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爱国情 奋斗者】刘殿明:行走的“活地图” 追梦造绿的塞北汉子

来源: 长城网  吴新光
2019-12-25 00:26:24
分享:

  寒冬时节,刘殿明(左一)和同事们一起忙着栽树。 河北省林草局供图

  长城网讯(记者吴新光 通讯员王铁军 史杰 李成华)在河北省林业战线,有一个被称为“活地图”和“资料库”的务林人,他便是塞北林场沽源分场的刘殿明。

  遇到有关林区建设和林木分布方面的问题,同事们都喜欢咨询刘殿明,而他提供的资源地理分布和林业数据信息总是与图纸和资料库相差无几。

  时间长了,有人开始喊他“活地图”,慢慢地,“资料库”的称谓也流传开来。因为业绩突出,2019年9月,刘殿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因绿筑梦

  1994年,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刘殿明被分配到沽源县林业局工作。1999年6月,塞北林场沽源分场组建完成并启动塞北工程区建设项目,他被调动至塞北林场沽源分场,在塞北建设工程区一线负责林业技术服务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刘殿明一干就是20年。

  面对塞北工程区经常遭遇风吹沙扬的状况,刘殿明暗下决心,一定要多植树多造林。为了取得工程区第一手种植地形地类资料,他愣是每天徒步翻山越岭30多公里,用2年时间踏遍了工程区80多万亩的山山坎坎,平均每15天就能穿破一双胶鞋。鞋子虽破了,但他却用心用情记录了沽源分场及工程区内30种地类资源及1.2万多组森林生长数据,然后,分析资料总结出20种不同地理条件下的造林模式,为塞北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供了准确依据。塞北精品工程示范区10万亩樟子松,就是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栽植完成的,苗木成活率高达95%以上。

  刘殿明在塞北工程区的主要任务是为工程建设区林业建设项目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塞北林场工程建设区有近60万公顷,且大都处在远离村镇的坝头山区荒漠地带,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中渡过。刚去的头几年,刘殿明因业务不熟练常出错,谈对象见面也不方便,加之枯燥的工作、单调的生活,他曾有过一丝离开这偏远穷山沟回县城工作的念头。经过多次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绿逐梦

  为了种好塞北工程区每一棵树并保证成活,刘殿明可是下了真功夫。他主动给场部领导请缨,深入到距离场部60多公里外沙化严重的边缘区进行地类摸排,并花费了近5个月的时间,为林场规模化植树造林提供了一套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他还克服交通等诸多不便,在距离工程建设核心区很远的西部山区,挑选出一块500平方米的沙质特征明显的板化地块进行专题栽培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他最终探索出一套在降雨300毫米、无灌溉条件下的干旱造林技术——容器苗看天植树法(即准备好容器苗,每天看天气预报,只要有雨就运苗上山,马上种植)。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却不容易,首先必须有责任心,注意天气变化,再者就是动作要快,能够迅速组织起造林人员,要用心、用力、用情才能完成。

  就这样,他把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高到90%以上,一举解决了沽源县自然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和管护费用高的难题。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项技术具有变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水分蒸发量、提高树木成活率和节省投资等特点,很适合在塞北丘陵沙漠山地推广,是干旱荒漠地区造林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树木活下来了,林木病虫害也随之而来。2010年6月,刘殿明愉快地接受了工程区领导分配给他的为全区落叶松纯林防治松毛虫的新任务。

  为了绿色梦想,再难也得扛下去。他从研究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基本办法入手,带着装备器材深入重病区施药除虫。他每天与同事们背着30多公斤重的喷雾器奔波在深山丘陵有病虫害的营林区,起早贪黑地给林木防疫灭虫。鞋底磨破了,塞把杂草铺里面;肩膀勒出血痕,垫块纱布在肩头;机器不工作啦,自己动手维修,累了渴了,找块空地坐下喝口水歇一会继续干。就这样,5万亩有害林地得到了及时有效防治,300多万株树木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防治完病虫害后,他不但从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而且还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松毛虫的方法。他一下子成为林场工程区小有名气的防灭虫专家。

  塞北林场总场办公室邱主任说,刘殿明是个十分低调的人,无论交给他什么任务,都能按时高标准完成,是林场建设工程区最值得信赖的人。

  得绿圆梦

  刘殿明默默坚守在林业生产第一线,不争名、不逐利,踏踏实实,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了崇高的“绿色事业”,献给了塞北林场工程区的50多万亩林区近1000万株树木,为塞北林业发展奉献了片片新绿。

  刘殿明常说,种树不光要有热情,还要懂技术,这样才能提高树木成活率。他对植树要求非常高,从育苗、整地、栽植填土、浇水、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因此,他栽植过的树成活率非常高。同时,他还善于总结植树经验,所以,他的林业专业知识功底很扎实,方法和点子也最多。

  河北塞北林场分布在张家口市沿坝地区的坝上丘陵沙漠地带,塞北工程区建设目标就是通过种植樟子松、云杉、落叶松等耐寒常绿树种,对塞北沙漠化地区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

  20年间,在刘殿明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塞北工程区共完成人工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9.95万亩;修建林区道路65公里,设置防火道35公里;建设营林区5个,护林点12处;建成10万亩工程区3处,建设5万亩工程区1处;建成10万亩樟子松精品工程示范区1处。

  如今的塞北工程建设区,已是满目青葱,林地面积由建场初期的10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5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5%增至现在的50%,不但有效遏制了风沙蔓延和侵袭,还高质量涵养了京北功能水源区,巩固扩大了生态环境支撑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京津冀地区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今年9月,在得知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后,刘殿明真诚地说:“只要坝上需要,我就会一直植树造林,让人们呼吸到更加干净新鲜的空气。”

  这就是刘殿明的初心,他早已将追梦造绿融入到生命之中。

关键词:追梦人,造绿,林场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