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雕刻时光:河北农民5年雕成70米铜板《清明上河图》

来源: 长城网  张晓明 刘梦妍
2019-12-02 18:54:34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刘梦妍

  谁也没想到,60多岁的农民刘胜保干了一件大事。他用了5年多时间在两吨多的黄铜板上雕刻了一幅70米长的《清明上河图》。

刘胜保雕刻的《清明上河图》局部。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在石家庄市无极县段张固村,说起刘胜保,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记者前来寻访时,在热心村民一路指引下来到了村里刚建好的一个大车库。一进门,气势恢宏的《清明上河图》赫然出现在眼前。

  高2米,长达70米,由20块铜板雕刻而成的《清明上河图》陈设在略显昏暗的车库,一缕缕阳光透过屋檐打在铜板上熠熠生辉。这一刻,《清明上河图》镌刻的纷繁世态仿佛“活”了过来。

    汴河流淌,船工在奋力划船,岸上小贩挑着扁担沿街叫卖,背柴的、骑驴的、打拳卖艺的 ……一派热闹繁华景象。细看,城墙上的城砖块块清晰可见,样式各异的树木上树叶清晰可见。 

刘胜保雕刻的《清明上河图》局部。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这幅作品完成后,迅速在网上蹿红,附近的村民没事也都过来看看,周围学校的老师还带着小学生们前来参观,刘胜保也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大能人”。这幅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就在巨大的铜板《清明上河图》前,刘胜保跟记者讲述起自己与这幅画的不解之缘。

村民们正在欣赏《清明上河图》。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遇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996年,刘胜保在广州朋友家通过网络第一次看到了《清明上河图》,虽然只有一次遇见,但画面却再也挥之不去。

  “当时见到就觉得特别震惊,觉得这幅图太好看了。”懂一些简单手工雕刻技术的刘胜保,在心里萌生出“弄那么一段放家里墙上”的想法。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具体怎么搞?不知道。应该找谁问?不知道。能不能搞出来?不知道。

  虽然自问三不知,但这个倔强的农民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去做,那就从试验开始。

  因为自己有手工制作锡壶手艺,刘胜保就先在最熟悉的锡板上试验。锡板太软不好看,那就试木板,刻了两块不大美观,又放弃了。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几经周折,刘胜保找来铜板,上手雕刻几下,瞅瞅,效果还可以,就是能找到的铜板有些小。

    从此以后,刘胜保多方打听,多方搜寻,最后在杭州找到能过做出理想铜板的工厂,又经过多次试验后,刘胜保觉得可以开始了。

  这一年是2014年,距离刘胜保决心做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18年。

刘胜保正在还原雕刻过程。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开工:路漫漫其修远兮

  正式开工之前,刘胜保在心里做了个预算,如果按照从杭州工厂定制的铜板尺寸来算,每块铜板高2米,宽1米,价格在1300多元,全部雕刻完大概需要30米左右。

  当第一批造价不菲的铜板到货后,为了确保作品效果,刘胜保又向印刷厂的朋友咨询,却被告知如果把《清明上河图》等比例放大后,需要至少70米长的铜板,超出预算的一倍多。

  “这弄到下辈子我能弄齐吗?”60多岁的刘胜保心里凉了半截。

  女儿帮助他算了一笔账:铜板买回来,如果不干了,那就等于都赔了;如果把板子掐一半,弄成一米高,能够减少一半的工作量,降低一半的成本。

  “这能看出嘛效果来啊,不大气不排场。”刘胜保拒绝了女儿的建议。

  “那你就弄多少算多少,不能雕了,就停,大不了卖废铜。”女儿说。

  “反正铜板已经来了,不弄白不弄,大不了白弄!”刘胜保心一横,当即开工。

雕刻《清明上河图》清扫出来的铜屑。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坚持: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8点,刘胜保就开始在屋子里雕刻,等到想起吃午饭时往往已经到了下午两三点,有时候简单吃点剩饭就开工,有时候顾不上吃,一直到晚上八点以后。

