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追忆|杨润身:那些在田埂上执笔的日子

来源: 长城网  闫思宇 张晨光
2020-03-28 12:07:39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闫思宇 张晨光)杨润身,1923年7月出生,河北省平山人,著名电影《白毛女》编剧、作家。2020年3月24日22时27分因病医治无效,于天津逝世,享年97岁。

  “父亲临走前一个星期,意识还很清楚,一直念叨,回平山去、回平山去。”3月27日,长城新媒体记者电话采访了杨润身的长子杨云。

  坦荡为人,质朴为文。杨润身的一生,都深深植根于故乡太行。

  杨润身生前照片。图片由杨云提供

  扎根:“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作家”,家乡故土的歌者

  熟悉平山一草一木,行走乡间一山一水,杨润身称自己为“农民的儿子”。

  汲取鲜活创作素材,成为家乡故土歌者,文化界专家称他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作家”。

  1944年,杨润身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笔耕不辍、潜心写作,杨润身一生先后发表作品400余万字。

  他的作品曾获晋察冀边区优秀剧作一等奖、文化部优秀编剧一等奖、天津市鲁迅文学奖、全国金盾文学奖一等奖。

  在平山,杨润身从生活中汲取了大量鲜活的创作素材,迎来了创作的一个又一个高峰,仅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就有《风雨柿子岭》《九庄奇闻》《白毛女和她的儿孙》《天堂里的凡人》《魔鬼的锁链》等7部,中篇小说《失落的“无价之宝”》《实在王的悲欢》和散文集《每当我走过》等。

  1952年,他参与主创编剧的电影《白毛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文化界有专家这样评价:杨润身的作品主要取材于故乡冀西革命老区平山县,老区平山成为其创作灵感的源泉,他对平山故土革命历史的发掘和对平山农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命运的关注,使他创作了“平山系列”作品。

  杨润身与农民交谈。图片由杨云提供

  故乡:去世后无数平山农民打来电话

  “只要提起杨杆子,马上就会捅破话匣子。”从2013年起,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导演刘晓江就开始为杨润身拍摄纪录片《沃土》,他说平山的乡亲们亲切地称呼杨润身为“杨杆子”。

  “乡亲们捅破话匣子”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来源于杨润身和乡亲们之间的点滴生活,可亲可敬。

  平山籍作家智全海也总会回忆起杨润身,“杨老在平山是妇孺皆知的名人,我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小学语文老师说我们县出了个作家叫杨润身,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两个老乡在吵架,他看得入了迷,人家吵完了要走,他拦住说:‘你们吵得太好了,能不能再吵一会儿?’”

  乡亲们都知道,杨润身最爱吃平山的小米山药,一张口就是原汁原味的平山话。

  “八十多岁的老爷子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乡间小路,谁有个家长里短都愿意跟他唠唠。”杨云说,父亲在平山生活的日子,是他最安逸、自在的时光。

  自父亲去世后,杨云接到了来自平山农民的无数个电话,“他们早就把我父亲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杨润身生前照片。图片由杨云提供

  身后:留下五千元积蓄和一个党员不变的信念

  入党82年,杨润身一辈子相信党、听党话。

  上世纪50年代,他主动将电影《白毛女》和《探亲记》奖金及稿酬近两万元交了党费。

  作为进城老干部,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杨云告诉记者,每逢有领导要帮助解决杨润身的住房问题时,他总是会说:“把房子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每年春节,他都拿出一笔钱,写好名单,给村里人包红包。他常说:“这些就是我的家人,这就是我的根。”

  最近几年,父亲身体不好,发红包的任务就交给了杨云,“虽然父亲不在了,但只要我还去平山,我还给老乡亲们发红包,这是我父亲的遗志。”

  “父亲走后留下了什么?”采访中,记者这样问杨云。

  “留下了五千块钱的积蓄,和一辈子共产党员的信念。”杨云说。

  “在事业上往上比,在待遇上往下看。”这是对共产党员本色的坚守,也是杨润身一以贯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杨润身同志逝世后,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和工作过的单位纷纷发来唁电唁函,表示沉痛哀悼。

  杨云告诉记者,根据父亲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关于举办追思会的相关事宜,将另行安排。

关键词:杨润身,白毛女,逝世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