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郭甜肖 路钦淋
战“疫”阵前,疫情汹汹,请战声声。
“大家伙儿注意啦!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都不要出门,不要串门,不要聚餐……”2月13日一大早,一连串带着乡音的响亮话语就在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梅花村响起。
“老李又在喊话了”,梅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耀辉说的“老李”全名李平,是梅花村“抗疫志愿服务队”一员,从初三开始,他就开始在一线宣讲防疫知识,半个多月来,没落下一天。
如今藁城区梅花镇“志愿服务队”的600多人全部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负责车流人流引导,现场秩序维护,协助医务人员为过路车辆驾乘人员测量体温,登名造册,按时喷洒消毒液,成为梅花镇抗疫一线最亮眼的风景。
梅花镇处在藁城区南部,与石家庄市栾城区、赵县接壤,这个处于三地交汇地带乡镇的疫情防控情况怎么样呢?近日,记者深入梅花镇乡村探访。
值守:出入登记、测体温
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志愿服务队”的600多人全部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图为队员们在关卡测量体温。长城新媒体记者 路钦淋 摄
13日中午12点半,在藁梅路梅花村卡点体温测量点,一位“红马甲”正低着头,把红外测温器伸向车内人员的耳部,测量完体温后礼貌地致谢。
一张办公桌、一把红外测温器、一把装有消毒液的小喷壶、几张告示牌,是这个卡点的标准配置。几名戴着口罩的“红马甲”全天候在这里守着,为每一位进村的人员测量体温。
“老张,现在天已经晌午了,你岁数大了,胃又不好,有我们在这守住,你回去吃口热乎饭,休息一会吧。”一名“红马甲”向不远处正在汇总排查信息的 “老张”喊话。
“现在正是疫情防治的关键时期,怎么能离岗呢,放心,我没事!”老张回答。
“老张”叫张风江,也是一名“红马甲”,今年63岁。
“您都60多岁了,为什么还要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呢?”记者问。
“村里情况我很熟悉,我又是党员,我必须得站出来,这跟年龄没关系。”张风江的回答干脆利索。
在梅花镇,很多人都像战士一样坚守抗疫阵地。“我们镇有19个行政村,大的村有8000多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需要积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梅花镇党委书记、梅花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烨说,目前,全镇在交通要道共设监测点39个,每天近百名志愿者值守在监测点做好各项工作。
摸排: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梅花镇志愿者正在消毒。长城新媒体记者 路钦淋 摄
底数清才能情况明。有无发热病例、相关密切接触者有多少,是每一位村民关注的问题。
每天下午3点,梅花镇梅花村的返乡人员微信群里就会热闹起来,村民开始上报自测的体温。
“为了防止有些人没有测,也在群里报,我们就上门去测,每天两次。”梅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耀辉说,如果有人体温超标,村里立即如实上报,镇政府派专人专车将病人送到区里定点发热门诊。
2月9日,河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排查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措施》要求,村“两委”负责对本村所有村民、外出打工人员、外来暂住人口实行“一户一人一表”登记,发现有湖北、武汉来冀和赴湖北、武汉返冀人员中有发热症状的,立即安全转运到定点救治医院隔离治疗。对于普通发热人员,村医务人员要定期电话回访,加强跟踪了解,随时掌握动态。
随后,记者来到梅花镇倪家庄村探访。在村委会值班室,记者见到多名值班人员正对照本村户籍名单逐个打电话询问。
“体温正常就好,每天早晚各量一次体温,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给我们打电话。”撂下电话,“志愿服务队”队员贾晓堂在记录本的最后一行画下了勾,这是他下午摸排的最后一户。
从1月23日开始,贾晓堂就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协助村干部共同做好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摸排辖区人员健康状况。
“疫情排查要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必须把工作做细做实。”陈烨说,疫情发生以来,梅花镇各包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及时进村入户排查,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同时对他们及家属进行防疫宣传,每日定期开展体温监测。
截至目前,梅花镇未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所有湖北、武汉来冀和赴湖北、武汉返冀人员归来人员也已全员登记在册,每日定时向镇、村工作人员报备健康状况。
大喇叭广播:“天天听广播成了习惯”
梅花镇南高庄村刘振民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10万元。梅花镇政府供图
乡村疫情防控如何才能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漏一人地传播防治知识?
“大喇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措施》中提到,要充分利用村内大喇叭、微信群、敲锣、宣传车、宣传单、横幅等各种宣传方式,提高村民疫情防控意识,号召村民主动配合防控工作。
13日下午,记者在梅花镇木连城村“偶遇”远处驶来的一辆防疫机动三轮车,车上的大喇叭格外醒目。
“都注意了啊,都注意了啊,现在说个事,不能再出去串门聚众了,知道吗?现在都啥时候了,这病可不是闹着玩的。”拿着大喇叭的播音员是木连城的包村干部王伟旭。
1月23日以来,梅花镇结合实际,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覆盖体系,不留死角,织起梅花镇疫情“群防群控”工作网络,各村充分利用农村广播站,村干部轮流播发,每天平均广播4次,广泛召集志愿者,在做好村内场所消毒的同时,劝阻聚集人群,督促佩戴口罩。
为了能句句说到乡亲们心坎上,王伟旭根据防控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喊活内容。“喊得好!” “喇叭播的内容很实在!”村民们纷纷为他“点赞”。
但是,仍有群众不理解,“为什么要待在家里?”于是,一期关于新冠肺炎知识,如病毒的传播方式、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等的播音便及时传进了各家各户。
“一开始也有人不太听话,我们就直接去做工作,反复讲,他们很快也就配合了。”王伟旭说,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做好群众工作,想好了就写出来、录下来、播出去,这样效果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梅花镇,像王伟旭这样的“业余播音员”还有很多,在防控关键时期,他们自己写群众容易接受的播音稿,操着方言宣讲疫情信息、防疫知识和政策要求。
不少村民说,这些天听广播成了习惯,“我从广播中学到不少防疫知识,比如‘不串门、不聚会、不到人多的地方去’”……
记者结束采访时,大喇叭又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