儿,准备工具。”这还不算,每天23时左右,黄印冉要把试验田收拾利索了,最后一个回家。

  黄印冉双手指甲没有一个完整的,全部凹陷变形,他患有类风湿疾病,和常年在田间地头工作不无关联。“那时候年轻,干活出一身汗,就脱了外套干,弄得现在一身病。”

  “研究树种的,可能一辈子都在研究一种树,也可能一辈子啥也弄不成。其实这就是一种热爱。”对于自己的工作,黄印冉用热爱诠释。

                河北省林科院工作人员在培育新品种。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做办实事的科技特派员脚步不能停

  2019年春,北到吉林、南到广东,东到浙江、西到新疆,城市里的一排排景观榆树渐次萌发。

  今天,中华金叶榆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绿化的当家树种,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0多个省区、600多个城市的街道公园绿地、13000多个乡镇和长达12万公里的公路和高速公路绿化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在平原造林、山体绿化、乡村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景观支撑作用。

  金叶榆成了从事苗木行业千百万农民的“摇钱树”,更成为河北林木的一张新名片。黄印冉也成为了河北省的科技特派员。

  “我认为科技特派员就得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黄印冉现在还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把金叶榆的种植技术教授给苗农们。“种苗不容易,能让苗农们得点实惠,我做的研究就值了。”黄印冉用行动为苗农们带来了数百亿的产值,带动了我国北方近十万名农民致富。

  “如果不做研究人员了,下海经营,你会不会成为亿万富翁?”面对记者的问题,黄印冉笑了。

  “在国外应该会吧,但是我把技术给了苗农们,他们受益,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是我更想要的。”黄印冉面向记者,眼神坚定。

  目前,黄印冉和团队对金叶榆的研究仍在继续,除了继续开发新树种的景观功能之外,还在进行全世界首个白榆基因学研究,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

关键词:金叶榆,摇钱树,河北责任编辑:高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