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澜澜
岁在庚子,因为一场疫情而与众不同。
今年是我过的最忙碌的新年,没有了往年的拜年、聚会、购物、游玩,取而代之的是对疫情的关注和不停歇的报道。
大年初二,当许多家庭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里,河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已经集结,准备出发。
我在出征仪式现场采访。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摄
接到通知,我立即赶赴现场。到了火车站,我发现很多医生都在大厅里整理自己的行李箱,翻腾、倒腾,原来,他们从接到通知到踏上征程,不过几个小时,来不及回家,医院为他们准备了生活用品,直接带到武汉。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征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跟我说,他今天过生日,这是他这么多年过得最特殊的生日.2003年,他曾参与过非典的救治工作,今年,又一次踏上和病毒搏斗的战场。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二科的主治医师杨楠说,对于这场战斗,2003年他就准备好了,那时他还是一名研究生,就是因为非典才报的呼吸科,所以这次医院一通知,他立马就报了名。
坐上火车,杨楠给我发来一张火车票的图片,告诉我,这张票他会留一辈子。杨楠供图
作为记者,我总是试图在现场寻找情绪燃点,试图找到他们的不舍与牵挂,但是在这些医护人员身上,我看到的却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义无反顾的担当,没有犹豫,没有退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像战士一样,准备上战场和病毒博弈!
封京生在和女友告别。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摄
家人是软肋,也是铠甲
大年初三晚,8:30分,石家庄火车站,15名护士在这里集结,准备前往武汉。生于1993年的小伙封京生赶来送自己的女朋友,他动情地说:“你一定要平安回来,等你回来,我们就结婚。”这句话,经我们报道后来也成了一句广为流传的网络金句。
2月9日,第五批医疗队从机场出发,到此时,河北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和工作人员已达到612人。
我在火车站采访。
在采访现场,提起家人,很多人都哭了。看着他们提起父母、孩子情不自禁流下的眼泪,我感到深深的心疼,又由衷的敬佩。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一位护士跟我说,她早早就交了请战书,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眼泪就是不听话的从她眼眶里涌出来,她没来得及跟自己母亲说出发的消息,没来得及好好跟八岁的儿子告别,跟他解释清楚妈妈去干什么,但问起她为什么还要去时,她说,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家人让他们牵挂,但也是家人的支持,才让他们放心奔赴一线。护士马玉洁说,她有两个孩子,虽然不舍得,但是家里有婆婆,有丈夫,她很放心。
家人是很多人的软肋,也是铠甲。因为家人,我们有了牵挂,也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我们才能一往无前。
杨楠大夫的女儿和给他的信。长城新媒体记者 闫思宇 摄
特殊的纪念日 特殊的团圆
正月初五,是杨楠大夫的生日,这一天,我和同事到他家里和他的家人跟他一起视频通话,杨楠大夫的女儿给他准备了一封信,想让爸爸早点回家。
因为杨楠去了武汉,杨楠的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即将到医院发热门诊工作。杨楠的大姨特意从秦皇岛赶来,帮着照顾这一家人,他们整个家庭都在为抗疫做努力。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在武汉的医务人员视频连线,护士王慧跟我说,酒店为她们准备了汤圆,她吃的时候一直在和家人视频,这样也算团圆了。为了庆祝过节,她还给自己买了一个大面包。
护士郭文昊说,今天一进病房,就有患者跟他说节日快乐,还在他的防护服上写下“有你真好”,那一刻,他被深深感动,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春节、元宵节,在最需要团圆的日子里,他们奔向远方,为了更多人的团圆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我相信,这一次次的告别和出发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团圆相聚。等春暖花开,会有亲人迎接他们胜利归来!
而我,是这一切的记录者。我深知,我不仅是在记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在记录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