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代表崔慧霄接受记者采访。 长城新媒体记者 吴新光 摄
长城网讯(记者吴新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开展季节性休耕试点、作物轮作,有效减少了地下水开采;为改善小麦生产用水多的实际,研发节水品种和配套技术;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积极探索旱作雨养种植技术模式……”
省人大代表、省农药检定监测总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崔慧霄表示,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节水虽然取得了阶段成效,但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用水量大、用水效率不高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农业节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我省属严重资源型缺水的省份,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160亿立方米,但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如何才能如期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
崔慧霄代表认为,首先要着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地下水超采区开展旱作雨养种植,实施季节性休耕,并扩大旱作雨养、季节性休耕试点范围。
“虽然旱作雨养种植,实施季节性休耕,节水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将两熟改一熟,改水浇地为旱地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势必会影响农民收益。”崔慧霄代表表示,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土地承包经营生产方式下,建议对农民、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只有在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业节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积极性,确保旱作雨养和季节性休耕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省财政还应整合有关资金,支持发展农业适水种植和旱作雨养、季节性休耕,减少地下水开采。”崔慧霄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