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通讯员王荣安 董亚丹 记者 董达)5月24日,晴空万里,鸡泽县浮图店乡柏一村的“微工厂”里,27个工人趁凉快加班加点,电动缝纫机“噔噔噔”作响,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女工们忙个不停,正在进行书包加工。这个厂子虽然建在农户家里,可产量并不小,书包日产达到260个,每个月的“流水”达到6万元,更重要的是保证了27个工人按月领到“薪水”,把抱孩子的“孩子妈”变成了不出村的“绣娘”。
工人张先芬负责的是包边工序,她一边娴熟地包边,一边乐滋滋地说:“以前都是在外边打工,现在不用出门都能挣钱了,既能陪伴孩子又能照顾老人,家里如果有事也能随时回去,一个月下来能挣2500元。”
柏一村地处鸡泽县西南方向,距离县城近13公里,属鸡泽县偏远村庄,村民“家门口”就业较难。青壮年大量外出,农村留守妇女及部分轻度残疾者成为有时间、有精力但缺技能、缺信息的闲散劳动力。
如何让她们有活干、能挣钱,早日实现稳定脱贫?为此,鸡泽县住建局驻柏一村工作队因地制宜,扶持有技术、有渠道的村民祁建松创办“微工厂”,让微工厂迸发出脱贫“巨能量”。
“厂子2019年3月开始建设,投资10万元,当年5月就投入生产了,现有27台机器,带动本村1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在不耽误村民农耕的情况下,每年可为每名工人增收2.5万元。”祁建松说。
一个小作坊,不耗水,不污染,上连箱包大企业,下连农村弱劳力、“半”劳力,解决了几十个家庭就业难、增收难、顾家难的问题。这样的“微工厂”在距离柏一村不远的东柳村有十几家。
石占霞的“微工厂”已经复工一个多月,十几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赶制加工订单。
“我的孩子还小,需要大人照顾,在这工作离家近,既不耽误照顾孩子,一个月又能拿到两三千元的工资,家里的日常开销有保障了。”工人刘静芳说,“微工厂”开在家门口,刘静芳66岁的母亲也在这里打工,年纪大了不能上机器,翻书包、穿拉头,零零碎碎的活儿干下来,一天也能挣十几、二十块的买菜钱。
今年52岁的石占霞在线厂纺过线,糖厂搓过糖,帮人摘过棉花,几乎干遍了女人所有能干的工作。2014年,两个儿子考上大学,石占霞既高兴又担忧,一下子供两个大学生,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愈加吃力。
“当时村里一家箱包加工厂要停业,我就想着自己也干过几年的服装加工,能不能让人家介绍一些货源,利用自己的技术也成立一个箱包加工厂。”石占霞说,“后来人家帮忙联系上一位保定的供货老板,经过和家人商量,我拿出3万多元购进了10台缝纫机成立了这个‘微工厂’。”
借着合作链,石占霞又主动联系了几家上游经销商,厂里的业务逐渐增多。
看到家门口就能就业,村里的留守妇女主动找上门来。石占霞手把手教工人。有人不方便到厂子里干活儿,石占霞就把机器送到家,结账的时候还把电费算出来给人家。6年过去了,石占霞的“微工厂”已经为30多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
石占霞的“作坊”一步步做起来,村子里的“微工厂”也发展到12家,提供了4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仅工资就帮助群众增收达1000多万元。
“微工厂”的增多得益于多个方面。在东柳村,群众都说王永刚的“鸿鹄服装有限公司”是榜样更是“酵母”。
王永刚是肢体残疾人,2008年在自家庭院创办小型服装加工厂,一年时间就还清外债还结余50多万元。之后,他又用了7年时间使服装厂面积扩大68倍,员工增加115倍,销售额增长280倍,形成年产值达1.6亿元的大型服装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
富起来的王永刚从创业开始就不忘那些残疾人、留守妇女。企业安排了83名残疾人就业,还帮助能居家生产的残疾人“单户”创业。目前在家实现订单生产的残疾户达到240多户,带动400多人就业。每户年收入达3万元左右。
“鸡泽县十分重视家庭作坊在精准脱贫方面的作用。县里出台政策,凡是列入全县精准扶贫序列的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每安排一个贫困人口就业,且连续用工一年的,可享受每人每年2000元的设备购置补贴。”鸡泽县扶开办主任苏尚军说。
“鸡泽县人社局创业中心从2010年起连续举办创业培训83期,成功‘催生’出820多名创业户。他们还协调创业贷款近5000万元,扶持创业户创办各类小型、微型企业。”鸡泽县人社局局长范慧丽说。
“一团火”散出去就是“满天星”。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例,仅“鸿鹄”公司就“催生”东柳、西柳等村服装、手套、箱包家庭作坊30多个。以浮图店乡为核心,每天有7台厢货车忙碌奔走在鸡泽和石家庄等地,运来原料,送去成品。电动缝纫机转起来,针线“走”起来,大家伙儿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