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报道③板栗专家王广鹏:最幸福的事就是泡在果树林里

来源: 长城网  李相伯 周亚彬
2019-11-20 09:15:11
分享:

  【编者的话】渤海之滨,太行山前,大平原上,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山场林地、田间地头,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河北省的农林专家,是一群拼脚力、接地气、善沟通、能增效的知识分子。“脚下踩泥,心中才有数”,他们的奔波与努力,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也切实推动了河北的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省委书记王东峰曾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这些可爱的农林专家,用汗水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了属于他们的精彩答卷。 

     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相伯 周亚彬

    “我不在实验室就在试验基地,不在试验基地就在去给果农讲解的路上。”10月19日,刚刚出差归来的王广鹏直奔试验基地去查看果树的有关情况。

  作为河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广鹏研究员说:“我最幸福的事就是泡在果树林里。”

  工作中的王广鹏。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相伯 摄

  板栗树不用长那么高,矮些、再矮些

  驰名中外的京东板栗在河北省有46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年产值达60多亿元。不为人知的是,每年这60多亿元的产值中,有50%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板栗良种所贡献的。

未改造前的板栗树。王广鹏供图

  板栗虽然是燕山地区的原生树种,但千百年来都是自然演替,种质良莠不齐。有的成年大栗树枝叶繁茂,树高十米,一年却只产十几斤板栗而且采摘还十分困难。

  2004年以后,省农科院板栗科技创新的接力棒交到以王广鹏为代表的第三代板栗人手中。此时,燕山板栗产业已经高速发展40多年,规模与数量早已在国内位居前列。

  在四十年前种下的板栗树也都成为壮年大树,如何提高果品质量,降低树体高度,提高产量?这成为摆在王广鹏面前的问题。

  未改造前的板栗树。王广鹏供图

  一般而言高产的作物主干都是很低的,而板栗树体高大普遍在7-8米。降低树高增加产量是王广鹏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没有捷径,只能在试验基地和实验室里找答案。王广鹏印象最深的是在科技攻关的最初阶段,为了攻克板栗高产优质性状评价指标模糊的难题,44天时间里他每天24小时都在实验室里度过。

  机器成天不停运转,每隔半个小时就要进样(放样品),困了定好闹钟提醒,累了就在实验室铺几张报纸打个盹,醒了就继续试验,经过2000多个板栗品种样本的试验比较,最终找到了板栗高产优质的标准化评价指标,形成了板栗高产优质标准化评价技术体系。借助这些标准化评价体系,他的高产板栗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逐步取得突破性进展。

  试验最终要同实践结合。自2004年开始,王广鹏常年山区田间山村、单位实验基地两头跑,每年行程4万里,用近10年的时间,千百次的试验,上万次的重复,最终研发出了一套板栗轮替更新“抑高控冠”整形修剪技术,使用“轮替更新”的方式使得板栗树的高度降低了一半而产量却提高了一倍。

  目前,这套技术被广大栗农所接受应用,年应用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成为河北省板栗生产上普及率最高的品牌技术,每年可新增效益1亿多元。

  王广鹏讲解板栗树栽培技术。王广鹏供图

  兴隆县陆庄主板栗园种植户陆凤枝说:“当年树高低产,如今树高降低了一半而产量提升一倍。这一切都是跟王教授手把手教授有关系,让像我一样很多人受益。”

  降低树高的板栗树。王广鹏供图

  让板栗种植插上科技的翅膀

  如何进一步推广新技术,让果树产生更多价值?这是栗农关心的问题,也是王广鹏关注的重点。

  2019年8月份,在兴隆县陆庄主板栗园,王广鹏原定在这里举办一个100人规模的板栗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效果观摩会,结果现场却来了500多人。原来是周边宽城、青龙、遵化、迁西板栗产区的栗农们听到消息后,纷纷自发赶来,最远的13位栗农来自千里之外的邢台县。

  王广鹏讲解板栗树栽培技术。王广鹏供图

  会场就在板栗园里,王广鹏就站在板栗树下讲轮替更新高产管理技术,尽管条件简陋,可栗农们听得认真。

  王广鹏讲完了又被大家拉住,“打橛留多长?”“我疏枝毛病出在哪了,今年新芽长得不好呢”…… 每年到田间地头给果农传授经验、送去新品种,已经是王广鹏的工作的固定程序。

  18年间,王广鹏跑遍了唐山、承德、秦皇岛等8个地市的24个县,走上了1000多座山,平均每年行程4万多里,把研发的燕山硕丰、燕金、燕奎、大板红等板栗良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果农们。

  王广鹏主持研发的板栗良种支撑起了河北板栗产业的半壁江山,创新集成的新技术生产应用率位列河北第一,使板栗园产量提高30%,管理用工降低30%,效益提高40%。

  近5年来,他为全省培训果农50000余人次,培养出千余名板栗技术员,80多人成为了地方技术能手,46人成为河北省高级农民技师。

  承德市宽城县艾峪口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2005年板栗种植面积2300亩,年产量200多吨。王广鹏采用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提质降耗加强管理、牵线搭桥对接客商等措施,帮助全村发展板栗产业。如今,该村板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500亩,年产量1200吨,年产值2400万元,一举成为“关内板栗第一村”,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

  村民刘敬原原本在深圳卖板栗,在王广鹏的影响下回乡创业,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板栗技术能手,自己经营板栗园的同时,还义务帮助周边种植户提高管理技术。2019年,在第四届京津冀果王争霸赛上,刘敬原采用王广鹏教授的新技术生产的板栗荣获了“果王”的称号,由他带动指导的种植户生产的板栗也获得“金奖”。

  王广鹏在实验室。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相伯 摄

  王广鹏认为,品种是一个农业产业的灵魂,新品种是保证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针对河北省板栗产业缺乏适宜瘠薄、耐干旱新品种的现实问题,王广鹏和他的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高光效、高水分利用率生理指标育种,历经一次次试验,千万次重复,攻克了抗性评价方法误差大、核心性状聚合难等技术难题,通过选配27个杂交组合,培育2.8万株杂交实生苗,育成6个节水、增产、提质效果显著的板栗新品种,为河北省板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王广鹏说:“现在的这些技术和品种,再过20年30年,一定会是被淘汰,时代和需求发展太快了!这些年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好多事还没有做,好多难题还没有解决……”

  在他的科研日程表里,已经为此在未雨绸缪。“让板栗产量更高、质量更好,让果农们管理更省工、节水,是我下一步的研究目标。让板栗种植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向山区的每一个角落。让果农都富裕起来,这就是我的梦想。我会为这个梦想一直努力着,奋斗着。”王广鹏信心坚定的说。

关键词:专家,板栗,王广鹏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