  回忆起雕刻《清明上河图》的时光,刘胜保说就是每天窝在屋里端着钻头跟铜板较劲,“坐着、歪着、扭着,一干就是十几个钟头。”

  随着手工越来越熟练,刘胜保的雕刻速度也越来越快,电机也就开始超负荷运转,前前后后共烧坏了三台。

  每天雕刻结束,他还要清扫雕刻下的铜末,“清扫时需要特别小心,雕下来的铜刺都是带尖儿的,手脚上被扎得都是口子。”整幅《清明上河图》用了2039公斤铜板,仅清理出来的铜末就有150公斤,这相当于两个刘胜保的体重。

  自从干了这个,刘胜保生活特别自律:不喝酒、少出门。有时候邻居来串门,刘胜保也躲着不见,就是怕被打扰,在作品问世前,没有村民知道刘胜保正在做一项“大工程”。

  “我这个岁数,就怕干着干着,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干了,得抓紧啊!”年届花甲,刘胜保务求一定要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

刘胜保雕刻的《清明上河图》局部。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功成:千淘万漉虽辛苦

  “这幅图有三部分主题,第一部分是宫廷楼阁,中间是集市,是最繁华的地方,最后是郊外。”从第一眼见到,到最后完工,用了整整23年,《清明上河图》的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刘胜保的脑海。

  “全图共有800多行人,非常考验耐性。郊外人少了,但树木多了,树叶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叶片间细微的差别也力求清晰可见。”刘胜保说最具挑战的还是细节的刻画,“你看着乱乎,但都是按原图等比例放大雕刻的,误差也就半个米粒大小,最多差不了一个米粒。”

刘胜保与他雕刻的《清明上河图》。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从把原图按比例放大,到历时经年潜心雕刻,务求保持原作韵味,直至最后的抛光打蜡,每个环节都容不得一丝马虎。“我敢说跟原图对比相似度能达到98%以上。”对于自己雕刻的《清明上河图》刘胜保很有信心。

  距离作品完成已经有四个多月,但刘胜保握凿子的手指上的膙子依然明显。20多年前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如今已是两鬓斑白。

  说到雕刻的艰辛,刘胜保深有感触,但也释然:“哪一行没有付出能干?酸甜苦辣都在这个铜板上了。一辈子能够做好这一件事情,值!”

刘胜保珍藏的锡壶。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传承:问渠那得清如许

  俗话说,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而刘胜保的金刚钻就是祖传的雕刻技艺。刘胜保的爷爷、父亲都做锡壶生意,锡壶上要有雕花装饰,耳濡目染中,刘胜保很早就学会了制壶和雕刻的技艺,十几岁的时候就走村串巷卖锡壶。

  因为家常用的物件,生意一度很红火,直到铝壶的出现,慢慢就没有人用了。说起这个,刘胜保虽然心有惋惜,但也想得通。“时代在进步,铝壶确实更好用,轻便,烧水也快。”这个更替很自然,但让他心疼的是手艺人精神的失传。

  做锡壶需要时间的打磨,一把锡壶没个把月是做不好的。就像雕刻清明上河图一样,需要一个破茧而出的漫长等待。

  学习锡壶手艺也需要极大的耐心,没个三五年出不了师。“即使是做了10把壶,也还不能完全学到位。很多人一看就放弃了。”如今,虽然制壶的人少了,会雕刻的更是寥寥无几,刘胜保也早已转行,但他认为手艺人的精神早已融入他的骨血,最终能够雕刻出这样一幅作品,跟自己早年的从业经历直接相关。

  “你看这些物件多好,用个三五年不成问题。”刘胜保拿出珍藏的几把锡壶、锡罐等,摩挲欣赏着。因为长久的搁置,壶身上的氧化痕迹明显,但仍能看到造型的精美与用心,在时光的发酵中,别有动人处。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铜板,雕刻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