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河北样本】河北:建立长效机制,筑牢防贫“堤坝”

来源: 长城网  郭庆敏
2020-04-03 14:45:45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郭庆敏)春风送暖,杨柳吐翠。

     3月31日一大早,位于河北省魏县漳河村的扶贫微工厂就忙碌起来。车间内,50多台缝纫机“咔哒咔哒”响个不停,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出口到国外的棉服。

     “我们2月18日就已经复工了。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10月份。”扶贫微工厂厂长闫红燕告诉记者。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也不耽误照顾家人。”因为丈夫身患重病,36岁的刘会敏一家成了漳河村的贫困户,如今,在扶贫微工厂上班的她,每天能有100多块钱的收入。

     “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刘会敏说。

刘会敏在扶贫微工厂上班,每天能收入100多元。 郭庆敏 摄

     春天的燕赵大地,从太行深山、冀中平原,到渤海之滨、塞外山城,一个又一个扶贫企业和扶贫车间陆续复工复产,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老乡”们又过上了“有活儿干、有钱赚”的日子。

     截至3月12日,河北省439家扶贫龙头企业中,376家已经复产,带动贫困人口24.2万人;866个扶贫车间或微工厂中,有599个已经复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217人。

     “通过‘建好机制平台’‘建立防贫保险’‘推进多元帮扶’等,我们建立健全了防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了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和长远发展基础。”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李志刚说。

     保就业,提高收入

     2月29日,随着围场、丰宁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退出贫困县,河北省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上首次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

     “构建脱贫防贫长效机制,一方面是防止返贫,另一方面是防止致贫。”李志刚说。

     为此,河北省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组织省市县乡村开展全覆盖式的排查,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

     受疫情影响,河北一些地区出现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受阻、一些企业用工紧缺的现象。对此,河北省以多种方式开展项目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对接,积极开发镇村防疫消杀、卡点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帮助难以外出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俺原先在河南一家企业工作,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没想到县扶贫办给俺联系了一家本县企业。”武邑县张士军村贫困户刘保良说。

     目前,像刘保良这样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武邑县已安排62人在本地就业。

     “除了在基地打工,村里还给我安排了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3月29日,正在磁县脱毒红薯产业扶贫基地剪薯苗的东陈村贫困户王贵芹告诉记者,现在,她家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4570元。

王贵芹正在磁县脱毒红薯产业扶贫基地剪薯苗。 郭庆敏 摄

     磁县扶贫办负责人杨亚宇介绍说,仅这一个基地,就吸纳了5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30多人,年均增收万元以上。

     截至3月12日,河北省已设置公益岗位5.12万个,带动贫困人口5.55万人,发放公益岗位工资3620.73万元。

     “除了就地就近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我们还利用建档立卡进行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举措,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岗和外出务工。”河北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3月12日,全省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中,已外出务工42.64万人,占61.38%。

     稳产业,科学帮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是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关键。

     河北省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每个贫困县培育出1—3个特色鲜明、优势集聚、产业融合、带贫能力强的扶贫主导产业,形成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多村)一品产业布局。

     “疫情没有影响俺的家庭收入,1月份肥猪出栏400头,赚了16万多元。”3月26日,南皮县小李庄村的李本庆高兴地对记者说。

     37岁的李本庆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他建起了养殖场,2019年靠养“合同猪”成功脱贫。

     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南皮县全力探索产业精准扶贫道路。通过实施贫困户资金入股分红、家庭农场养殖、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入场打工等扶贫新模式,不少像李本庆这样的贫困户成功脱贫致富。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在磁县八里冢村,靠发展蒲公英种植和加工,村里100多个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我们把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入股分红、发展种植和务工就业等手段,村民户均每年增收五六千元。”八里冢村党支部书记吴世豪介绍说,目前,他们村共种植蒲公英200多亩,带动全县种植蒲公英1000多亩,开发的蒲公英去火片、利咽片等很受市场欢迎。

磁县蒲公英产业扶贫基地的大棚里,村民们正在“挖根”。  郭庆敏 摄

     在产业扶贫方面,河北省不断加大典型模式的总结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带贫减贫和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收入水平。

     春节过后,为推动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河北在金融保险、税费征缴、技术服务、产品流通、煤电油气和运输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工扶贫项目3000多个。

     防返贫,兜牢底线

     防止返贫和脱贫攻坚同样重要。“我们坚持脱贫防贫一起抓,加快构建脱贫防贫长效机制。”李志刚说。

     立足“为谁防、谁来防、防什么、怎样防”,魏县组织县乡干部深入调研,推出以“精准防贫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精准防贫工作机制。

     今年60岁的张印是魏县后闫庄村的一位村民,家里有6口人,87岁的老母亲身体不好,自己又身患重病,光手术费就花了十几万元,一个刚刚脱贫的家庭面临着返贫风险。县扶贫办监测到相关信息后,马上启动“防贫保险”机制,给他送去4万多元的保险赔付金,并帮他办理了低保手续,使张印一家的人均年收入稳定在4300元以上。“现在的政策好得很。”张印说,“脱贫路上,没让一个人掉队、返贫。”

“防贫保险”解决了张印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郭庆敏 摄

     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建立有效的防贫体系,需要重点化解支出和收入两个方面的风险。”邯郸市扶贫办主任杨连海表示。

     在防止返贫方面,河北省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回头看”活动,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动态监测;落实“四不摘”要求,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性扶贫等政策支持力度,巩固脱贫成果。

     在防止致贫方面,河北省对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综合运用低保兜底等措施,实施针对性扶持和救助,防止形成新的贫困人口。

     南皮县针对剩余贫困人口老、弱、病、残多的现状,将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将最高保障限额提高到50万元,市县医院住院救助补偿比例上提10%。同时,该县在7个村试点建设“扶贫互助幸福院”,将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集中照料。

     精准防贫机制从源头筑起了贫困发生的 “拦水坝”。2019年,河北省减贫36.6万人,实现脱贫人口零返贫。

     “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度和群众的满意度。”李志刚说。

关键词:河北,长效机制,防贫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