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有门客三千。各国诸侯因为其贤能,又有很多门客,十多年不敢加兵魏国。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公子的姐姐(赵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向魏王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军队援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威胁魏王说要是敢发兵救赵,日后一定派兵攻打魏国。魏王害怕了,叫晋鄙把军队驻扎在邺城,观望局势变化。公子屡次请求魏王发兵,同时让自己的门客和辩士用各种理由劝说魏王,但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进兵。
公子在门客侯嬴的指点下,请求魏王宠妾如姬从魏王的卧室里成功盗得兵符。公子持符到了邺城,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了兵符,但并不相信公子,公子的门客朱亥拿出袖子里藏着的四十斤重的铁锤,击杀了晋鄙。于是公子统帅了晋鄙的军队,打败秦军,救下了邯郸,保存了赵国。
《史记》中记载的这个战国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正是虎符出现后得以实际运用的传奇史实。“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就出自这个故事,意思是指掌握了调兵的虎符,连君王的命令都可以不听了。
虎符因其铸成虎型而得名。虎符的出现,开创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防伪、保密的先河,虎符中体现的认证和保密的智慧,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日常使用的银行卡的优盾、手机解锁的指纹、门禁刷脸的认证等等,都源自于虎符中蕴涵的密码原理。虎符的铸、合、用每个阶段,都闪耀着古人的保密智慧。
左右半符各有完整铭文(阳陵虎符)
虎符作为调兵遣将的符信,是君王和将领之间建立军事联系的重要工具,在军事战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虎符从设计铸造阶段开始,就把保密、防伪作为第一要素。虎符制成之后,模范立刻毁掉,世间再无相同的虎符。虎符身上的纹路、凹凸以及所篆刻的铭文,甚至虎腿的长短,都是防伪的标记,像钥匙上的齿纹一样,各不相同,想伪造出一副和真品一模一样的虎符,简直是难上加难。这估计也是信陵君宁可冒险遣人盗符,也没有让门客仿制一枚虎符的原因吧。而且伪造虎符属于株连九族的重罪,现存史书中也未见到私制虎符的记载。
杜虎符
这是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杜虎符。它是专门调遣杜地军队的虎符,所以称为杜虎符。虎身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大致是”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意思是说,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是要调遣超过五十人的军队,都需要合符勘验无误后,方可调兵行动。只认兵符不认将,杜虎符正是秦国军权过度集中的象征。
杜虎符的左右半符上有榫卯结构,虎符如果无误的话,两半能够丝毫不差地合在一起,现代汉语的“符合”一词即源于此。
虎符作为古代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分为左右两半,大多是右半符留于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除了合符之外,还需要其他的认证措施,单凭一件虎符是无法调动军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窃符救赵”的故事里晋鄙见到虎符后依然质问公子:“你一个人单枪匹马来调兵算怎么回事”。
虎符的使用遵循“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的原则。古代军队建制严格保密,而且会频繁换防,士兵都会牢记自己所属军队的虎符图案。所以,如果不知道军队具体的驻扎位置和所对应的虎符样式,也是无法准确使用虎符的。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牢牢控制军权都采用虎符,实行了符信制度。秦朝除了虎符之外,还会专派兵令信使,持符前往调兵。唐朝沿用虎符,但为了避君主名讳,改为鱼符,后来还用过兔符、龟符,使用要求也更加严格。在合符的同时,还必须有朝廷的相关文书佐证。所以符的使用基本上是“信物+使者+文书”三重认证的模式。
鱼符
鱼符左右符中缝处刻有“同”字,核验时“同”字合拢方可执行军令。现代汉语“合同”一词即来自于鱼符合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